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老包”与淮阳的话题

 大豫坊 2020-09-25

关于“老包”与淮阳的话题

晨之风

淮阳民间对人称呼有个特点,在姓氏前面加个“老”字表示昵称,有时候也表示敬称。譬如民间长期流传的“老包”就是明证,老包就是包拯,贵为朝廷大员,因为历史上他是淮阳民人的恩人,所以至今淮阳人称其为“老包”,也就是说淮阳民人把包拯当成了自家人。在淮阳,民间建有老包庙,民人有了冤情得不到申诉,会聚在这里祈求包大人显灵。

小时候就听过著名黑头李斯忠演唱的《下陈州》,他声音如噪雷,声震屋梁,刚烈正气让人刻骨铭心。后来村里的戏班子也上演《下陈州》,老百姓都把这出戏叫做《老包下陈州》,村里的几个小伙子在河堤上练嗓音,唱得最多的就是黑头唱腔。我的家就在河堤下面,耳濡目染,懵懂中了解了一点,知道老包是个清官,到底多“清”有点说不清楚。后来上了学,也就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底吧,河南电视台“梨园春”作为文化品牌响彻全国,那里面《下陈州》的黑头唱腔经常出现,每次出现,我似乎多了一份关注,说白了主要是这出戏和家乡有关,关注是人之常情。更多的是看这出戏可以更多地释放“仇官”的压抑,特别是看到老包惊天动地喊一声“开铡”时,那才叫做解恨。

其实,老包之所以成为老包,是有着鲜明的个性的。包拯说到做到,他曾写下自己毕生为官的座右铭:“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据民间流传,包拯有三口“御赐”铜铡,皇帝是如何将这三口铡封给他的不去考证。这三口铜铡厉害之处在于可以不经过上级批准就可正法。我没见过铡人,但小时候我和父亲铡草,领教过闸刀的威力。那时候父亲把草理成束,放到铡口,我使劲快速按下闸刀把子,一束很粗的草应声而落电影《刘胡兰》里对铡人的场景采取了写意的手法,这是不能表现的,太过血腥。老包使用铡刀正法犯人目的就是震慑犯人,据说他使用的三口铡各有各的用途:龙头铡专门铡皇亲国戚、王子王孙;虎头铡专门铡贪官污吏;而狗头铡专门铡犯法的平民百姓。老包秉公办案,执法如山,六亲不认,在戏曲里,老包的这三口铡起到了强大的威慑作用,不但铡过犯法的刁民、强盗和杀人、放火的刑事犯,还铡过国丈庞太师,铡过驸马陈世美,也铡过阴曹地府的判官,还铡过自己的亲侄子包勉。但观众看过戏后,不觉得残忍,反而有大快人心之感,解了百姓的怨气,体现了百姓对权力监督的希望。据说,当时的开封府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说,没有钱疏通关节,不用担心,还有阎王和包公做主。

关于老包下陈州的故事,早在元曲中就有《陈州粜米》这出戏,这是包公下陈州的最具权威的证据查阅资料不难发现,元代杂剧关于老包下陈州的作品全名《包待制陈州粜米》。这个本子《元曲选》本,不题撰人姓名,署了“无名氏”这个剧本在网络上有完整的内容,内容为:陈州大旱三年朝廷派刘得中、杨金吾前往救灾。刘、杨二人借机大肆搜刮,并用敕赐紫金锤打死灾民张古。张子小古上告开封府,府尹包拯微服私访,查明真相,为受难者雪冤。此剧虽取材于宋代包拯的传说故事,但再现了元代贫苦百姓在天灾人祸交迫下的遭遇。《陈州粜米》着力刻画包拯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也细致地写出他在奸邪当道时复杂的内心矛盾。他历尽宦海沉浮,想要急流勇退产生过辞官归隐的念头。但当他看到现实生活中权豪势要还在横行不法,又坚决要与百姓分忧。包拯不是简单地作为铁面无私的伸冤者出现,而是一个有鲜明个性的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剧作还描绘了包拯的幽默风趣和平易近人的品格。乔装私访一段洋溢着民间喜剧色彩。最后计斩杨金吾,让小古锤打小衙内为张古报仇表现了包拯的智慧也寄托着人民的理想。《陈州粜米》中的包拯去陈州,没有摆钦差大臣的架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地入城办案。而是微服私访,把自己打扮成庄户人家模样。甚至干着为妓女王粉莲笼驴、扶上搀下的差事。就在这幽默、风趣,洋溢着一片喜剧性的气氛中,轻松愉快地从“知情人”口中掌握了赃官刘得中、杨衙内的全部犯罪事实。到了接官亭,包拯又被吊在槐树上,忍着极大的羞辱和痛苦,一声不吭地听仍其摆布。为的也是进一步证实刘得中、杨衙内所犯下的罪行。作者在突出包拯幽默、风趣、平易近人性格特点的同时,也未忽视描写他聪明、干练,办案干脆利落的特点。包拯深知,他虽然掌握着皇帝赐予的势剑金牌,可以先斩后奏。但凭他多年作官的经验,在官官相卫,皇帝说了有时也不算数的社会里,势剑金牌有时也不管用。更何况在刘得中、杨衙内的手中也握着御赐的紫金锤呢!因此,包拯在辑拿妓女王粉莲的同时也把紫金锤弄到了手,作为刘得中、杨衙内作贱皇权的有力证据。并立即将杨金吾推出市曹斩首,又命小古用紫金锤将刘得中打死。等到皇帝的“赦活的不赦死的”赦书来到时,这一纸赦书不仅未能救活刘得中的命,反而保全了受害者小古。既表现出了包拯惊人的智慧,又寄托着人民的理想愿望。

