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天承办公室 2020-09-29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1990年8月2日凌晨,突如其来的枪炮声打破了海湾地区的宁静,以共和国卫队为主力的10万装备精良的伊拉克军队,以350辆T-72坦克,300架飞机为先导,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越过长达125公里的伊科边境,直扑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8小时后,号称虎狼之师的伊拉克卫队轻而易举占领科威特全境,正当伊拉克军队秋风扫落叶般的横扫科威特时,前往犒赏三军的总统萨达姆正兴高采烈的欢庆胜利,然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美国总统老布什早就盯上他了,10万伊拉克军队,萨达姆出手不可谓不大方,但老布什的手笔更是大的惊人,他给萨达姆的见面礼竟然是超级利器航空母舰。

就在8月2日之前,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接到五角大楼紧急命令火速前往海湾地区,15天后,“独立”号航空母舰最先出现在波斯湾东南的阿曼湾,1991年1月17日0时50分,“肯尼迪”号航母上一架美国海军“A6E入侵者”攻击机腾空而起,紧接着数百架分属美、英、法、沙特、科威特五国空军的各型飞机也从航母及其他机场起飞,列队向伊拉克境内飞去,实行对巴格达的首轮空袭任务,海湾战争爆发。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战争打响前,美国已经在红海地区部署了“肯尼迪”号、“中途岛”号、“美国”号等7个航母战斗群,这是二战后美国在同一地区部署航母最多的一次战役,海湾战争改变了旧有的作战样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航母战斗群具备的空中力量显示了决定性作用。

美国在二战结束之后直到现在可以说发展了“3+3”六代航空母舰。所谓“3+3”就是先后发展了三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分别是战后的第一代“中途岛”级,战后第二代“福莱斯特”级和战后第三代“小鹰”级,在三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之后,以“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为标志,美国海军又先后发展了三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第一代是“企业”号也可以叫“企业”级。第二代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大批量建造的“尼米兹”级,第三代是“福特”级,美国海军战后航空母舰的发展史应该是前后两个阶段,核动力时代和常规动力时代。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当时存留在太平洋的美国海军计划将仅有的大小7艘航空母舰变为海上战争的核心力量,战争伊始美国依靠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采用流水线生产航母,到1945年,美国已经制造了近150艘航母,“中途岛”级航母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建造,但是首舰“中途岛”号完工时已是1945年8月,二战已经结束,“中途岛”号也因此成为美国战后的第一代常规动力航母,尽管“中途岛”级航空母舰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活动,但却作为主力参加了侵朝战争,中东危机以及海湾战争。

作为美国海军战后了第一代航空母舰“中途岛”级,排水量59000吨,舰体长291米,宽40米,相当于两块足球场的面积,人员编制4000名,舰载机137架,“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特别是首舰“中途岛”号在二战之后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曾经先后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从外形来看变得面目迥然,这个阶段飞机由二战时期的螺旋桨式飞机开始进入了喷气式飞机时代。我们知道喷气式飞机无论是它的外形、重量以及起飞的方式都跟螺旋桨飞机有很大的区别,飞机进入喷气式时代,运载飞机的航空母舰也需要随之进入喷气时代。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早在1946年5月7日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美国海军五星上将欧内斯特·金曾经说:“海军的作用并不仅限于保障海上供应线和攻击海上目标”,在他看来,海军的使命是要攻击那些火力所能及的陆地目标,美国在二战中的作战行动其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而从那时到今天,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攻击目标几乎全部位于陆地,因为美国在海上早已没有任何对手,为此,美国海军再次确认了航母的主要用途,不仅仅是为了迎战敌国海军,而是为了在战场上那些我们无论如何得不到空中力量的地方,满足空中火力支援的要求。

1976年1月,“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为适应喷气式飞机上舰完成了第二次现代化改造,完成几次现代化改造后,“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参加了美国在二战后的历次大规模军事行动,1961年5月,越南战争爆发,1972年春天,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越南北部湾集中了包括“中途岛”号在内的6艘航母参与作战,从当年4月6日起,每天从航母出动的350架次飞机对越南北方进行轰炸,80年代“中途岛”号又参加了美国对利比亚的大规模空袭。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中途岛”号仍起着不可替代作用,“中途岛”因此也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服役时间最长的航空母舰之一,被誉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中的“三朝元老”,“中途岛”级航空母舰虽作为美国战后的第一代航空母舰,但它毕竟没有摆脱二战后期的一些设计思想,虽然经过了几次大规模的改装,但是到了战后,美国已经开始考虑设计建造一条完全体现战后航空母舰发展理念的全新一级更大更新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这就是美国战后的第二代常规动力航母“福莱斯特”级,而以“福莱斯特”级为主要战力的“暴怒行动”更是让它“名声大噪”。

1983年10月25日清晨,加勒比海格林纳达岛东北面的海域上空,近百架美军飞机将蝗虫一样遮天蔽日的向海岸扑来,在此之前,十余架从“独立”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A6、A7舰载攻击机已把大量炸弹倾泻到格林纳达珍珠机场周围的工事上,在美军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击前措手不及,许多人还没有回过神来便成了俘虏,美军仅用4天时间以阵亡18人伤91人的代价完成了对格林纳达的占领,这就是以美军“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为核心力量的“暴怒行动”,这次战役中“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也显示出强大的运载能力和指挥能力。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先后一共建造了4艘,“福莱斯特”号、“萨拉托加”号、“突击者”号、“独立”号,“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当时在面世的时候可以说是惊闻天下,因为在此之前的人类海战史上和人类武器装备的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航空母舰,“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的标准排水量是59000吨,接近6万吨,而它的满载排水量79000吨,接近8万吨,所以当时“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出现之后,马上被当时世界海军界称为“超级航空母舰”。

当美国战后第一艘大型常规动力航空母舰“福莱斯特”号服役时,美国海军部长查尔斯·托马斯表示这艘全新的航母包含了最大数量和最多种类的设备、机器和致命武器,而这些在人类喧嚣的历史中从未被集合在一起,“福莱斯特”号航母在1955年10月服役,标志着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为喷气式飞机建造的航母诞生了。

美军3代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福莱斯特”级超级航空母舰的下水并没有让美国的航母建造停滞不前,美国海军在4艘“福莱斯特”级航母的服役过程中仍发现一些不足,于是,1956年建造第五艘时,美国海军对其进行大幅度改进并连续建造了四艘,升级后的新型航母称之为“小鹰”级,它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的标准排水量6万吨,满载排水量8万吨,载机量与“福莱斯特”级相当,它所体现的主要是对美国海军的战后第二代“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设计进一步的优化。

“小鹰”号航母采用了封闭式加强飞行甲板,舰体从舰底至飞行甲板形成整体的厢式结构,为提高防空支援能力对升降机不同进行调整,将“福莱斯特”级航母左舷升降机移至飞行甲板后部,使各项作业互不干扰,同时舰上具有极强的发电能力,发电总量为2万千瓦,可供整个纽约市的照明用电,也正因为如此,通常在海军史上都把“小鹰”级航空母舰称为“人类航空母舰发展史上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发展的巅峰之作”,是由于当时“小鹰”级航空母舰所达到的水平在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中到了登峰造极这样一个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