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重点:太上、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贵言、我自然 ①太上:以无为之术行天下,达太上之境,与大道合,为与不为皆是无私。故民有利可享而不知何人所为,是以不知有之。为道有成故能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亲而誉之:以无为之术行天下,未达太上之境。或生而有,或功而居。是以民知有其人亦明其无所害,此因难行不仁之仁。一言以蔽之,非患功之难居,患事之难成。此乃玄德之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畏之:知常有为之境。民不知其意欲何为,得也惊失也惊故畏之。 侮之:不知常妄为之境。民知其所欲有害无益,是以侮之。 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这句话有两种断句,一种是在“足”这里分句,一种是在“焉”这里分句。从整句话来分析,这两种断句对其意义的影响都不太大。所以如何断此句就随意了,顺口为主吧。这句说的是有无相生的道理:表现出“不信”的有,就在会别人内心生出“不信”的无,他人对你有“不信”的无的观念,自然会对你的言行有“不信”的 有 的理解。 比如:有人在信用上做文章,借钱不用总是按时归还,通过借与还来生出“有信用”的 有的形象,于是就会在他人心里生出“有信用”的 无 的形象。那么下次此人再借钱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了。那么如果此人是存心为之,目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狠宰一刀那成功率是极高的。这也是后文“慧智出,有大伪”的道理。 ③贵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其守中故悠兮。 ④我自然:功成事遂,民享其成而不知其所以,只以为是自然而然。民若知其所以然,则有尚贤民争,贵货民盗之危。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重点:大道废,智慧出、六亲不和,国家昏乱 大道废,慧智出:道行天下,仁义皆为自然无所有别。不识大道则不识本而知末,故仁义,智慧皆出。人而用之或本于善,或本于私。 有大伪:大道废人而无德。有才无德,其害无穷。 ②六亲不和,国家昏乱:家和国安则无孝慈,忠臣之分,皆其自然。道不行,大伪出。故有孝慈,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重点:绝,弃、文不足,令有所属 ①绝,弃:不以行道养德是为无德,有为即有争,小人生之。是以圣智仁义巧利皆可成小人图私利之器。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②文,令:将此三个绝,弃当成道理还不够,还要将它形成法令去执行它。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心虚志弱则心正意诚则重本而轻末。绝学亦无忧。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由此可见,法家的思想是出自道家。其目的还是为了让民众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哪怕绝学也可无忧。其弊端则是以有为而强为,迫使民众行以无为。有悖无为之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