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这张知乎截图

 碧海蓝天kx32di 2020-09-27

推荐人丨铁木君(ID:tetemu)

你好,我是铁木君。
之前有朋友留言问我:
你好,君哥。何以优秀,唯有学习。
我想问一下,你现在的成长和进步,是因为在你心中有榜样、有信仰吗?

答案是肯定的。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个榜样。好榜样对一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我的榜样,说出来大家肯定会有一丝惊讶:

不是像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的伟大作家,也不是像C罗、马斯克这样的青年偶像,而是刚刚过了90岁大寿的巴菲特。

他对我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但并不仅限于投资——

从第一次看他的自传《滚雪球》,我人生中的很多改变,可能有50%以上的因素都来自巴菲特。

看到这个知乎提问很有意思,就截图跟大家聊聊,我们能从这位老人家身上学到什么。

我生活中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基本都是围绕着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的价值观所开展。

他们推荐过的书籍,我大部分都看过。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一个最简单的信仰就是——

读书很重要,生活中极大部分的问题都能透过读书找到答案。你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有人曾经面对过、解决过,还写了下来。

只要不是出生起点太差,基本每个人都能透过读书改变命运,下限不会太差,上限就不由我们控制,要看运气和机遇了。

这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发展自我,少走了很多歪路。

关于我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六点,以下是今天的分享:

01.

健康

人生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健康。

在纪录片《成为巴菲特》中,巴菲特说自己年轻只关注女孩和汽车,前者不擅长,所以就关注后者了。然后给大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精灵对我说:“不管你想要什么样的车,我都会给你。”

我问:“会有这样的好事,有什么条件吗?”

精灵回答:“只有一个条件。这是你这一辈子能够得到的唯一一辆车,你要用上一辈子。”

巴菲特说:“要是真的发生这种事,我会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照顾这辆车,因为我得用上一辈子。

对待你的身心,应该和对待这辆车一模一样。

你只有唯一的一颗心,只有唯一的一个身体,你得用上一辈子,需要你好好对待。

身体健康和长寿,是最被很多人低估的武器。

假设有两个人,A很在乎身体健康,能够活到100岁,B稍微不太在乎,活到70岁。

B非常拼命、熬夜、加班,到了35岁真的小有成就了。

但A按照自己的节奏,不去和身边的人比较,慢慢进步,结果到了40岁,终于成功了。

虽然看上去A比B晚了5年成功,但实际是比B“快了”10年。

因为A的中年是50岁,B的中年是35岁。

B由于寿命短,熬到了35岁成功,就相当于A50岁的身体状况了。

02.

投资

巴菲特带我走进了投资的世界。

遵循他的投资逻辑,我毕业攒下的钱,还获得了每年10%的投资增长。

我也谨记他的各种名言,例如: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投资的第一准则是不要亏损,第二准则是记住第一条准则。

虽然他本人没出过书,但他推荐的书可是不少,也许是他觉得这些书已经太好了,根本轮不到他来写。

我也按照他的书单全部一一看过来了,例如《聪明的投资者》、《证券分析》、《影响力》、《人性的弱点》……

很多人有一个思维误区,觉得不是自己专业和职业相关的内容,就不用去了解;但事实上,这是对作者经验和智慧的浪费。

学科的界定是人为划分的,我们要跳出思维的局限。

很多投资理念,我都会将它们联系到日常生活当中——

例如投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耐心、纪律、复利、能力圈等等,不仅能帮助我们赚到钱,还能培养良好的心性品质和个人习惯,让生活变得更好。

03.

简朴

作为长期的世界首富,巴菲特过着简朴得近乎抠门的生活:

一辆车子,一座多年没有翻新装修的房子,经营一家公司,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多。

巴菲特曾说到:对于任何物质的东西,我都不是很感兴趣。

巴菲特在30岁时,花31500美元买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这本来该是一件好事,但他却立刻给房子命名为“巴菲特的蠢事’”。

在他的思维里,31500美元经过12年左右的复合增长,可以达到100万美元,所以他觉得在这栋房子上,似乎是花了惊人的100万美元。

不过我们大家可以参考的一点是,就连巴菲特投资能力这么强,最后还是买房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买房呢。

1)我觉得第一套刚需自住,还是需要买的。

毕竟我们的投资能力没有巴菲特强,买房对普通人的好处,反而能够抵消我们投资能力的弱项。

因为货币超发,钱越来越不值钱,投资的确可以抵御通货膨胀,但多一个房产可以作为分散风险更好。

2)不用交房租,给自己供房,未来逐渐形成资产。

如果能够首付足够,并且月供也能抵消掉一部分固定的房租支出,我也觉得挺值得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根据自己经济情况来决定。

一线真的太贵了,如果负担太大,我也不建议年轻人太早买房。

我要买房的话负担太大,也不会买。更倾向于退而求其次在一线工作攒攒钱,再去二线买房。

04.

正直

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正直。

巴菲特说:

评价一个人时,应重点考察四项特征:善良、正直、聪明、能干;

如果不具备前两项,那后面两项会害了你;

很多人选择合作伙伴,都会忽视“正直善良”这一关键项。

在过去和别人很多合作当中,无论对方有什么特别讨厌的毛病,我觉得都能接受,都有机会改善。

唯独一个人如果缺乏正直善良,我会选择马上断绝一切合作,避免将来造成更大的损失。

当然,我也经常会提醒自己,做人要有基本的底线,无论有多大的利益也要坚守。

05.

专注

很多人搞错了巴菲特说的专注,以为是把手头上的任务专注完成。

事实上,巴菲特想表达的意思是让你少做事情,专注人生中最重要的2-3件事情,疯狂投入。

专注可以带来复利,让价值最大化;样样都尝试,结果往往没有一样能做好。

而我目前的选择,就是自媒体和投资。

巴菲特有一次和他的私人飞行员讨论职业生涯目标。

他让飞行员写下人生最重要的25个目标,然后再让他圈出5个目标,巴菲特问 Flint :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Flint 答: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于实现这 5 个目标。

至于另外 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Mike,你搞错了。

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

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巴菲特一生致力于学习和研究股票投资,在学习这一件事情上他极为专注。

一个人只有严于律己,长年累月的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并且坚持终生读书学习,才能享有随之而来的成功、荣誉和财富。

成为世界首富,或是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

巴菲特只是通过一生的专注和终生学习,达到了现在的高度。

06.

阅读

原本我是一个没有看书习惯的人,做什么事,都缺乏耐心。就算到了高中,我甚至连一本完整的书或小说都没有看过。

偶尔有一天了解了巴菲特这个人,觉得很有意思,便买了《滚雪球》这本书。

发现巴菲特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别人形容他就像一本长了腿的书。

他从小就开始阅读和学习所有与股票投资相关的书籍。

在他读遍了父亲所有的收藏后,他更是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馆,在书本的海洋里求知若渴的阅读。

于是乎,我也开启了个人的阅读之旅。

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过人的成就,注定与读书和终生学习形影不离。

没有巴菲特,我想也不会有今天的我。

选择一个榜样,就是让他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愿大家,都能从榜样中收获成长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