但是后来的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包公下陈州》却做了很大的改编。这出戏又名《铡四国舅》、《陈州放粮》,改编工作由叶川、李翎两位同志完成,他们根据元曲《陈州粜米》和同名传统豫剧改编。结果内容变成了,宋仁宗年间,陈州大旱三载,饿殍遍野。皇上派四国舅曹虎陈州放粮。曹虎借机大发横财,米中掺沙,小斗卖米,大秤称银,打死饥民张老汉,其女张桂英州衙告状。州官畏于皇权装病不敢受理,桂英进京告状。包拯接状后领旨私访陈州查办。西宫曹妃骗取銮驾阻挡包拯下陈州,包拯怒打銮驾。曹虎严守城门,包拯化妆混入城内,查清此案,为民伸冤铡了曹虎。这个剧作被许昌地区豫剧一团于1956年首演。导演曲玉林、刘锡年。音乐设计袁世安,舞台美术设计柯仲齐。当时王在岭饰包拯,桑振君饰张桂英。该本子曾获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19595月赴京汇报演出,受到好评。是河南豫剧院二团、安阳地区豫剧团及其他一些表演团体的保留剧目。该剧在京、津、冀、鲁、苏、皖、鄂、陕、甘等省市也享有声誉。剧本于19567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出戏的首演虽然是王在岭先生,后来河南省豫剧二团的著名黑头、“李派”创始人李斯忠先生又经过加工整理,唱成了“李派”代表作品,成就了李斯忠一代“黑头”的美名。

豫剧《下陈州》自上演以来,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久演不衰。于是民间从戏曲里知道了陈州,反而对今天的淮阳有点陌生了。这个是淮阳人或多或少的郁闷,我也经历过如此的尴尬。大学在本省,说是淮阳人,他们有点陌生。如果问他们,《老包下陈州》知道吗?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在外地也多次遭遇这种尴尬,但是陈州他们似乎都知道。现在来看,是戏曲成就了包公,但同时包公也成就了陈州淮阳。

