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用奖励以外的方式激励孩子

 一杯咖啡心理 2020-09-29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公益团队招新贴@上海

家庭亲子系列

本文系咖啡心理英语小组翻译的第187篇文章

快到碗里来:一杯咖啡英语编译组组员招募中(2018版)

在上海,寻找50名愿意公益付出的咨询师

作者 | Vanessa LoBue, Ph.D 哲学博士,Rutgers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专业为婴儿与儿童发展,担任儿童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一名母亲。你可以关注她的推特账户,或通过婴儿科学家网站浏览更多博文。

翻译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彭晓琳 

校对 | 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Xiao Yan Chen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企鹅

你是否曾经试图用奖励的方式来改变你家孩子的行为?

如果她能安稳坐着吃完一顿饭就奖励甜品?

如果他没有抵抗,自愿去看医生就奖励一个玩具?

用贴纸图或金钱刺激来鼓励在学校里表现良好和好成绩?

以上这些情况中,你都在运用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学术技巧,叫做操作制约理论。其中的逻辑是很直观的,那就是被奖励的行为更可能重复出现。操作制约理论曾被用来教导动物如狗和老鼠,以及人类,甚至婴儿。而且,这个方法是有效果的,事实上,效果非常不错。

问题在于这个理论是如何产生作用的?

这种奖励性做法教会个体期待某项奖励,并用相关行为进行交换。而危险之处在于如果你停止奖励,那这项行为很可能也会随之消失。

另外一个潜在的危险是,如果你用它来教育孩子,最终当你要他们做什么事情时,他们可能回应你的是“你给我什么?”或“我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研究表明提供物质奖励,或者心理学家所说的外在激励法,会破坏做同一件事情的内部或内在动机的培养,或许这才是重要的部分。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们会因为在学校表现良好而被奖励,那他们学习的动机可能完全是基于得到奖励,而不是出自对知识本身的内在欣赏。

数十年的研究都证实了这项结论。在这一论题上最经典的研究中,研究者在实验室中让大学生解一个难题。一半的学生被告知解难题是会得到报酬的,而另外一半并没有被告知。

在一个短暂的休息后,进入自由活动环节,他们可以继续解这个难题,或者做其他的任何事情。你认为哪一个小组会在解难题上付出更长的时间?跟你想象的可能相反,没有报酬的那组学生才是那些自愿继续研究难题的人。

研究者得到的结论是:向学生支付报酬,就等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完成任务的外在奖励,这样便减弱了他们研究难题的内在动力(Deci, 1971)。

在儿童身上也得到了类似的发现。

在另外一个经典的研究中,研究者向学龄前儿童呈现了一项有趣的画画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使用一整套有意思的记号笔(通常儿童都会喜欢的一项活动)。一组儿童被告知使用这套记号笔画画是为了得到一张带有金色印章和彩绸装饰的证书。而另外两种条件下,儿童并不会收获任何奖励,或者在结束画画的游戏后,以意外的形式给予奖励,但他们事前都未被告之将得到任何证书。这些为了得到奖励而画画的儿童在之后对画画的兴趣要明显减弱,然而其他两个小组的儿童对画画的兴趣始终如一。(Lepper, Greene, & Nisbett, 1973)

虽说这些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作为经典已经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同时,研究者们通过分析100多项此类研究案例,始终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奖励会削弱人们完成各种任务的内在动机,其中很多是有意思的,通常做起来有很多乐趣的项目(Deci, Koestner, & Ryan, 1999)。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永远都不要对儿童使用奖励的方式;相反应该有策略地使用。如果你试图教儿童某项重要的事情,而且你希望他们能够终身受益,那奖励的方法很可能是行不通的。

在学校里用奖励来交换分数或成就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教育界,研究者发现内在动机是与他们所称的学习目标,或者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动机相关联的,然而外在动机与业绩目标,或者为得到好的评价或高分数相关联的,而这些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奖励(Heyman & Dweck, 1992)。因为学业优秀就给予奖励只能强化学习的外在动机,进而削弱追求学习内在价值的积极性

另外一个使用奖励的情况是用不处罚的方式来鼓励正面的或有道德的行为。例如,在各种检视如何提升儿童诚实度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向儿童讲述强调撒谎造成的负面后果的故事,并不能有效地促进诚实(Lee, Talwar, McCarthy, Ross, Evans, & Arruda, 2014)。 同样的,一项最近的研究中,儿童在听了一个讲述主角偷了一个曲奇饼干并随后撒谎的故事后,那些说故事主角应该讲真话的儿童,通常当他们在破坏规则时跟父母诚实以对,他们的父母大多不会因此而惩罚他们。

这项研究表明,对儿童的某项行为给予奖励几乎就等于在告诉他们这项行为本身没什么意思。因此,如果你想提升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导你的孩子,告诉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或者助人为乐本身是快乐的,那使用奖励就是一种错误的策略。

需要再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奖励总是糟糕的。当我训练我儿子如厕时,每当他成功如厕一次,我们就给他大把的软糖和赞扬。教会我儿子拥有上厕所的内在动机并不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事情,因为最终每个人都能学会。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那些需要付出额外努力的家务活。例如,对比较复杂的家务活进行某种形式的现金奖励可能并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因为坦诚地讲,有多少人会对打扫车库产生内在动机呢?然而,对于那些日常的家务,比如铺床或刷自己用过的碗,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数十年如一日地完成,用奖励的办法就会事与愿违。

总的来说

有策略地使用奖励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他们做一些原本能学习到内在价值的事情时,不要用大把的礼物来奖励他们。

再推荐你几篇好文章

心理专家教你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养育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系列02

你是“超级父母”吗?|5个迹象表明你得了“超级父母综合征”
当母亲“爱无能”,父亲扮演的4个角色

你不再是王子,我也不是青蛙|2018年9月心理笔记

几个很可能适合你参加的活动

10月16日|线下心灵聚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有毒”之人

早鸟价倒计时|10月20日:咖啡相遇深秋场报名中!

仅剩4个名额!|咨询师助人技术研习:理论|实操|成长|评估

在上海,寻找50名愿意公益付出的咨询师

成为孩子心中理想的父母|加入家庭亲子心理研修组

一杯咖啡会员社群加入攻略(2018最新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