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没有潘粤明,这部日改剧难成气候!

 未来电影局 2020-09-25

潘粤明老师,作为2005年左右主推的当家小生,论口碑有《京华烟云》,论收视有《白蛇传》,当时距离国民小生的地位仅仅一步之遥。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车祸,离婚,争抚养权以及后面纷纷扰扰的一切,使得他沉寂了十年有余,才终于在2017年缓过来,重新走回观众视线。

同理的还有童瑶,本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科班出身,又顶着酷似某国际影后的面貌,出道就应该有一个高起点。可惜因为男朋友的粗暴行为,整整晚了接近十年才走到自己该有的地位。

             

这一次,《谁说我接不了婚》剧组集合了这两位命运多舛但是用十年沉寂来体会生活的演员来担纲主角,也是对于他们这些年努力的肯定。可问题在于,必须要靠他们足够的生活阅历来沉淀本来就有点飘的主题。

个人感觉,他们的演技和资历,还是有点没有压住主题里的偏颇和失真。

              

水土不服,使得翻拍日版历来是口碑下降的重灾区
 

《谁说我结不了婚》翻拍自2017年中谷美纪,藤木直人等主演的职场爱情剧《我选择不结婚》,主题是探讨在如今日益发达的都市里,那些过了三十岁,日渐逼近中年,依旧保持单身的都市男女的婚恋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他们的生活理念。

用”结婚还是不结婚“这个议题,来展现当代中生代对于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自己生活的冲突,如何面对这个世界的自我接纳和自我认知程度这些现实问题。

虽然借鉴日版的立意是很不错,可问题是,因为地域文化差异和展现方式的不同,内陆翻拍日剧,迄今尚没有特别成功的范例。

             

想当年,在整个东亚文化和饮食圈都口碑与收视双飘红的《深夜食堂》,本着大半夜在人心最脆弱最需要人关怀的时刻,给人一份饱腹的安稳和随之而来的心灵上的开解的宗旨,将自己看似平淡的剧情书写成为了一代神作。结果平移到国内,廉价的广告植入和某些人夸张失真的表演,使得其变成了某品牌方便面那一碗味精有点多的热汤面关怀。

就是最近,几乎没有失手过的周迅做主导,用来展现女性如何应对婚姻内家庭暴力的《不完美的她》,也因为展示手法和主题阉割的问题,造成制作水平、流畅程度和口碑算是中规中矩,可距离原版甚至泰国乃至韩国的翻拍版,还是差异了一个层级。

             

而这次,《谁说我结不了婚》更直接,它标题的设立,以及前期透露出的那种核心的暗中转移,就注定了自己在内核的展现上,缺乏了原版的气定神闲。

其实,愤怒就暴露了内心的不确定和自我怀疑
 

相较于日本原版剧名《我选择不结婚》,内陆版的剧名多了几丝怨愤和不满,从“我选择”到“谁说我”,已经从日本版那种笃定的态度,变成了一种面对各种压力的负气。仅仅是一点语气的变化,就体现出一种心境与初衷的转变,更展现出一种底气与自信的妥协。

虽然在立意的基础上,看起来两部剧的内核是一样的,(最起码,《谁说我结不了婚》是拿着选择结不结婚来当女性崛起的宣传噱头的),都是想表现女主角对自己的生活主动做出了选择。

可是,或许是我们国内吃干饭管闲事的吃瓜群众太多,对于别人婚姻和生活喜欢指手划脚的人也很多,就连看电视的受众都喜欢“结婚”这种看起来皆大欢喜的表现,导致整体国民意识都有一种”我希望你跟我们都生活得一模一样“的强行”团圆“。

             

于是,社会上那些特立独行,有着自己打算的不合俗流的人物,也必须规规矩矩的回来谈恋爱,结婚生子,为传统意识传宗接代。所以,本来强调女性独立的议题,终于入乡随俗都变成了独立女性回归家庭,这种改变与妥协,更符合现状,也更透出国内事业女性更多的无奈。

侣就想代表了单身男女的所有类型,太草率了吧!
 

和日版剧情一样,《谁说我结不了婚》设置了三对主角来展现当前都市里三个不同层面的代表性情感方式。

首先是童瑶饰演的程璐,她是一个事业小有所成的职业编剧,因为投入的工作,从24岁到34岁,10年的青春岁月被全部奉献给了编剧事业,继而忽略了感情生活。

家里人着急,身边的人眼光也越来越怪异,她被迫去相亲来开展自己的恋爱事业,可问题是,现实不等同于剧情,能够写出悱恻缠绵的爱情的编剧,发觉自己在与人谈情说爱的方面好像是一个初生婴儿,完全是一片懵懂。

             

潘粤明在剧中是大学心理学教授,可他的言行举止实在没有教授的稳重模样,就连外在形象也略有不符。所以,这货来相亲就是用专业的眼光来挑对方的刺,好嘛,和程璐说话不到三分钟,就把程璐的老底揭了。弄得程璐恼羞成怒,发挥自己编剧的语言组织优势,两个人针尖对麦芒,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关于”剩女“价值观的争论。

