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丘专栏(155)| 露白 :闲话诸葛亮的识见

 香落尘外 2020-09-26

沈丘专栏主编 / 露白(鹿斌)

沈丘专栏副主编 / 刘彩珍  张杰民  王倩倩

文:露白  / 版式设计:鱼的记忆。/  图源:堆糖

♫. ♪~♬..♩

        诸葛亮的识见如何?当我在键盘上敲出这几个字并尝试着提出一个有违人们共识的观点时,我觉得,我既难说服别人也难说服自己。这是因为,受历史评价的影响,在人们心中,诸葛亮的形象之高大、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远可以说古今无二,以致他的名字已成为智慧和忠义的代名词,其不容置疑,似乎是一切时代的认识。

      我们且看在无数的评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副联和一段话:

        一副联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此联出自清 . 嘉庆年间一个叫马允刚的知县之手。马允刚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此联表达了千百年来人们对诸葛堪比三皇五帝的敬仰。

       一段话是:这段话乃为名压百代、才贯千秋的苏轼之所言。比之前者高度的概括,苏轼的描述要具体得多。在马允刚眼中,诸葛亮是圣人,而在苏轼看来,诸葛亮则无异神明一般。只凭这两点,后世有谁超越得了他又有谁否定得了他呢?

       但历史给了我太多的困惑并让我有了一些思考。况且我认为,重新审视历史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要比一味地接受他人的观点更为重要。我的困惑是:诸葛亮的七次北伐怎么没有一次实质性的成功啊?我的思考是:假如诸葛亮能审时度势,不应该以保境安民、富国强兵为上策吗?我的这一困惑和思考反映在我于2019年夏天越秦岭去绵阳途经汉中时写的一首诗上。其中一联为“汉王为霸业,蜀相试雄心。”我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是他“恢复汉室”之雄心的“尝试”。但他的“尝试”唯有一个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尽管后人通常用他自己在《后出师表》中所写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词来肯定他的努力。

       当然,有太多困惑和有一些思考的人绝不是我一个。

       在今年7月25日,借了去南阳参加《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出版座谈会的机会,在南阳市作协副主席鲁钊等几位友人的陪同下,我和苇子、大和尚诸君一起拜谒了武侯祠。轻轻地踏过布满青苔的石阶,默诵石碑上的文字、廊柱上的联语,仰瞻圣像,心中更增添了对这位功盖三分、名垂千载的人物无限的崇敬。但让我意外的是,在返回的路上,大和尚作了一首绝句,却表达了与寻常的凭吊者迥异的情怀。诗曰:                                            

       苍生为重几曾闻,得意奇谋可报君。

       若使先生庐不出,何须天下苦三分。

大和尚赋诗属文多有新意,此作亦然,但比照历史,让人也觉得不无道理。其实,对诸葛亮的评价前人反弹琵琶的亦不在少数。

         崔浩:不达时宜,弗量势力……岂合古之善将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者乎?

         崔浩是元魏时期的人,有“才艺通博,究览天人,政事筹策,时莫之二”之誉。在他看来,诸葛亮连古代良将所应具备的“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识见也达不到。

       何去非: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何去非是北宋人——他所著《备论》一书,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人物评论集——也是一个富有见地的人物。

        这些评价或许有点偏颇,但不能否认的事实是,诸葛亮的七次北伐(其中一次是魏主动出击)均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原因很简单:以弱攻强。

我们不妨看一下它的历史背景。

         先说魏。魏的疆域主要分布在诞生了中华文明的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拥有良好的土地资源和众多的人口(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这两点可以说是国家的根基),加之聚集了无数的英雄豪杰,魏在三国中最为富庶最为强大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说蜀。在公元263年(这年,司马昭三路伐蜀,姜维在剑阁与钟会对峙,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战死,刘禅面缚而降),比之魏领十三州、九十一郡、一属国、四百四十三万人,吴领四州、四十六郡、二都尉、二百二十三万人,蜀仅有一州、二十三郡、九十四万人。

       蜀汉的人口只相当于现在一个大县的规模。了解了这一事实,你就明白为什么蜀会最终灭亡于魏。但是,若进一步探究,我们还会发现它还有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这些以原始的农具、在除了成都平原之外大部分不可能肥沃的土地上劳作的农民,还供养着十万二千带甲的将士和四万不事稼穑的官吏。尽管,晋人袁准称诸葛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陈寿亦赞之曰:“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但终究不能遮蔽另一个几乎与之矛盾的评价:“国内受其荒残,西土苦其役调”(《三国志·卷三十五》注引张俨《默记》)。我觉得,在连年战争之下的蜀国形势,后说比前说更为可信。

       原因何在?还是那句话,国小力微,仅仅养活比例之大估计历朝历代也未有的官吏和士兵已是国家巨大的负担,偏偏诸葛亮决心要实现他伟大的理想:恢复汉室,重建天下。

       诸葛亮在汉中——即他北伐中原的根据地——甚至在黄沙(陕西勉县东、褒城南)这样的前线也实行屯田,且效果不错,但想一想看,在鼓角争鸣、干戈扰攘之下的耕作,能提供一个有力且长久的保障吗?

       还有,在决定国家兴衰、战争胜败的另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人才方面,我们只从一句话就能知道它的窘况: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我们不妨再看一下崔浩的评论:“且亮既据蜀,恃山崄之固,不达时宜,弗量势力。严威切法,控勒蜀人;矜才负能,高自矫举。欲以边夷之众抗衡上国。出兵陇右,再攻祁山,一攻陈仓,疏迟失会,摧衄而反;后入秦川,不复攻城,更求野战。魏人知其意,闭垒坚守,以不战屈之。”

       崔浩的评论可谓不留一点情面,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是切中肯綮的,是一针见血的。

在蜀,为其有君子之心、豪杰之才、忠义之节,诸葛亮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诸葛亮的事业就是国家的事业。他没有反对者,他驾驶着战车,载着蜀国的军民,挥舞着匡扶汉室的大旗,一起冲向胜败未卜的敌阵……

      在诸葛亮死后二十九年,蜀国灭亡了,刘汉政权一统天下的梦想永远化为了泡影。这无疑是诸葛在隆中指点天下的时候所不曾想到的。

       蜀国灭亡了。按照通常的观点,那是因为后主的愚暗,那是因为黄皓的专恣,那是因为姜维的回天乏术。但是,这些说法真的概括了蜀国灭亡的全部原因了吗?真是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探究了吗?

假如诸葛亮当年以保境安民、富国强兵作为治国的大政方针,蜀是不是可以支撑得长久一些呢?

        但历史上的“假如怎样,便会怎样”永远是个谜。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一个历史人物,多少有些“事后诸葛”的味道,更何况原本就不能以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这样一个旷古的伟人。除此,就像苇子君所说,诸葛北伐,想必他自己亦知道不可为。他之所以那么做,并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只是,要探求更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已超出了笔者的能力。

       勋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诸葛的一生,是践行大义的一生,可惜,天不假年。千载之下,我们犹禁不住为其仰天一恸。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某个人物的性格魅力、道德光芒、社会影响而放弃对史实的考察。更不能由于记录选择的错误和他人评价的偏颇而放弃自己的判断。毕竟,人类在思想领域的进步总是来自独立的而非人云亦云的认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