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新用户1606Lek8 2020-09-26

在我读来,《万历十五年》既有学术又有故事。书中作者选取了历史上十分平淡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作为全书主要时间的,介绍了明神宗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用过挖掘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悲剧,从中的出他们所处的大明帝国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书中一个比较明显的主题是对道德的种种讨论。其时的道德观念主要还是由儒家那一套入世道德观,但当时大多数官员,甚至连万历皇帝都对这些儒家思想产生怀疑并违背其准则来处世。为何当时人们的观念如此?道德的对人的影响力只能来自于自身的要求。而评价道德需要的是超越一个个由具体的仪式和规矩定义的道德部落的通用货币。能够在不同亚文化群落间通吃的只有效用,也就是你能够给予对方的心流体验和知识。对于张居正,道德要求我们注重事实,对自己和他人提出同样的要求,同时警惕带有偏见的公平。权利不是好的论据,但却能终止辩论,同时埋下日后反抗的种子。对于海瑞,面对道德争议,首先要听的是道德直觉,但不要完全照办。

既然没有一个大的远的目标,但道德与目标又总是要有的,那就只有以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去定那些小的目标,去关注细节上的改进,从现有的东西中去做减法。这就在事实上制约了从零到一式的创新,即限制了权力中枢的转型,也使得争执变得琐碎和低俗,使得不同的党派变得水火不容,为了须弥小事弄得整个舞台一地鸡毛。

到了今天,即使很多优秀的青年有很美的理想很大的目标,若社会环境不允许,他们也难以实现这些目标。然而,庆幸的是,我们所生的社会相较于封建时期开明和开放了许多,我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然而,民族的劣根性还是与千百年前一样,难以根治和去除。比如中庸之道的深入人心,至今仍然是政府机构运作和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所依靠的主要原则。儒家思想在冥冥中早已深入人心,连十年文革这样暴力的年代都无法完全破除其糟粕。时至今日,凡有争议之事,道德就时时被人提起,然而法律却是陌生的。 我们很少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道德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舆论导向和判断是非的标准,由此观之,这和几百年前的万历十五年又有何不同呢?

点评:此文对于道德和法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