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绘经皮逆行髋臼后柱螺钉置入技术

 骨科笔记 2020-09-26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骨盆髋臼损伤微创诊疗研究组

E-mail:china_pelvis@163.com
WeChat:china_pelvic_surgery

著作权声明:本图文原创,享有著作权

手绘经皮逆行髋臼后柱螺钉置入技术

手术适应症:

累及髋臼后柱的骨折类型,如Judet-Letournel后柱骨折、横行骨折、T型骨折、双柱骨折等,后柱无移位或轻微移位。

手术体位摆放:

俯卧位最易;

仰卧位可以同时处理前柱骨折或其他合并损伤:但必须尽可能高地垫高骶尾部,使得骨盆远离床面,为导针操作提供充足空间;患肢可放置于截石位架,或可简单地以蛙式位摆放于无菌区。

预透视:

体位摆放好后,要进行骨盆正位像、闭孔斜位(出口位)像和髂骨斜位像预透视,确保成像不被遮挡,确保可获得高质量清晰图像。

导针进针点:

经皮触诊坐骨结节,大致呈△形,尽可能在其体表投影面的中点穿刺。

☆:进针点

导针整体指向:

以仰卧位为例,导针自坐骨结节进入,在坐骨体松质骨内行进,止于坐骨支柱(sciatic buttress,SB)内,可刺破SB腹侧骨皮质,使螺钉把持双皮质而更加稳定,骨内长度在130mm左右,故而导针的总体指向为,由尾端内侧背部向头端外侧腹部。

☆:进针点,○:出针点

导针指向调整:

骨盆正位像:坐骨结节中点进针,在髂坐线和坐骨外缘线之间行进;

☆:进针点,直线段:导针行进区域

闭孔斜位像:坐骨结节中点进针,在闭孔后缘线和坐骨后缘线之间行进,如增加出口位斜度,即透视出闭孔出口位像,则可显示位于臼顶的“水滴”,使导针朝向水滴中点行进;

☆:进针点,直线段:导针行进区域

髂骨斜位像:坐骨结节中点进针,在坐骨大小切迹连线和髋臼软骨下骨之间行进,必须排除髋臼和坐骨大小切迹受累。

☆:进针点,直线段:导针行进区域

    特别提醒:一个图像上导针指向良好,另一像上指向不良,如调整,则一定需要参考导针与良好指向所对应的透视像的空间关系,保持该相互关系,在另一像上调整,方可不丢失原本良好的指向,请参考“圆锥投影原理”:参会PPT:圆锥投影理论指导下的术前计划助力骶1骶髂螺钉导针指向调整

导针止点:

或许,闭孔出口位像上位于臼顶的“水滴”的皮质密度影可以准确提示导针的止点,但是锤钻结合使导针行进过程中所获得的声音和触觉反馈也很重要,声音由低钝转为高亮则提示导针触及骨皮质。

直线段:导针止端

置入螺钉:

导针指向调整良好并就位后,沿导针做穿刺切口、测量深度,因为螺钉的自攻自钻特性和坐骨结节骨皮质相对薄弱性而可直接拧入螺钉,没有移位、间隙的后柱骨折,推荐使用全螺纹位置螺钉固定,折端存在间隙则可使用部分螺纹拉力螺钉固定。

手术示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