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说我听:你所感受到的样子,就是世界的样子

 李正治讲绩效 2020-09-24

我们为你准备了语音版本

1710年,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16851753)出版了他最重要的著作《人类知识原理》,发表了那句著名的话:“存在即被感知”。怎么理解呢,我们假定以下的对话:

贝克莱问:现在,你眼前有一束花,你看见它、摸得着,这一束花存在吗?

“存在”。

贝克莱问:你凭什么说它存在?

“因为我看见了它,摸到了它”。

贝克莱说:这就是说,它被你感知到了。好,现在你闭上眼睛把手放进口袋里,看不见也摸不着这束花,你认为,它现在存在吗?

“存在。因为我刚才看过它、摸过它,我相信只要我睁开眼睛伸出手,它仍然在”。

贝克莱说:假设在原始森林里,野外的一束花。你没有见过,更没有摸过,它存在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存在。因为我可以想象,如果那里有人,那一定能见得到它”。

贝克莱说:好,我们总结一下,我们说某个东西,存在无非是说它被我们感知到,即使当我们设想存在着某个我们从未感知到的东西,我们事实上也是在设想它以某种方式被我们感知到,所以我们无法把存在与被感知分离出来,离开被感知去设想存在。

由此可见,存在与被感知是一回事,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世界存在于我们的感知中。但感知却有不同。贝克莱又说,

假如你的一只手热,一只凉,你把两只手同时放进温水中,一只手感觉非常凉,另一只手感觉烫手。同样一盆水,水的温度不可能同时又凉又热。水的温度的确是客观的,就是我们预设的温水。但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是因为参与感知的主体不同(即我们不同温度的左右手),而出现了不同的感知结果。“水的温度”——是客观实在的。凉和烫手——是不同的感知主体及其条件发生了变化,而产生出来的不同感知结果。

所以,我们说,世界就是你看到的世界的那个样。你以愤怒之心看世界,世界就是愤怒的,你以喜悦之心看世界,世界就是喜悦的;你以平常心看世界,世界就拥有了平常心……

是的,世界就是我们感知的那样,就是我们感知的那个相。老祖宗讲过一句话,相由心生,真是呀。


立即订阅

李老师喜马拉雅FM专辑

《中小企业绩效薪酬推演战术》

10节课每日更新600+分钟时长

深度分析中小企业薪酬绩效管理实际问题

帮助大家解决绩效与薪酬管理困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