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柳”就与中国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中国诗歌重要的文化意象。《诗经》上还有《小雅·菀柳》一诗,“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一株柳树很茂盛,不要依傍去休息。这首诗借茂盛的柳树来讽刺喜怒无常的君王;汉朝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诗句;魏晋时期,曹丕、陆机(261-303)都写过《折杨柳行》的诗,陶渊明很喜爱柳树,写过“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这样的诗句;到了唐朝以后,“柳”更常见于诗词曲赋之中,仅李商隐以柳命题的诗就有二十首之多。其他诸如王维(701-761)《洛阳女儿行》“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岑参(约715-770)《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王昌龄《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宋朝郑会(生卒年不详)《杨柳》“想因一样湖边柳,一样春风一样青”,张耒(1054-1114)《柳》“看尽道边离别恨,争教风絮不狂飞”,等等等等,不胜枚举。在这些诗词中,诗人借“柳”抒情,寄托着个人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 这其中,最为读者耳熟能详的恐怕要算贺知章(659-744)的《咏柳》了,它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材里必选唐诗,我读小学时就经常挂在嘴边朗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我们常用柳树的婀娜多姿来形容风情万种的美女,而这首诗用美女碧玉来比喻柳树迷人的意态。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美女,这里为什么不说西施、貂蝉,单单用碧玉来比拟呢?我想,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再者就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万千丝条的垂下是美女的裙带,从这棵柳树上我们似乎看到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这样的美丽是因为春天特别的垂爱,由春风这位神仙姐姐裁剪而出。这首“赋物入妙,语意温柔”的诗虽然貌似写景状物,但实际上仍然离不开写人,描写了诗人适逢早春的喜悦心情。那么,“柳”在古典诗词中究竟衬托人的哪些方面呢? 首先,中国诗人喜欢用“柳”来寄托离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柳”和“留”二字谐音,中国人历来有谐音移情赋义的传统,比如,用“蝙蝠”和“鹿”来表示“福”与“禄”,因而古人喜欢“折柳”相留,在朋友离别时欲挽留,表达难舍难分的情谊。不过,这有点破坏生态,苦了柳树。幸好柳树枝条茂盛,折几枝不伤及柳树生命。唐朝施肩吾(780-861)作《折杨柳》云: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年年折柳送别,去年折过今年折,总是伤心的离别,所以看见路旁的杨柳就有些伤怀。戴叔伦(732-789)作《堤上柳》曰: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用柳丝来编织别离,离别之后总总有丝丝相连,真可谓“难舍难分”。更有雍裕之(约公元813年前后在世)的《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而切合情景,诗中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真是别具匠心。王维(701-761)以柳寓情,写有《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读起来让人甚觉信手拈来之笔,清新自然,却乃千古送别之绝唱。唐末诗人郑谷(约851-910)有《柳》一诗云: 半烟半雨溪桥上,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借与杏桃相映的柳树写尽了离人思乡的无限情意,千万条柳丝和无数的柳絮招引迷人的春天。郑谷也许不为人熟知,但有关他“一字之师”的故事却千载流传。话说晚唐时期,湖南一位自号衡岳沙门的诗僧齐己(生卒年不详)写了一首《早梅》诗,携去江西宜春的仰山,向诗友郑谷求教。诗中有一联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说罢就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听他这么一说,又见他这么一改,深为佩服,不觉下拜,惊叹改用“一”字之妙,遂称郑谷为“一字师”。 其次,柳条婀娜的神态很符合中国古代文人对女性的审美情趣,因而常常用“柳”来形容美女。比如,“杨柳细腰”是古代对美女腰部的审美规约,“柳叶眉”时至今日都是女性希望拥有的或刻意修饰的美女眉形,“风摆杨柳”则形容丰姿绰约的妇女走路的姿态。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的北宋词人柳永(约987—约1053)常用“柳”来言情托志,比拟美女。在一首《浪淘沙令》中,他这样写到:“有个人人。飞燕精神。急锵环佩上华裀。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簌簌轻裙。妙尽尖新。曲终独立敛香尘。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将美女苗条身材比喻成“风柳腰身”,长袖善舞,像西施娇困,眉黛双颦,煞是动人。在另一首《合欢带》中,他写到“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也是描写美女,用“柳”形容她的纤腰,而且她的纤纤腰身让柳都妒忌。 一生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的柳永年轻时自负风流才高,多才多艺善词赋,没把科举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他曾夸口说,即使是皇帝临轩亲试,也“定然魁甲登高第”。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皇帝耳中。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科考再度失败之后,柳永干脆一心一意去填词,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大凡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因而柳永与歌妓们结得深厚情谊。