实际上,我查阅有关资料,包公对于陈州,更多的是戏曲的艺术加工。艺术加工允许在真实基础上的虚构,但是要来源于生活真实。《下陈州》就是这方面的杰作,它来自于民间的集体艺术加工创作。《陈州粜米》一开始就没有作者,从元杂剧开始,这出戏历经几百年发展改编,才成了今天的模样。戏曲中的包拯光艳照人,但是在《宋史·包拯传》中关于包拯和陈州却找不出蛛丝马迹。流传至今的《请免陈州添折见钱》倒是确实和陈州淮阳有重大联系。庆历四年(1044年),包拯通过对税收征管的调查了解到:京城汴梁附近的陈州由于遭受自然灾害,当地农作物歉收。到了征收夏税的时候,陈州知州任师中报请朝廷批准,将原先夏税征收的大麦、小麦等农产品改为折价征收现钱。这个征税的变通办法,乍一看是可行的,也得到了朝廷的批准,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坑害百姓的行为。按照当时当地的市场价格,大麦、小麦每斗价值五十文,陈州官府却折价为每斗一百文,外加运输费二十文,再加损耗二十文,共计为一百四十文,使老百姓平白无故地增加了近两倍的税款。本来就是灾荒之年,遭遇陈州官府如此横征暴敛,老百姓哪里有这么多钱纳税呢?包拯为此写了调查报告《请免陈州添折见钱》,将此税收违法行为报告给朝廷。在报告中包拯建议朝廷下发文件,命令陈州官府立即依照农产品市场价格折算税款,并且允许老百姓自主选择是交纳现钱还是交纳农产品。同时提请朝廷对陈州附近的受灾州县进行审查,防止像陈州官府这样变相多征税款的行为发生。皇帝依折降旨,让包公陈州放粮救济百姓,救一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地百姓感激不尽,称包公为“再生父母”。包拯主张减轻赋税,使老百姓安居乐业,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治国策略。包拯对自己家族要求苛刻,在《宋史·包拯传》中有记载。他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墙上,内容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这些家训、家规,在外人看来极其严苛,但包氏后人能够谨守不渝,不敢违逆。

包拯一方面爱民如子,体恤弱势,一方面却又打击贪官污吏飚发凌厉,毫不留情,体现出鲜明的爱憎分明。据记载,包拯留下的著作,除一篇家训和几首短诗外,就是多达185篇的奏议,其中就有55篇弹劾本朝官员,多达61人。地位比他高的如宰相宋庠,皇亲国戚如张尧佐、郭承祐、杨景宗等,均在被弹劾之列,1043年,包公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期间,进士出身的王逵,为官贪虐,民愤颇大,但因其善于结交朝中权贵,屡贬屡任甚至不断擢升。但是,包公不惜得罪当朝权贵,刚正不阿,“七弹王逵”,终于,朝廷将王逵罢官免职。

也许正是基于包公的刚正不阿,他的形象历经宋、元、明、清,以致到了今天,千年不衰,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和社会的价值判断。 因此人们对包公总是念念不忘。

淮阳民间对包公的期盼那是在旧社会,到了新中国时期,《下陈州》成了镜鉴,也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在淮阳民间,包拯是个大大的好官,他能为皇帝解忧,也为百姓做好事。关于包公的史书记载,可以看出,智破“割牛舌”案说明他有智慧;任职端州,离开时没有带走一方端砚,说明他够清廉;疏浚惠民河时,敢于得罪权贵,说明他铁面无私;权知开封府时,大开衙门,让百姓自由出入诉讼,说明他自信、能为民作主。包公是个完美的形象。他智慧过人,有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等等为证;他急饥荒地区灾民之所急,惩治贪官,舒解民困,有元杂剧《包待制陈州粜米》等等为证;百姓冤死,鬼魂向包公申诉,包公也能还他公道,有《玎玎珰珰盆儿鬼》等等为证。后来,包公的智慧、清正廉明、铁面无私等等崇高品质更得到不断升华:他大义灭亲,把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嫂娘的独生子、与自己一起长大的侄子包勉给铡了(《铡包勉》等);他嫉恶如仇,把欺骗皇帝、抛妻弃子的驸马陈世美给铡了(《秦香莲》);甚至追到阴间,把阎王殿的判官也给铡了(《铡判官》)。不仅如此,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只要有错,包公也要象征性地揍他一顿(《打龙袍》)。有人说,包公所代表的是真理、是正义!包公绝对没有缺陷,大黑脸也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而我认为,包公的艺术形象实际上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典型艺术塑造。

有人说,包拯已经停留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包公却一直“生活”在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这是民间的呼声,这是政治的需要。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他们相信“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让包公的榜样不断显现出新的光芒,成为吏治的楷模,其实目的还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百姓们让这位清官清正得超乎现实,打心底里想让他去恶心那些作践自己,却又骂不得打不得的贪官。所以,社会就如此合力把包拯包装成了包公。

段宝林在《包公崇拜的人类学思考》中说:“民间传说是一种民众口传的历史文学,它以历史的面貌出现,却用文学形式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在流传之中,已作了艺术典型化的加工。”包公的传说大概在包拯当世就产生了,它以历史真实中包拯的固有禀性为基础,加以幻想与夸张的艺术创造,神话包公形象,寄托了民众深切的清官理想。至于淮阳民间流传的对于包公的故事传说,则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淮阳民间对于包公的怀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