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唉,现在的高考!

 大豫坊 2020-09-25

唉,现在的高考!

晨之风










       高考大幕今天打开了,如潘多拉的魔盒,诸多的精彩似乎一下子都跑出来了。回想这么多年的路程,我很清醒而又很庆幸,我喘了一口气,要总结一下高考了。 

       现在的高考众所周知,说起来一言难尽,中国的高考绝对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考试,这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的千万学子将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中国不经历高考,你有时候甚至会被人耻笑,耻笑你的肤浅或者无知。尽管高考遭到的非议很多,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很恰当的方式代替高考。

        回想恢复高考那年,那时的人们似乎刚从十年浩劫的“愚昧”里爬出来,身上带着乡野的尘土,怀着对于久违的高考发自内心的兴奋和欣喜,他们几乎是哭着上的高考考场,好多人因此改变了命运。遥想那时的高考是件神圣得要命的事情,因为学子们以前被要命,这次不想被要命了。经历过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很骄傲的,他们的骄傲在于他们以自己骨子里的诚信过关。

       恢复高考 那时的高考全国一张卷,国家教育革命委员会命题,试卷分发到县,由县里用蜡纸刻印,要刻好多张,因为一张蜡纸只能印100多张。监考老师都是自己的本班老师,两个人一个桌子。可大家很遵守考场纪律,没有人违纪,现在人看来不可思议,可这是事实。不诚信在当时是至高耻辱,羞于见人。尽管考试管理如此“无序”,但绝没有考场丑闻的发生。那时的学生现在看来好像都很傻,有点愚不可及。这大概是史无前例的“文革”残留给后人的一点记忆吧。那时的高考人今天还对那时的高考发表着属于自己的感叹。  

        后来国门打开了,一切都改革了,开放了。有吃的了,有穿的了,一切都变了,此时的考试也与时俱进了。先是考场变成单人单座,本班老师不监考本班学生,后来变成不同班的学生插花坐。改卷由地区改为省统一改卷。随着科技的先进,防作弊手段越来越高超,现在考生进考场要接受金属探测器探测,手机一律屏蔽,还装有监控器。考生下场还要按指纹、签名。据说考生还要建诚信档案。尽管如此还是有人铤而走险,高考结束新闻媒体总要爆出作弊的丑闻,触目惊心。

        短短四十年,高考成了晴雨表,每年都有新变化,高考成了一场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人的诚信变化如此,让人深思。是进步还是倒退发人深省。也许现在的脑瓜聪明的人们嘲笑那个荒唐的年代,但就高考而言我要说:在知荣辱这方面,现今的人们绝对不能望其项背。现在的情况确实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诚信要靠法律去约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丧失诚信的国家终究没有希望,就像一个不守诚信的人一样让人看不起。高考是国考,天字号工程。时代进步了,一些人腰包鼓了。想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想让自己的孩子跃龙门,本无可厚非。可天生错位,富人的孩子多“痴呆”,穷人的孩子多“伟男”。富人有的是孔方兄,他们要让金钱生效。于是考场出现了“替考”一词。先是托关系打通关节,挑战高考。再是一路买通,总之我要走在高岗。这个事情影响很坏,社会的公义谈何而言。

        不过让人们安慰的是,近些年采取了人像指纹技术,国家加强了人防技防力度,真正捍卫了高考考场的国家尊严,这是让莘莘学子放心的事情,是值得点赞的。

         时下的高考可谓甚嚣尘上,说它牵动全民神经绝不为过。从学校到家长,从中央到地方,一到高考均如临大敌。看看我们世界上最伟大的高中学校吧,在这里升学率名副其实的是生命线,为了提高升学率敢于顶着政府压力明目张胆搞应试教育。走进高中高三课堂,中国特色的铺天盖地的资料书,老师的谆谆教导,一切善意的教育让人喘不过气来。学校领导绷紧神经,唯恐有所闪失,为了取得好成绩可谓绞尽脑汁,其状动人。家长们更是全力支持学校的工作,随时听从学校的召唤。可高考过后几家欢乐几家愁,金榜题名者喜气洋洋,名落孙山者无颜见江东父老,郁郁度日。高考成了十足的分水岭,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大家又乐意过这道分水岭。

      尽管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还不得不说, 高考是“穷人”唯一改变命运的门槛,如果这条路堵死了,那“穷人”的唯一一条路也堵死了。那“穷人”永远是“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