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之风《在阿诗玛的石林里穿行》

 大豫坊 2020-09-25

在阿诗玛的石林里穿行

晨之风

炎炎盛夏里,我从中原地来到云贵高原上的昆明。一下高铁,我就真真切切感受到传说中的春城魅力。

出发地还是38度高温的时候,这里却是16度到21度之间的温度。久在暑天蒸笼里煎熬,突然一下子投入春天的怀抱,还真有点不适应。早闻著名的石林景区距昆明不太远,既然来到这里,加上朋友的极力推荐,是一定要去看一下石林的,算是不虚此行吧。

听朋友讲,约3亿年前,石林地区曾是一片汪洋泽国,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这里终于形成了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目前,这里已被联合国文教科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了风景区。它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昆明市78公里,昆石高速公路仅需50分钟的行程。

我们驾车出了昆明,一路前行,作为一个从北方大平原前来的人,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我感叹于这里的异域风光,尽情欣赏这美丽的南国风情。两边的山山水水向后推移,怡人眼目,因为气候的原因,植被四季常青,变化不大。沿途的山并不险,有些应该是丘陵。因为是夏季,这里还是显出气候的温湿性。一路上经历了几场夏雨,让我领略了南方气候的特点。

石林的山并不高,没有压抑的感觉。入得景区,一眼望去,倒有豁然开朗的味儿刚进景区大门,一团乌黑的厚云飘过来,顿时下起了阵雨,老天似乎知道我们的到来,要为我们洗尘。不远几千里,到石林当然是为了看石头。我以前去过好多山地,很自信见过好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但是今天,来到石林地区,眼见为实,这里的石头绝对是很另类的,好多石头是我第一次见到。

此时,早早心仪的石林就在眼前。一场微雨过后,云雾缭绕中,远近的山体岩石基本都是赤裸裸的,只是在狭缝里伸出草木来。远处的峰岭青山黛绿,空气澄净,峰峦间的薄雾层层叠叠,恰似舞动的轻纱一直延伸到远方。我怀疑《西游记》的外景地就在这里,因为云雾中有一股空灵脱俗的味道在里面浸润。

景区门口有一池碧水,水面宛若一面镜子,像一颗晶莹的宝石。有优雅的水鸟悠闲地游过,荡起一圈圈涟漪,令人心旷神怡。这个湖叫做恩来湖”,据说是当年周恩来到石林考察的时候这里有山要有水就更美了。周总理对于石林的观感真是一语中的,因为山体矮小,石林确实没有瀑布。我一直认为,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没有水流似乎是石林的一大遗憾。后来景区管理处便在原来的溶蚀洼地,设计成了人工湖泊,取名“恩来湖”

沿着湖边小路向前,古木参天,湖光山影,曲径通幽。在清新淡雅的氛围里,我慢慢前行,潜心享受诗意的心情。沿着一段平平仄仄的石级,我充满好奇,拾阶而上。走过一片充满绿色的平地,慢慢步入景区的核心位置。根据标牌指示,在一路风景里很快来到景区的中心,叫做石林胜景这里游人如织,走路就要特别注意。石林的景区标志就是刻有石林二字的巨大石壁。在这里合影留念是游客的不二选择,是证明到过石林的最有力的证据。据介绍“石林”刻字是号称云南王”的军阀龙云所书,今天成了景区的眼睛和灵魂所在伫立在石壁前,仰观壁立如仞拔地擎天”,直冲云宵。石壁上还书写有南天砥柱大气磅礴天造奇观顶天立地天下第一奇观等字,这些概括出了石林的显著特征

我惊叹石林形成的神奇,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谢大自然留给后人的美丽景致。我思绪飞扬,遥想亿万斯年前,这里发生的沧海桑田变化,感慨历史的天地翻覆变迁。苏子曰:羡宇宙之无穷,又曰:渺沧海之一粟。面对石林的今昔,何尝不是如此感受?

于是,随着人流,我欣赏各种各样的壁刻,评价名人的书法作品。石林的景色应该是小巧玲珑的,不像黄山那样高大雄伟,集中“雄奇险秀”于一身。但是它独具的魅力在于,每一块石头总能给游客带来无尽的遐想,每一条路径总能引你进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是个户外爱好者,攀过好多山体。对我而言,石林的山体因为不甚高大,体力显得绰绰有余。所以,我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尽情欣赏这里的景色。我依次欣赏了千钧一发怪石嶙峋群岩涌翠,这里令人目不暇接,引来众人啧啧赞声。累时可以且住为佳,这里是崖洞陈设着石桌、石凳在此可以小憩,让倦累消失怡情悦性一路前行石峰林立双鸟渡食仰天俯地犀牛望月八戒背媳妇”……各类奇石的形状让人浮想联翩。还有好多据说是文化人命名的景点,富有人文底蕴,总能给人带来一种情调。

石林之所以成为石林,是因为阿诗玛的故事而远播四方。长此以往,阿诗玛成了石林的文化灵魂符号。既然来到石林,就不能不了解阿诗玛的故事。据传,阿诗玛是彝族穷苦人家的一个美女,从小和少年阿黑青梅竹马,定下亲事。结果财主的儿子看上了阿诗玛,财主托人求亲。阿诗玛不愿嫁给财主的儿子,财主就趁着阿黑外出放羊的时候逼阿诗玛和他儿子成亲,阿诗玛坚决不愿意。阿黑闻讯后,救出了阿诗玛。财主父子不罢休,和崖神勾结,趁阿黑和阿诗玛过河的时候用水卷走了阿诗玛。最后阿诗玛就变成了石头,并成为回音神。来到玉鸟池边,不远处一座形态逼真的石峰宛若一位风姿绰约、亭亭玉立的彝家少女那便是阿诗玛作为回音神的化身眼前的充满青春魅力的阿诗玛峰石,曲线玲珑,形象逼真。身后似乎背着一个小竹篓脉脉含情翘首眺望远方似有所思若有所待,似乎还在等待心中的阿黑哥阿诗玛的故事传递一段追求幸福和爱情的不变主题阿诗玛成为美神,成为清纯、痴情、脱俗的化身,进而成了阿诗玛精神的载体。

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石林的一个制高点——望峰亭,我攀援着天桥,随着人流小心翼翼地沿着石径前行。在望峰亭凭栏俯瞰云霭缭绕中的层层峰林尽收眼底。一个个不大的山峰组合起来,有人形容,如万马奔腾又宛若惊涛拍岸。尤其那一根根突兀而起的笋峰万笏朝天峰簇峦刀尖角凌凌直破长空总之,这里尽显兵戈铁马的杀气,充满阳刚之美。乾隆十八年举人金瑛曾作《石林》诗幽林何太僻万石凿深宫。径转疑无路山鸣似有钟。古苔缘雨滑邃窖倩云封。半点尘难到惟余谷里风。”真个道出了自己的赞美之情

真的庆幸在暑热天里,我远离世间的纷扰和酷暑的煎熬,来到南国别样风情的异域。静下心来,在清凉世界里欣赏这罕有的奇石怪峰,品咂充满情趣的文化味道。更让人难忘的是,在这里可以去触摸一段美丽而充满情趣的爱情故事。

——2018816

(晨之风 图文)

       晨之风,本名李涛,散文作家、诗人、本土学者、自由媒体独立撰稿人、高考作文研究专家。出版有散文集《从小村上路》《情漫陈州》《我在旅途读风景》《回望那片故土》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