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使用大承气汤的辩证,除用小承气汤试探,服后转矢气者,为里有燥屎,可下,不转屎气者,不可下外(见原文214条“……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尚有其它几个方面可资辨证:
辨能食与不能食:阳明腑证,若不能饮食者为肠中已有燥屎。原文220条:“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辨腹满:腹满不减为里有燥屎。原文257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辨热势潮与不潮:有潮热者,可考虑里有燥屎。原文213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致大泄下。
辨汗出:手足濈然汗出、手足辄辄汗出,可考虑里有燥屎。原文225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原文213条:……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辨腹痛:患者不大便,脐周围疼痛拒按,为有燥屎,原文21条:“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原文243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辨二便:不大便,或热结旁流,须结合小便利与不利情况。大承气汤证,不大便日程较久,如原文217条:“……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大便硬时,虽然饮水而津液偏渗,津液不“还入胃中”,小便多短而频(小便利),原文208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知不久必不便也。”大便乍难乍易,大便乍易之时,仅存之津液,还于肠中,故而小便不利,原文244条:“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那很多朋友就该不明白了,为何“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也要用大承气汤呢?原文214条主要用“乍难乍易”形容大便的情况,说明燥屎内结而喘冒不能卧者可用攻下之大承气汤。在阳明腑实证形成的过程中,小便利、大便硬结不下是为常,而“大便乍难乍易”则为变。这是由于糟粕积于肠有未结坚者,被胃肠燥热所迫而时有所下造成的。燥屎虽能排出少许,但多数仍始终积结在肠道,大便仍以艰涩为主;腑实之证,并不因大便“乍易”而缓解,患者伴有燥屎下结,浊气上攻之“时有微热,气喘昏冒”便是燥屎的明征,故仍宜用大承气汤攻下。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