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下岗女工到信诺教育校长的华丽转身

 心之旅文学院 2020-09-27

夏天来了?

权力的游戏

  一位下岗女工到信诺教育校长的华丽转身

    在汉川有所被网易教育授予最受用户信赖教育机构的学校,那就是阶梯美术&信诺教育。此校于2009年由下岗女工张莉萍创办。 目前在校生近300人。十年间,她率领广大教师培训和帮助了3000余名学生,有1000多名学生通过学习培训参加美术考级和国内外各种大型的比赛,拿到比较好的名次和级别。600多人通过了全国美术考级,100多人获国家级大奖,其中周怡伊 参加全国青少年美术作品大赛获一等奖,黄宇泽获中国国际少儿书画大赛特等奖。因此阶梯美术&信诺教育被授予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全国美术考级定点机构》"CCAI少儿画苑"《第18期,第19期,第20期》先进单位、《梦想杯全国青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先进单位、《中国青少年艺术家协会》先进单位,楚才竞赛委员会也特授予"楚才小记者训练营”合作基地。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授予《全国少儿美术技能测评基地》。很多同学和老师通过这个机构的平台,参加国内各种赛事取得骄人的成绩。这些年来,她共收到学生家长送的100多面锦旗和写的80多封感谢信。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她的阶梯美术从一个作坊式的小培训班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的呢?她一路走来,历艰辛而收获,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教育情结:为一个梦想砥砺前行

     1999年,张莉萍所在的粮食单位改体,她和所有员工下岗了。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她在思索着,她想只有创业,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的她,便萌生了办一所培训学校的梦想。可她刚下岗,一无房子,二无资金,三无关系,想办学校是根本不可能。但有着坚韧不拔毅力的她,开始了追梦的历程,为了筹措资金创业,她放弃家人给她找关系安排到一家单位上班的机会,毅然决然来到刘隔镇开副食店、做小吃店、当莱贩子、开网吧,还创办了一个腰鼓队,虽然吃尽了苦,但也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她开始构筑起了当教师的梦想。2000年,她结婚后,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幼儿园,由于人手少、事情多,她一个人要做几个人的事,如早晨5点钟就起床,到各村去接孩子上学,中午要做中餐,晚上要做教案。可正是由于她全身心扑在了幼教事业上,自己家的事没人管,小孩没人照料,丈夫时常和她扯皮,她被迫退出了幼儿园。

     2008年,她带着7岁的女儿重返汉川城区,为了谋生,她在体育馆选择一块空地,出售自己制造的石膏雕像。她晚上在家里做模型,一做一个通宵,到凌晨6点钟只能小憩下,便将货物搬到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然后带着女儿,推着车子来回拖运几次到摊位。经过3年的拼搏,虽然得到了财富,但终因一场大病使她身体和经济都受到了重创,日夜辛苦挣的钱全部交了医疗费。尽管如此,也并没有丝毫动摇她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她用向亲戚朋友借来的资金,在步行街租了一个70平方米的门面,开办了一个培训班。也许是初来乍到,人家对她不信任,没有人光临,她就为13位亲戚朋友的孩子进行免费培训。经过三年的打拼,她经过严格的考试,获得了湖北省少儿专业园长证、家庭教育讲师证。她不断创新培训方法,所教的孩子皆在全国美术大赛中荣获了大奖。因此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很多孩子家长慕名而来,要将孩子交给她进行培训。随着孩子们的不断增加,她也先后在步行街租了5栋房子作为教室,开展培训工作。可因教室分散不便于管理。于是,她决定用积累来的资金,将步行街威凯二楼租下来,创办一所集艺术文化类、语、英、数、理、化为一体的信诺教育培训学校。可要办一所这样的学校,资金、校舍、师资、设备等一切得从零开始。但她总是信心百倍,迎着风雪雨霜一步一步向前走。办学之初,教育硬件的缺乏、师资力量的缺乏、生源的不足,可谓困难重重。一些曾雄心万丈激情满怀的同仁纷纷撤离而去。可她初心不改,始终坚守着,且愈挫越勇,执著前行。资金不足,她借鸡生蛋,找几个朋友入股共创信诺教育。租的房子空荡荡的,需要改建成教室,她既当设计师又当搬运工。而且吃住在工地,她时刻督促工程队按时保质保量的做好建设工作。终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一座学校。师资力量不够,她以优厚的待遇广聘名师,以此形成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可结果并不如愿以偿,一些名师“水土不服”,教师流动量大,一度出现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而民办学校对生源不可选择,总有些家长把在其他学校难教难管的孩子送来,这就给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增加了难度。怎样才能突破“师资”和“生源”两大“瓶颈”?她认真思索和多方求教,找到了答案:即经营新课堂,这个经营新课堂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变“留人才”为“造人才”培育良师;二是实践新理堂,变“选学生”为“育英才”。由此她将自己花费几十万资金通过各种平台充电学来的本领,对招聘来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然后使这些学有所成的教师再去培训学生。正是经营新课堂模式的探索与形成,使信诺教育很快打开了局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生人数日增,信誉日隆。

 办校历程:让每个孩子学有所成

    办学十年来,她始终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办学宗旨,以在“创新中壮大”的思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凸显。使信诺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可以这样说十年如一日。她每天都陪在孩子们身边,把所有的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

