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不“聊”生(外二篇)

 简心素文 2020-09-27

民不“聊”生(外二篇)

民不聊生的时代应该永远过去了,可是另外一种民不“聊”生,让人唏嘘不已

上周大家在说一个中年人的死,大概是这人四十五六岁,工作认真努力,刚刚提职从衡水到张家口当总经理不到一年,成绩显著,周末没有回家探亲坚持工作,在租住屋里心梗死亡。这让他们说起那个我决意离开财务岗位时未能告别的领导,在三月份告别了所有人。

这周在说又一个中年人的死,大概这人也是四十五六岁,工作认真努力,从任丘升职到石家庄没几年,周末死在了家里。

而我还不时地在说起五月份死去的诗人朋友,和从廊坊的工地上赶回老家后次日死去的同学。

中年人的话题,重点确实有了转移——以前我们聊如何面对生活,现在我们聊如何面对死亡。

那些逝去的人,不知道能不能像这干枯的荷,在泥土里埋下明年重生的种子,再来经历人间无数的轮回,让每一次的姿态都与上一次不同。

外一篇:为什么我们非要这样修路

单位门前的路修了快三年了,每天早晚都会堵成一锅粥。

实在是搞不明白,为什么我们非要这样修路,为什么要把路修成这样。

有规定非机动车道上的井盖必须要高出路面NCM吗?

这样修出来的盲道确定不会绊倒盲人?

汽车得是底盘有多高才能停到车位上去?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其实在一些细节上就能体现出来。对比杭州城区自行车道上的道路标志线和路口的遮阳亭,不得不说,大沧州离文明城市还真是差得远呢。

创城,可真不是喊喊口号就能成功的。

城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头脑里要是没考虑过这个事,普通市民想文明都困难。

外二篇:杭州有诸多的“不”好。

白堤白,孤山孤。既然断桥断,想必残雪也残。

杭州的蚊子是响的,悄悄地叮上一下,留下个包表示它来过。两条胳膊上数出来二十二个,也没见到任何一只飞过。

然而我觉得杭州人最幸福的,应该是他们花钱就可以把新华书店的书带回家,看完了放回来就行。

如果我也有张市民卡多好,就用看背面的定价了。

作者:苇子

◆苇子:【简心诗苑】狂奔不已的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