这位才子词人、白衣卿相虽然填词稍有收入,但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痴情,凑钱替其安葬。出殡时,东京满城名妓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每次我读到三变的词时,我都深深地感到词人真的人如其姓,纵情于烟花柳巷,其词读起来就像“柳”一般柔美婉约。 再次,古代诗人还用“柳”来描绘人生痛苦的际遇。李商隐是历代爱用“柳”意象的诗人,他的《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以春柳作比,来写秋日之衰柳,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李商隐青年时就中进士,怀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长期沉沦下僚,此时悼念亡妻,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想而知,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不正是诗人自伤迟暮、自叹处世的生动写照? 白居易(772—846)的《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写一株枝条繁盛、舞姿优美的柳,却是荒凉冷落的处境,这分明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此中之柳,不正是身处朋党倾轧的诗人自己的写照? 离别往往是痛苦的,席慕容说过“悲莫悲兮伤别离”,以“柳”寓“离别”的诗词也是哀怨又哀怨的。李白的《忆秦娥》中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当年秦楼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月色中,凄冷的柳色,更增添了离别的伤痛。宋代欧阳修写过《长相思》: 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同样地,我们从中读到了离别的苦楚,不觉地两眼泪流。 柳枝总是低垂着的,像一个人低头流泪。英语不用“柳”的意象来表示“离别”,但表示“悲伤”和“忧愁”。一个悲伤的人常常比喻为a weeping willow(哭泣的柳)。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 欧菲莉亚爬上一棵柳树,树枝断裂使她掉进河里淹死了,这让哈姆雷特痛苦不已;在《第十二夜》中,薇奥拉对奥丽维娅说:“Make me a willow-cabin at your gate/ And call upon my soul within the house.”这里的“柳”象征着“被遗弃的爱”;在《奥赛罗》中,黛斯德莫娜在死之前唱的歌使用了“柳”的意象,也象征着“失去的爱”。在英语诗歌中,“柳”常常用来表示“痛苦”。下面是爱尔兰诗人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写的一首诗《柳园漫步》(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my love and I did meet, She passed the salley gardens with little snow-white feet. She bid me take love easy, as the leaves grow on the tree; But I being young and foolish, with her would not agree. In a field by the river my love and I did stand, And on my leaning shoulder she laid her snow-white hand. She bid me take life easy, as grass grows on the weirs; But I was young and foolish, and now am full of tears. 我和我的爱邂逅在柳园, 她经过那里慢移白皙金莲, 叫我要爱得轻松,正如树叶总会蔓生; 我那时年轻愚笨,跟她的看法不同。 我和我的爱踞足河边农田, 她将白皙的手搭在我倾斜的肩, 叫我要活得轻松,正如堰边的草总有枯荣; 我那时年轻愚笨,而现在泪流满襟。 叶芝年轻时遇见爱尔兰民族主义激进分子,美丽的女演员莫德·龚因(Maud Gonne, 1866—1953),对她深爱了很多年,可是她拒绝嫁给他,出于对莫德·龚因的钟爱,叶芝写了许多赞美和纪念她的诗歌。《柳园漫步》便是描写回忆莫德·龚因的一首诗,诗人和龚因相遇在柳园旁,龚因叫他别把爱追得太紧,要顺其自然发展,就像树叶的生长;要活的轻松,就象小草一样滋生。诗人自认为那时年轻愚笨,不赞同她的话语,而现在后悔得泪流满襟。 再回到中国文化,“柳”不仅走进了诗歌,表达人类真挚的情感,也走进了许多名人趣闻轶事中,甚至成就了一些名人的千古佳话。说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东晋时期的才女谢道韫(349—409)。惜墨如金的《三字经》提及此人时用了六个字:“谢道韫,能咏吟。”实际上,此才女不仅擅长诗文,书法也很有造诣,甚至得到了她的公公王羲之的赞扬。一次,她的叔叔谢安(320—385)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天突然下起了大雪,谢安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儿谢朗答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惊叹。后人称才女为“柳絮才”,就出于此典。大诗人陶渊明在自家宅前栽柳五株,自称为“五柳先生”。公元605年开封至扬州段的汴河开通,河堤种柳数以千万。隋炀帝(569-618)姓杨,御赐垂柳姓杨,并张榜告示民众:种活柳树一株,赏细绢一匹。百姓闻之,争而植种,使柳得宠一时。公元641年,文成公主(625-680)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亲自从长安带去柳树,栽植于拉萨大昭寺门前,这些柳树被后世称为“唐柳”。 宋朝诗人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时,曾在主持实施疏浚西湖之际顺筑长堤,继而在长堤上栽植柳树若干株。数年后柳烟笼纱,使西湖倍增秀色,这就是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有趣的是,古代军营对柳竟也情有独钟。《战国策》载,楚国射手养由基(生卒年不详)身怀绝技,能“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于是,“百步穿杨”,威名远扬。汉文帝(公元前202-公元前157)时,太尉周亚夫驻军咸阳细柳,从此军营泛称“柳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