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能不知道的网络真相

 胖头陀科技 2020-09-26

撰文:康翔

编辑:阿由

设计:紫菜

我们的物理世界曾经是唯一的,直到另一个数字世界的到来。很多时候,现在的我们已经难以厘清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区隔,因为二者脉络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简单如点一份美味可口的午餐外卖,表面上看起来是卖家、骑手和买家在物理世界的一次交易,然而在本质上串联起所有要素与流程的,却是数字世界里的一份订单。

显然,无论在物理世界抑或是数字世界里,坚实稳固的基础设施必不可少。不过不同的是,数字世界里的基础设施已经从过去的桥梁与公路,变成了网络与连接。

不难想象,一旦网络出现问题,甚至中断了连接,必然是现代社会、企业与个人的难以承受之重。


丰满的应用,骨感的运维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的智能社会正在向我们大步行来,以前“拟人化”的人机交互模式,正在逐渐被更加自然的“无感化”所替代。

电商、直播、手游,精彩异常、活色生香……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各种丰满的网络应用背后,完全是骨感的管理运维。无感使用网络的真相,是一大票人默默在后端的努力支撑。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网络世界里,上面的这句话同样适用:网络运维人员不是在处理故障,就是在处理故障的路上。

就像是水电,甚至是空气一样,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须臾不能停顿和中断。与此同时,网络的融合也正在不断深入。

在5G、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共同加持下,一张张规模空前的巨型网络已经蔚然可见,这也意味着网络的运维管理将会变得更加困难,并且富有挑战。

随着网络不断深入到更多的应用场景,网络规模还会继续加大,加之5G使用高频的原因,基站数量也会10倍于当前,很多过去没有遇到的管理和运维问题,可能会成为新常态。

多网融合、多设备连接、多业务并发,要求高度的沉浸感和互动性体验,对时延、丢包等网络指标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至于智慧工厂、车联网、智慧城市等垂直领域,对网络服务的保障要求会更高。

假如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管理运维的能力和效率,我们曾经规划与设想的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

人终归是有生理极限的,现代敏捷网络需要的是系统的解决方案,否则的话,无论增加多少人力也无济于事。更何况,成本始终是商业运营的首要考量之一,如果不能从网络得到足够的收益,在运营商一侧又何谈投入?

一个头两个大。如之奈何?


以NAIE从容掌控网络全局


华为的应对方案,是自动驾驶网络(Autonomous Driving Network),即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让管理和运维人员像驾驶自动挡汽车一样,从容掌控整个网络。

在全联接2020的第三个活动日,华为正式发布了《华为网络人工智能引擎 iMaster NAIE白皮书》,并表示将以“云地协同”为主要抓手,解决AI特性的规模应用问题。

iMaster NAIE网络人工智能引擎(简称:NAIE),是华为在网络云化趋势下将AI技术引入到电信网络中的一次尝试,在2019年4月就在华为云上线,得到多家运营商的高度认可。

华为认为,自动驾驶网络分为三层智能:底层网元+AI、中间层网络+AI和上层云端+AI。

在三层架构中,NAIE处于网络智能服务平台,旨在云端打造AI 应用开发和训练平台,在网络管控单元和底层各网元设备打造AI推理框架,为网络各领域提供电信AI训练模型并构建推理能力。

在这种模式下,NAIE是自动驾驶网络智能化的核心,为服务、无线、固网、核心网和数据中心等领域,提供基本的AI数据管理和模型训练服务,训练好的模型可以帮助各领域有效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可以说,自动驾驶网络是全新的电信网络自动化、智能化方案,它将全新的管理运维能力注入云上,形成敏捷和可分发的网络资源,实现网络的极简运维,全面提升运营商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与汽车的自动驾驶一样,网络的自动驾驶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华为也从客户体验、网络环境复杂性和解放人的程度等三个方面,将之划分为五个阶段。

L1辅助运维,基于已有的规则重复性地执行某些子任务;

L2部分自治网络,基于特定模型持续完成某单元的控制任务,在系统单元内实现高度自动化;

L3有条件自治网络,在单领域(如无线接入、固定接入、核心网领域)内,系统能面向既定目标,持续执行控制任务。

L4高度自治网络,系统能够在更复杂的跨域业务场景中,基于客户体验进行网络的自动控制。

L5完全自治网络,虽然从当前来看难度很大、距离遥远,但是在业务较为简单、网络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云数据中心或是全虚拟化网络中,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时代洪流下的“弄潮儿”


十多年来,在网络的管理和运维方面,全球运营商进行过多种尝试,试图降低在运营消耗的同时,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同时提升自身业务创新的效率。

各种努力的结果,终归是难以尽如人意。在原先的行业内竞争逐渐走向跨界的同时,运营商还陷入了“管道化”的危机当中,运维效率低的问题也不断被放大。

Gartner的调查显示,37%的网络故障是由于网络变更造成的,75%的网络问题是被最终使用者感知和发现,90%的故障难以被准确定位——面对越来越复杂和庞大的网络,传统的人力运维成为最大的短板。

基于以上,电信网络的智能化运维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英国电信、法国电信、Telstra等为代表的运营商,以及以华为为首的诸多设备供应商,均积极开展了网络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相关实践。

云地协为抓手的华为iMaster NAIE网络人工智能引擎,正是时代洪流下的“弄潮儿”,为全球运营商提供了一个积极和可靠的选择。

所谓“云地协同”,就是在云端和地端完成数据样本上云,同时把云端汇集,经过分析、训练而得到的高精度模型,持续注入地端,让运营商网络能够实时进行智能的迭代升级,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和运维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NAIE同样不是,它内嵌的不止是诸多来自华为的黑科技,以及领先的管理运维理念与方法论,更蕴含了华为在电信网络领域30余年的深厚知识和经验沉淀。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面向电信领域AI专家缺乏等现状,华为还推出了一站式的NAIE训练平台,其中内置了电信领域的AI典型算法,支持电信行业的特征处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员对于模型开发的需求。

无论何时,“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伙伴和客户”始终是华为秉承的理念。华为希望以iMaster NAIE网络人工智能引擎,帮助运营商轻装上阵,从容面对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挑战。

变革已来,时不我待!

欲看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