             

而陈数扮演的田蕾则比程璐要坚定许多。作为资深女律师,田蕾在自己的黄金年华把所有经历全投注到自己的事业上,十年时间就从实习助理晋升到律师行的第二合伙人。事业顺遂的同时,田蕾秉持“不婚主义”,一直对身边追求她的男性不屑一顾。

当然,十年的厮杀让她有了一点思维定势——身边的男人不如她的是看重她的资产和地位,比她强的基本上都已经有了家庭,所以,干脆自己不谈这方面的事情。

当然,看剧情发展的趋势,袁文康扮演的徐海峰,是她的命中注定,至于如何开展和进行这段感情,让田蕾头脑里对于婚姻的成见如何消除,就是后面剧情要交代的问题了。

             

而第三对情侣的感情就更加暧昧不清了,许芳铱饰演的丁诗雅,作为一个事实亲力亲为的美容店老板,却和自己的投资人有种若隐若现的暧昧关系,尤其在投资人其实有着自己家庭的情况下,他们俩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本身存在就在道德层面上不能占据道德优势。

编剧自己都难以说服自己,何谈说服他人
 

其实很明显,编剧很偷懒,给三个女性和相对应的男性贴上了标签——程璐和魏书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不会“,而田蕾和徐海峰是寄情工作的”不想“,和丁诗雅那种违背传统婚恋观的”不能“……这三对主角,在当前的单身男女市场里具有一定代表性,可这样的设定,其实已经暴露了编剧对于真实生活的缺乏认识,以及简单粗暴的划分区域。

             

肖诗瑶,这个在资料里仅仅写过三部剧本的编剧,不知性别,但是就其编剧水平而言,一上来就暴露了自己力有不逮的方面。

首先,她太早为剧情设定了立场。毕竟这个是情感戏,不是警匪片儿,何苦一上来面对主角就开始强烈的暗示——三十岁已过,还没结婚的单身青年就成了过季蔬菜这样的论调。

表面上看,她或者他是在铺垫自己对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忠实写照,可骨子里,她自己已经认同了这种论调,开始给自己作文方向定好了一个南辕北辙的论证方向。

大姐,你的核心是女性崛起而不是妥协啊!

             

原版的核心,是强调女性可以从自己决定结不结婚这一点,来试着挑战传统观念,试着一点点的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实现自己的意识和生活的独立。

可这一版倒好,表面上在破局,实质上在定论,用主角那种急于成婚的忙碌和面对社会舆论无所适从的焦躁,刻画了主角走上相亲市场就是妥协开始的,一场漫长的扭曲自我原始意图的道路。

编剧其实从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在她都笔下,主角们虽然现在还嘴硬说自己要独立不结婚,可骨子里,她们还是渴望婚姻,所有行为也是半推半就,想着婚姻殿堂驷马难追的奔着去的。

所以,这一开始,《谁说我结不了婚》就成了一本打着“为单身事业女性正名”旗号的变相催婚宣传册。

             

细节的问题,使得整体还是成了悬浮职场剧
 

就剧情发展的叙述上,编剧也把人物塑造的功底暴露了——在剧情里,人物变得莫衷一是,整体还是与现实漂浮了。

这一点,在田蕾的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作为事业方面的女强人,田蕾在拓展事业版图的时候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身为二号合伙人了,还要和初出茅庐的新人抢客户,而且栽赃嫁祸,威逼利诱的手段一应俱全。更有甚者,她甚至不顾忌讳,用自己制造和收集到的不利证据去逼迫意向客户,让客户转投她的怀抱……

这些细节,表面上是塑造田蕾手腕强硬,手段灵活。可实际上,这种不加考量的细节运用,让观众觉得这个女人不可信赖,更加深了女性从业者都是靠不正当手段走到高位这个成见的歧视性。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律师这个行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一面。

             

而同样,程璐的那些行为,也就说得过去了。她其实不是排斥婚恋,而是根本不知道如何与人接触,如何在人前袒露自己的内心。剧情设定里,她压根儿就不排斥婚姻,而仅仅是没有找到表露自己的机会,而已。

所以,这个角色其实就是个软柿子,最适合拿来当催婚成功的正面例子,来给编剧展现一边说“我选择不结婚”一边拼命恨嫁的矛盾感情观念,的那些口是心非。

             

就制作的精良程度,《谁说我结不了婚》在最近的现实题材影视剧里算是水平之上的,可问题在于编剧的主导方向有所偏颇,或者说面对传统思想的影响编剧并没有完全的”破旧立新“的能力和胆识,使得剧情沦为打着为都市独立女性发声的幌子,喊着“不结婚”的口号,演的却是“恨嫁女”的故事,

用一种表面积极向上的主题和割裂的剧情凑在一起的表现手法,把一出可以光芒万丈的突破传统的戏码,拉回了”我们是一家人要无原则妥协“的一贯老套路家庭伦理剧氛围,以及那种看似和谐其实是妥协的强行合家欢的境地。

真的是这样的话,就可惜这么好的题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