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0626 追寻灭绝的物种001 野外灭绝的高鼻羚羊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0-09-25

  根据化石记录,地球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历过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其特点是每次大灭绝都会造成生物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生物在短时间内从地球上集群性消失,如大家熟悉的恐龙等。目前生物灭绝的原因没有定论。科学家预言,人类正在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其特点为物种呈单个种灭绝,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其灭绝的速度会很快。其原因一般认为,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生存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生物本身的缺陷。伊美净资源与环境漫谈公益性微信公众号将从今天起,设立“追寻灭绝的生物”栏目,寻找物种灭绝的原因,以提高国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今天我们来追寻高鼻羚羊灭绝的过程。

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别名赛加羚,属于牛科动物。因鼻部特别隆大而膨起,向下弯,鼻孔长在最尖端,雄性个体长有羚羊相似的角,因而得名“高鼻羚羊”。如果仔细的观察这个“高鼻”,可以发现鼻骨内布满毛、腺体和粘液管,每个鼻孔中均有一特殊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气加热并变得更加湿润,以适应高原寒冷环境,同时也与灵敏的嗅觉有关。它原分布于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联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我国的新疆荒漠、半荒漠地带。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记载此种在野外已经灭绝。1996年,高鼻羚羊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2000年列为“低危”,2002年起列为“极危”等级。高鼻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高鼻羚羊灭绝的主要原因是高鼻羚羊被人们大量捕杀所至。高鼻羚羊雄性的羚羊角为名贵药材。高鼻羚羊捕获后,被人将角从基部锯下。削成薄片,或磨成粉末。它具有清热镇惊,平肝熄风,明目退翳,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小儿惊风,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膜,热毒下血,斑疹,疮毒等。我国东汉年间的神农本草经》把羚羊角列为中品,以后历代本草多有记录此药的疗效,表明我国捕杀高鼻羚羊的历史可追索到2000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捕杀过程中,雄性高鼻羚羊数量不断减少。高鼻羚羊是一雄多雌婚配制,发情期间,雄性的鼻子膨胀起来,且不进食,雄性间会发生激烈的角斗,死亡率极高性别失调使高鼻羚种群的发展受到重创。高鼻羚羊每年秋季集结成大群,南迁到较暖的山谷草原,次年5月左右再迁回夏季栖息地,高鼻羚羊主要以草类及低矮的灌木为食,栖息地草原质量的下降也制约着高鼻羚羊的生存。有资料表明,原分布于中国新疆西北部的为高鼻羚羊蒙古亚种(S. t. mongolica),经多次调查,均认为野外已经绝迹。该亚种在20世纪40、50年代广布于蒙古西部的湖泊周围。50年代末期,其数量已经下降,到1979年大约只剩下200只(万自明,1995年)。

目前高鼻羚羊已引种回国,在甘肃新疆半散养,为恢复野外种群进行实验和研究。

 动物药源的逐步枯萎,人们开始把目光聚集在植物上。最近几年,七叶一枝花、白及、石斛等药材的价格飞涨。1992年,七叶一枝花价格不到每公斤5元,现在,头等货都涨到每公斤2000元在产区,我们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采药人,不论大小,全部采摘,严重地破坏了这些植物资源。建议相关部门对此现象要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不要出现第二个灭绝的“鼻羚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