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区区十年寒窗就想抵得过别人三代人的努力,可能吗?

 图素材 2020-09-28

大家好,这里是马木子,等了你好久了。

关注我,获得陕西教育咨询和政策解答以及试卷真题不断更新有时候也会更新一些社会热点话题等等。

如有需要可后台私聊我

1859年,在山东的大街上,有一个21岁的乞丐,他经常扮做奇特的造型、表演杂耍、给人当马骑、还得受着别人的辱骂。

是的,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乞丐,乞讨的背后,却是一份伟大的事业。

人们偶尔从他身边路过,只听他一边乞讨,一边小声哼着顺口溜。

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堂

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是的,修建义学堂是他的伟大事业。

因为家里贫寒,他很小的时候去地主家里做长工,吃尽苦头,地主欺负他不识字,在领取工钱上面伪造了他的名字,用来逃避给他支付劳务费。

因为自己没有知识处处被人欺负,于是他想创办一个免费学堂,让和他一样家境穷苦的孩子们可以免费上学,可以用知识改变命运。

你区区十年寒窗就想抵得过别人三代人的努力,可能吗?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的足迹踏遍了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30年后,51岁的武七用乞讨的工钱购买了230亩地,把这些地作为经费运作,修建了第一所义学堂。

有了学校,最缺的就是老师和学生。

为了能够请当地一位姓杨的举人到学校来教书,他跪在杨举人门口,请求他去学校教书,举人被武七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他前来教书。

可老师有了,最头疼的还是学生,那时候能够读书的孩子家庭都比较殷实,他们怎么能放心把孩子放到一个乞丐建的学校呢?

穷苦人家的孩子,很早就出来做劳力,贴补家用,刚开始,武七一家家去谈,求他们让孩子来上学,被拒绝,实在没有办法,他又给穷苦人家下跪,求他们让孩子来上学。

学校终于有了老师,也有了学生。

你区区十年寒窗就想抵得过别人三代人的努力,可能吗?

58岁那年,武七逝世,上万人为他送行。

人们根据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他的第一所义学堂旁边,他要看穷苦孩子在这里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

光绪皇帝下诏,赐他武训。寓意“垂训于世”

中国历朝历代,其中不乏授道解惑的大儒,但是自己没有文化,没有钱,依靠乞讨兴办学校而且还成功的人,仅仅只有一个,那就是武训

从光绪年间到北洋政府再到民国,武七都被隆重纪念。

只是武训没有想到,百年之后,在他出生的冠县,拔地而起一所学校,用他的名字命名 — 武训高中,穷苦人家的孩子在努力的读书,也丝毫改变不了贫苦的命运。

你区区十年寒窗就想抵得过别人三代人的努力,可能吗?

2004年盛夏暑期,一个从武训高中毕业的女孩在一遍一遍的等待中放弃了。

她等待的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叫陈春秀

20岁的她刚刚参加完高考,她报了三个学校,两所上海的,一所山东的

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由于家里条件不好,父亲说“谁的学习好就让谁让”

她的哥哥退学了,把机会让给了她,还说:“如果能考上大学,砸锅卖铁都让她上大学”

经历了一次次的煎熬之后,她放弃了,觉得自己落榜了,而且家里经历条件有限,实在支撑不了她复读。·

心灰意冷的她选择和大多数人一样,外出打工

她先后在食品厂、电子厂打工,在电子厂的时候,因为吃饭要从工资里面扣钱,她为了省钱,吃的很少,体重一度下降到80多斤

后来,回到家乡,在一家幼儿园做幼师,每个月1000多的工资,跟一个初中同学结了婚,就这样平淡无奇的度过一生

她还是不甘于平凡,放不下曾将的大学梦想

15年后,她参加成人高考,在办理入学的时候,她发现

自己当年没有落榜

从学信网上查询到,一个和她名字一模一样的一个人,在当年被山东理工大学录取,姓名、身份证号都和她的一模一样,唯一不一样的就是照片不一样。

她被人顶替了

她去了县教育局去查询,被告知需要一系列的证明,包括自己证明自己是陈春秀。

事情发酵之后,我们知道,顶替的这个人叫陈艳平,父亲和政府方面交往密切,多次中标政府工程,舅舅从审计局局长已经升迁至住建局和建设局局长

而顶替者陈艳平在2007年毕业,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了冠县烟庄街道办事处审计所工作,对了当时她的舅舅也是在这个街道做党委书记。

好巧!

而山东理工大学姗姗来迟的解释是:“当时资格审查都是依靠肉眼,而这个顶替者的资料做的比较全、做的最真,所以没有发现”

你瞧,一个舅舅、一个父亲齐活了。

更加可笑的是这个顶替者在当时的高考中,仅仅考了303分,比当年专科录取分数线低了243分。这两百多分是陈艳平不知道多少个夜晚熬出来,这些难熬的日子,本应该改变她的生活。

后来,在这类事情公布里有这样一句话“冒名顶替的学生已经找到,但被冒名顶替者由于无联系方式,目前无法联系到。”

其实也就是永远无法联系到,这些被顶替的人终究会被生活磨平棱角,泯灭众人。

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原本也会拥有光鲜的生活,只是在命运的关键转折点,他们的光鲜被别人盗取罢了。

为什么选择他们“因为都是农民的父母无权无势,根本翻不了多大风浪”

关于这个被顶替的问题,为什么我又提起来。

因为上一个礼拜回家,载着妈妈去外面转,就聊到被t顶替的这个话题。

我想不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到我这样的平凡的家庭。其实也对,不平凡的话,也不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妈妈说: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很多。她原来也考上一个师范类的学校,但是最后的结果和陈春秀是一样的。

焦急的等待,等不来一张通知书。

后来也就放弃了,但是,妈妈的同学、老师,都说录取的时候有妈妈的名字,只知道录取通知书在去外婆家路上被别人截了。

外婆家里都是农民,没有住建局、审计局的亲戚,没有办法,只能屈服。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被顶替的话,我们现在都是什么样子,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一点,绝对比现在好。

被顶替的生活,但是没有办法,只有认命。

快到家的时候,妈妈说“就算找到了顶替的人又能怎么样?没人替你买单”

的确,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被顶替的人,除了奔波的生活,又能够落下什么?

我想到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

你区区十年寒窗苦读,人家可是几代人的努力。

细思极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