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一连杀了七个王,屠尽功臣,唯独不敢杀他,并且还惟命是从

 人众众人 2020-09-24
历史有许多天性爱猜疑的帝王,因为不信任、相信流言蜚语而错过许多真正忠心的良将。而刘邦就是这样的一位,早年间还好,更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就是越发的爱猜疑,因此杀了不少的人,唯独对她不仅不敢杀,更是惟命是从。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先是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废秦苛法,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能够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最终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
一生可谓是功绩累累,不过登基后的刘邦就开始猜忌不断,先是他手下的将领,接着就是一些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先后都被他杀害,不得不说晚年的刘邦的猜忌简直是到了“变态”的地步,先后接连杀了7个王侯将领。
不过虽说一连杀了7个异姓王,唯独有一个人是他不敢杀的,并且还一直都是对他惟命是从,很是听他的话,这个人就是张良。张良在功绩上虽说比不上韩信、彭越但却是甚得刘邦的心,虽说刘邦猜忌心一直都是非常重,可就偏偏对张良百般信任。
首先张良本身就是一个不贪图富贵的人,并且在计谋上又十分厉害,接着就是张良又是他的救命恩人,出于这一点,杀他之前肯定也要斟酌斟酌。然后就是张良是一个特别会察言观色的人,在汉朝刚成立之时,论功封官,许多人并没有封上,张良当时就立马站出来掌控了全局。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张良威胁不到刘邦,本身两人的诉求点就不一样。张良一心想复仇,推翻秦王朝,而秦灭了韩,张良的愿望就是复兴韩国,两人的政治地位完全不一致,这也是刘邦不杀他的重要原因。
刘邦觉得留下张良比较好,于公于私都有好处。张良表示:既然你已经建国成功,就应该奖罚分明,对有功者就应该奖励,对有过者就应该罚。你把那些有功劳的人都杀了,肯定会有人心怀怨恨引起动乱。听了他的建议以后,刘邦立马按照他的意思赏赐了那些有功之人,并且安抚了朝廷众臣。
不过刘邦能够成功封王建国,也是不开众多人的帮助,大家怎么看待历史上的刘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