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都梅雨季(上)

 简心素文 2020-09-27

魔都梅雨季上)

怎么说呢?在魔都,要有十二分的耐心才能度过梅雨季,否则,每天或一次或两次或不停歇的雨来光顾,你不想成为诗(湿)人都难。

特意上网查了下:梅雨季,是每年6、7月份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一开始还是挺喜欢“梅雨季”这个词,想象中的是戴望舒雨巷诗里的画面:一个打着油纸伞的少年,走在石板缝里都渗出青苔的小巷,希望雨巷的尽头或某个拐角处,偶遇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总之是一副氤氲着雾气雨气的水墨江南的画卷。

然而现实中,终究没有碰到我心中烟雨江南的画面,但不意味着我对梅雨没有感觉相反,几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让我对魔都梅雨季有了独特的定位和认识。

场景一

2013年的六月下旬,赋闲的我在上海帮孩子们料理生活白天小两口一上班,我便无要紧事做,于是没事找事地想着帮他们整理衣柜。感觉还没怎么动作,却是满身的汗水要渗出皮肤的样子,喘气似乎都有些困难再看胳膊上,只是明晃晃的一层水汽,没有汗珠样的水滴,而体内的感觉让我想到中医解释“炙”字——文火烤小鸟肉,想象中我已变成那只小鸟,而周围的环境就是那锅被文火烧的微微冒泡的水面及蒸腾而上的水汽。于是,我在QQ说说里发了一条动态:这是一个减肥的好季节。刚一发出,一位关心的朋友就问我在干嘛,我如实回答:“在喘气呢。”的确,当时的感觉似乎只有“喘气”的力气。

场景二

2017年7月,一个月内连续刮过来三次台风就在某个周末,风雨的间歇,我赶紧到小区边上的超市买菜仅仅不到半小时的功夫,天空就像大海翻了个似的,叫它倾盆大雨已经显得过于温婉了,极速而倾的雨很快就没过脚面,路面平均水深足有10公分,天气暗如同黑夜。因为雨大,超市里挤满了买好菜无法出行的人,我当然也在其列。又过了大约一二十分钟的样子,雨停了,难得的太阳突然冒了出来,不由得让人感觉这“魔都”,就是任性,刚才还风雨交加,转脸就艳阳高照,于是,我头顶大太阳,身体融进天然桑拿“房”。回到家里,没有淋到一滴雨的衣服已是汗津津湿淋淋的,脸真就像刚走出桑拿房的样子——深层的殷红写满面容,脑门上似乎还有蒸汽在升腾。

梅雨季里,几十天的连阴雨,极偶尔的晴天,洗过的衣服一不小心就发霉。当时孙子还小,更衣频繁,尽管准备了很多套换洗的衣服,但还时有紧缺到晾满衣架的衣服找不到一件干爽的无奈,儿子就和同事一起拼单买了一台专门用来吹干衣服的“干衣机”,从他工作的杭州拖回到魔都上海,也算尽了他初为人父做家长的义务。

说起儿子,魔都上海已经待了16年,和他在北方家乡的时间差不多了。儿子大学入学在9月份,是上海一年里最舒服的日子,清爽不失温润,本以为这样的气候对根治他的扁桃体炎症是最好的(从小到大他最爱闹的毛病是上呼吸道感染)没成想,一个冬天的湿冷一个梅雨季的阴潮,不仅没有改善他的扁桃体,相反还增加了皮肤湿疹,那种难耐的痒痛,不知吃(用)了多少药,直到现在,依然不好不坏与身体相随,就像是标签一样标明北方人在江南的样子。未完待续)

作者:又一村

◆又一村:【简读素看】多面·立体·可爱的苏东坡(下)——观电视纪录片《苏东坡》有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