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泻白散治汗证配方、医案

 老玉米棒 2020-09-27

【原方配方组成】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粳米一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前温服。

汗证是指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即在安静条件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包括盗汗和自汗,凡睡中汗出,醒而汗止者,为“盗汗”。不分醒睡,无故汗出者,称“自汗”。一般临床常自汗、盗汗并见。其病理特点是卫阳不足,表卫不固,津液不藏,气虚不能敛阳,阴虚生内热,迫津外出,皆因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卫不固表,营失内守而致。临床辨证分型有:气虚型、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营卫不和型、湿热型、内热阳盛型。

(1)根据《黑龙江中医药》,1988,(4):19,黎远征报道:用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多汗症183例,服药2剂而愈者97例,占53%;服药3剂而愈者68例,占37.15%;服药4剂而愈者18例,占9.83%,总有效率98%以上。处方:炒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大枣。每日1剂,水煎服。加减:口渴喜饮者,加麦冬、芦根;干咳者,加百合、贝母。

(2)根据《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6,(1):33,报道:某男,26岁。患浸润性肺结核,盗汗长期不愈,使用抗痨药物,但每夜汗出浸湿枕褥,由于长期汗出过多,耗伤津液,故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身体消瘦,颧红,舌质红绛,脉细数。处方:桑白皮30克,地骨皮30克,生甘草10克,浮小麦50克。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8剂,盗汗即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