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虚,血不足,魂无所依,则产生恐惧的情绪;肝气实,木旺肝热,往往易怒。
脾气虚,水谷精微不能输布四肢,故手足不能随意运用,五脏亦不调和;脾气实,土壅湿困,故腹部胀满,小便不利。
心气虚,则阳微神不足,故生悲忧之情;心气实,则阳气盛神太过,故大笑不休。
肺气虚,正气不足,故鼻塞,呼吸不利而少气;肺气实,金盛气逆,故气粗作喘,胸满仰息。
肾气虚,元阳不足,故手足厥冷;肾气实,寒水盛,故腹胀,五脏不安。
精神意识和思维问题,在《内经》里面分析颇精,《灵枢·本神》篇分别谈到了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概念。
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类经·藏象类》释魂为“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类”。魂随心神活动,形影不离,故于正常生理状态,不易体察,却往往显现于病理情况,如梦游,呓语,幻觉等。总之,魂随神而生。随神而灭,神清则魂安,神昏则魂荡。
魄——“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魄是指人在初生之时就具备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耳之听,目之视,痛痒感觉及躯干肢体的动作。魄是伴随着精(形)而存亡,精足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动作准确。
意——“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是心中产生的忆念活动,但这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活动。
志——“意之所存谓之志”。《类经·藏象类》释志为“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即由忆念积存而使主意拿定,决心实施的思维活动。
思——“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是为实行志愿进行反复的酝酿思考的思维活动。
虑——“因思而远慕谓之虑”。虑是在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由近及远的周密推想的思维活动。
智——“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智即智慧,是在意志思虑基础上,择善而成熟地处理事物。
以上诸概念组成了人的精神活动,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魂为阳,魄为阴。魂随乎神,魄随乎精。《灵枢·天年》所谓“神气舍心,魂魄毕俱乃成人”。魄与魂皆属于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部分,是与先天俱来的,属于低级阶段。
意、志、思、虑、智等都是精神活动一部分,而这些均是思维形式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是从后天获得的,即“物”作用于心神而形成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程序。
五脏所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神的活动又能调节内脏功能而化生精气,所以谓之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难经·藏府配象》亦称“五脏有七神"。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