分享

【教学观点】与其激励刷题 莫如探究考点

 左语右文 2020-09-24

与其激励学生刷题  莫如引导探究考点

(本文图片皆来自网络)

到了七月,热的不仅是天气,更是教辅材料。2019年高考的各学科真题和2020年高考复习资料,在各大书店陆续闪亮登场。“考点”“考典”“经典”“导航”“一遍过”“必刷题”等书名在扉页上非常的醒目,在招徕着广大师生和家长。做为新的一届高三学生,又将开始着循序渐进的备考工作。

其实,很多勤奋的学子,进了高中以后,在学科教师的指导要求下,或同学忙着买书做题,懂事的学生个个踌躇满志。一摞一摞的教辅书,堆在狭窄的书桌上,整齐而有序,有着“看谁立马横刀,唯我彭大将军”的气势。但是做题的效果呢?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科多的刷完三五本,速度慢的也刷二三本。似乎,不去刷题就不是勤奋学生,不去刷题就没有刻骨学习。

   读书辛苦事,得失寸心知。学生自觉买题来刷,对班风学风而言,自然浓郁。同学们的紧张而忙碌的刷题,学科老师在边上看看,“喜得浮生半日闲”,少了教书的辛苦。现在的教辅材料,都是精选各省份的模拟考题,由一线教师写出解析,从考点内容、解题思路、答案、答题提示等,非常的完整。学生在做题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翻看参考答案,一切似乎都朝着理想发展。

可是学校的期中或是期末考试到来,优异的学生成绩自然光鲜亮丽——让人钦佩;普通学生虽然一样的刷题,分数依旧似去年——难尽人意。付出很多,却没有明显的收获,这是一个让学生和家长感到遗憾的事情。刷题,对那些聪明的学生来说,能起到巩固知识点拓展知识面的作用,可对于一般的学生,盲目的跟风刷题,多是增加学习的劳累。这就需要教育者,对刷题这一现象进行思考。

教辅材料的出版,不同的出版社虽有不同的体例,但是其核心题型,皆来自于近三五年的高考题。围绕考试大纲来命题,紧扣高考试卷真题来分析,唯一的不同,就是对设题角度的分析和揣摩。更有甚者,有不良出版社,为了谋利而求快,跟上市场需求,在质量上要求不够严格。科技时代,出版社或做稿人利用电子扫描、图文转换的便利,大同小异的教辅,屡见不鲜。为此,学生刷题,买不同出版社的教辅,可创新的题型和原创的试题,并不是很多。近似炒冷饭的刷题,学生能提高多少分数,就可想而知。

做为时代的教育者,对学生追教辅刷题的现状,必须要正视。若去一味鼓励刷题,是有点不负责任的。学生买不同的材料,刷不同的题型,遇到问题时一下子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式,看到答案会做,闭上书本一片茫然,疑惑积累,考场失望,刷题也就成了刷给别人看,刷给自己的心理安慰,但实质的效果只有内心自知,有口难言。

刷题,是学生在课堂内容得不到满足,而借以锻炼提升的一种方式。做为学校教育者,要对此现象进行思考。刷题是一种常见的积累知识的手段,但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合适,也不是能提高多少的能力。刷题,刷的是态度,刷的是希望,一旦失望,就成忧伤。为此,做为教育部门,做为一线教师,必须对刷题这一高中校园常见的现象,必须进行思考和探究,要使刷题“刷”出成绩,做为教育着,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遴选品牌教辅,慎重推荐。做为教育者,要对教学刊物上推荐的或是书店常见的教辅知名品牌,要进行分类和思考,对不同的教辅不仅要看口碑,还要翻看他们不同体例,尽量的寻找贴近考点、条理清晰、材料新颖的,才能推荐给学生,要求根据学习实际买一二本,做透彻做熟练即可,选做新题,不重复做题。

厘清历年考点,走在前面。教师备课,不仅仅是教材,更是近三五年的高考题型。高考的考点,是师生努力的方向。高三开学伊始,都有学校统一征订的高考复习用书。复习书中,对高考规定的考点,有着提纲挈领的总结和细致的分析。做为教师而言,不能照本宣科,点到为止。高考复习用书一般是五月底出版的,选用例题多是前一年的,并未当年高考题型,上课时必须补充进去。

概括考题规律,有的放矢。根据高考复习用书,对历年相同考点的出现,要去总结思考,常见的题型,创新的题型。做为科任老师,要去总结思考,做到了然于胸,在讲解考点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高考题型,万变不离其宗,有回归有创新,近三五年的每种题型,都要讲清讲透,讲清相互间的关系。

引导答题规范,循序渐进。学生做各种题型,有时是随意,有时是无意,有时是不懂,看到题目时,根据自己的习惯率性答题,整个卷面不清楚,阅卷老师看不到得分点。每种题型的解答,独有规律可循,都有统一的规范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不同题型的解答进行细化梳理。在平时班级阅卷、上课评讲过程中,给予清晰、明确的指导,使之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规范答题的程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