    当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去帮助。在天天跟孩子的相处当中,她发现一名叫王华的孩子近一段时间情绪状态不是很好,就引起了注意,一次下课后,王华和同桌产生了矛盾,表现得特别的暴力,眼中的凶光令人脊背冒寒气,这是一个七岁孩子年龄段不应该有的。于是就打电话给王华的妈妈,妈妈来到学校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王华打了一顿,然后冲着孩子大吼说不要她了,说着就气冲冲离开了。王华就一直在学校里面哭。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把王华哄好,可王华说不愿回家。要她给他爸爸打电话。她立马给孩子的爸爸打电话把情况跟王华的爸爸说清楚以后,王华的爸爸连夜从武汉赶了回来,称希望她来帮他们解决家庭矛盾。原来王华的爸爸妈妈因某些事情达不到共识正在闹离婚。她获悉后,立即派人到王华家把她的妈妈接到学校,然后跟王华的爸爸妈妈讲解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足足谈了三个多小时,最终使王华的爸妈茅塞顿开,脸上露出了笑容,王华的爸爸把公司从武汉搬回了汉川,一家人的矛盾终于解决了。通过此事对她感悟很深,她认为学校教育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家长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于是她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是让家长提出自己的迷茫之处,帮助其解决;二是将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告诉家长,形成双管双教之体系。三是把自己和老师与家长交流沟通后掌握的学生存在的毛病,制定出的临时方案和长远计划,推荐给家长,并时刻和家长联系,以便随时根据学生情况,对计划进行修订,达到随时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整个办学过程中,有很多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她也是尽力想方解决。因为一部分艺术类的孩子家长工作比较繁忙,中午也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所以向她提出要求,中午的时候给孩子们提供午餐和休息的场所。家长的事就是她的事,这是她一贯的处事原则,她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于是每天中午腾出场地给孩子们准备中餐和午休的地方。最开始,她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起来买菜,然后把午餐做好,再把孩子接回来照顾她们吃完午餐以后安排他们午休,然后再送到学校。下午也是早早的准备好晚餐,把孩子们接回来吃晚餐以后就辅导孩子们搞学习。有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差,她就得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辅导他们。她还接受过一些其他培训学校都不愿接受的差生,通过她亲自一对一的言传身教,很快使这些学生从厌学到愿学到自觉学,实现了差生变优生的样版。

   创业初心:  让两个效益不断提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年的拼搏,她开创的事业成功了,获得了双赢。她觉得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是党和政府及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爱支持的结果,她时刻想着要回报社会,她先后为100多个困难家庭的孩子们减免了学费。如一个叫黄强的孩子,是一个留守儿童,爸爸与妈妈离了婚后,爸爸也外出打工去了,他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有一天他奶奶慕名而来,哭着对她说,孙子的学习成绩很不好,因此很自卑,整天闷闷不乐。想要她来帮助他,可就是没有钱交学费。她当时安慰黄强的奶奶让她先把孩子送过来,然后她安排所有的老师轮流给这个孩子进行辅导和帮助。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孩子明显的性格活泼开朗了很多,也会经常主动跟老师沟通和交流,很多老师有时候还会给他买一些学习文具、衣服、生活用品之类的东西。黄强的爸爸获悉后,特定制一面上书师恩似海深,教诲如春风的锦旗送到学校,以表谢意。

     这些年来,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各种教育多样化培训的需求,也为我市下岗职工、大学生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她经常为汉川东风小学、刘隔蓝天小学、幼儿园,提供无偿美术授课,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参加义工联帮扶工作。她还不忘帮扶一些创业的同行,不忘需要她帮助的大学生。马口镇、新河镇等5个乡镇的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找她来取经,愿成为她的分校。她渔鱼共授,毫不吝啬的把成功的经验复制给她们,使其立杆见影,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每年暑假那些大学生来她的学校进行实习培训,她总是认真按照要求做好各项工作。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信诺十年,教学育人,园丁汗洒千株绿;丹心一片,培桃育李,苗圃花开万朵红。 此联所赞是张莉萍“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真实写照。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涉及到教育领域,为了能够跟进时代步伐,她花巨资引进了 现代科技人工智能课程,目的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凡人工智能课程以脑科学、学习科学、认知科学、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纳米级知识体系为基础,以贝叶斯网络算法为核心,结合了大数据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人脑记忆原理等技术和原理。在最合适的时候把最合适的学习方案给最合适的人。而为给每个学生提供成长的沃土,为每名英才搭建成功的舞台,正是她孜孜以求的追求和目标。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她将智能教育植入到信诺教育这块热土里,已在武汉成立了运营中心,正在向全省推广A智能课程,成为了教育部中央电教馆课题实践基地。她下步的设想是,一是征地建设大型培训学校,以个性化的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汉川每个乡镇都设立培训分校,让乡镇的孩子们也能接受人工智能教育。为此她将派优秀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到各分校工作,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同步,切实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教学质量,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让诺信教育托起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太阳,放射出无比璀璨夺目的光辉。

 个人简介:让东青,网名中华柱,男,1963年元月生,大专文化程度,曾用名:让冬青,笔名:言襄、劲松、何澜等,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湖北省写作学会会员 、 湖北省楹联 学会员 、 孝感市曲艺家协会会员 、 孝感市楹联学会理事 、 孝感市诗词学会会员 、 汉川市作家协会理事 、 汉川市仙女山诗词楹联学社常务副社长兼秘书长,曾任《当代诗联艺术家》编委 、 《汉江》杂志编辑 、《袖珍文学》特约编辑、《孝感日报》驻汉川记者站广告部主任、《中国楹联报》特约记者、《湖北法治报道》驻汉川联络站站长。现任《校园楹联报》特约编委 、记者,《决策与信息》驻汉川工作站站长、汉川综合网络传媒平台《诗画天地》《情感驿站》版主。已在全国各级刊物发表报告文学、小小说 、 散文 、散文诗、 诗词 、 楹联等作品19000余件,其中报告文学 、 楹联多次获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