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帝不知道九子夺嫡吗,为何没有想办法阻止?

 宋安之 2020-09-28

纵观中国古代史,九子夺嫡在夺嫡可谓是阴暗夺嫡的一个代表,不同于玄武门之变的血淋淋夺嫡事件,虽然九子夺嫡并没有兄弟间兵戎相见自相残杀,但是结果比之玄武门之变是毫不逊色。


总结来说就是到了最后,参与夺嫡的九个皇子,雍正和老十三是活活累死。其他七位皇子或被圈禁到死,或受尽折磨而死,也就是老十和老十四历经漫长的圈禁时光,熬到乾隆年间被放出,才得以自由。


那么九子夺嫡康熙帝到底知道不知道,康熙帝到底有没有想办法阻止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首先来说康熙帝肯定是知道九子夺嫡的,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在明争暗斗。


还有就是康熙帝想阻止,想抑制各位皇子的权力,但是最终并没有成功。


一是因为一个正常情况,因为人老了都会糊涂,皇帝也不例外,诸如梁武帝、唐玄宗等等。


康熙帝年老以后,有些老糊涂,又重视亲情,所以对亲儿子下不了狠手,不能杀一儆百,不能大力打压或者剥夺权力,所以自然杜绝不了他们夺嫡的野心。


二是康熙帝所在的时期很特殊,因为他一改之前的继承规律,采取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结果是引起新老传统的冲突,他又无法缓解这种冲突,所以只能是愈演愈烈。因此太子两立两废,最后嫡长子继承制也是不了了之,康熙帝再没有立过太子了。


同时康熙帝之前,皇子还是有很大权力的,而康熙采取嫡长子继承制度以后,为了避免诸皇子之间为了嫡位发生冲突,曾经对封爵的诸位皇子这般说道:“尔等王职,惟朝会大典,除此凡外边诸事,不可干预。朕若命以事务,当视朕之所命,尽心竭意,方不负朕之所用而贻人讥笑也”。


康熙帝的意思是这些皇子是不能干预权力的,估计是想要效仿明朝那般,皇子是没有任何事权的,但自相矛盾的是他又要对这些皇子“命以事务”,而办理政务,肯定会接触“外边诸事”,又岂能不拥有事权?
康熙帝时代随着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实行,引发新老传统的激烈冲突,康熙帝想要不给这些皇子权力,避免出现诸如他们勾心斗角的夺嫡情况,可是之前几十年皇子都有权力的传统并非一时半会可以扭转过来的,康熙帝又把握不了这其中平衡,皇子们都拥有事权,拥有实力拼一拼,所以自然是出现了九子夺嫡的乱象。

还有我们再换个角度来说,康熙帝在一废太子胤礽后不久,再度立其为太子,其实并非是真的对胤礽寄予厚望,更多是想要重新将胤礽推于前台稳定局势,或者说维系住这种局面,使九子夺嫡不会愈演愈烈,当然想法是好的,结果并不是那么好。


所以最后总结来说,康熙帝肯定知道九子夺嫡的,也想过办法阻止,但是因为各方面原因,加之新老传统的冲突,自然是不了了之,因此出现了历史上最阴暗的夺嫡之九子夺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