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里学财务(3)成本管理

 任之谈医学人文 2020-09-30

以前看《红楼梦》最初的印象就是一个爱情小说,一个富家子弟和几个女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虽然结局不是很好,但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非常出色的文学功底,堪称东方的莎士比亚。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阅历,我对《红楼梦》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在这些看法中,尤其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贾家的兴衰,可以给现代人一些企业管理的启示。

上回已经说到,贾家每年收入约3万两,而支出达到4-5万两,不断在消耗着祖上积攒下来的财富。这些情况谁最清楚呢?两个人,一个是王夫人,一个是贾母。

王夫人是王熙凤上台前的前任当家,在王熙凤没有上台前,很少听到她关于贾家经济情况的描述,但别忘了王熙凤上台后的几项措施,分明已经指出了贾家的问题。

贾母不知道现状吗?当然知道,王夫人没有那么大胆子隐瞒,而且再这样放任下去,等积累的财富耗尽,这可不是贾母所希望看到的。

因此王熙凤的上台应该是这两人合计好的,尤其可以解释为何王夫人并没有让自己的子女当家的原因。所以也可以看到王熙凤上台后,只是对下面的人耀武扬威,甚至对自己的婆婆刑夫人也看不上,但一直很遵从贾母和王夫人。

王熙凤,人称凤辣子。贾琏之妻,贾母孙媳。王夫人内侄女,荣国府的当家奶奶。秦可卿的评价是:“婶娘,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这些特点也是贾母和王夫人看重的,必须要有人出面严加管理。

王熙凤管家的核心思维是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目的是挖掘降低成本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说白了,作为贾家的内当家的,王熙凤的工作就是要降低贾家的支出。

1、理清问题所在

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儿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这里很明显表明王熙凤很清楚贾家的问题所在,但当着王夫人的面不好说破,但作者通过王熙凤内心独白已经昭然若揭。

2、管控手段

1)岗位责任制度

第十四回凤姐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人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人描赔。……。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贾家上下三百多号人,如果只是各管各的,无法追究责任,王熙凤一上来就制定岗位职责,而且有配套惩处机制,仆人们很快就发现无法糊弄这位当家的了。尤其在堵漏方面是值得借鉴的,专人负责、专人保管、专人考核。是否真的有效呢?很快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2)惩罚制度

第十四回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令:“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窗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彼时宁国荣国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

这是杀鸡儆猴的标准做法,拿一个人开刀,威慑所有人,表明管理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打实的。姑且也可以作为对之前王夫人管理的一种反证,说明之前的管理是松懈的。

3)查验制度

还是第十四回凤姐方欲说话时,见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进来,都是要支领东西领牌来的。凤姐命彩明要了帖念过,听了一共四件,指两件说道:“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说着掷下帖子来。那二人扫兴而去。

凤姐吃毕,就有宁国府中的一个媳妇来领牌,为支取香灯事。凤姐笑道:“我算着你们今儿该来支取,总不见来,想是忘了。这会子到底来取,要忘了,自然是你们包出来,都便宜了我。”那媳妇笑道:“何尝不是忘了,方才想起来,再迟一步,也领不成了!”

这样的查验制度让他人无法钻漏洞,或者浑水摸鱼,不过大家也清楚如果订制度的也同时负责查验,就像财务中的出纳和审计是一个人时会出现什么结果。这是后话。

4)总额控制

第五十五回风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体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只怕如今平空又生出一两件事来,可就了不得了。”

虽然没有明确从王熙凤嘴里提到贾家的存量资金,但从以上内容看,王熙凤是很清楚知道贾家的老底,而且心中早已盘算好这些钱的用途,应该说不仅在细节上抓的住,而且在全局方面也有掌握。

看起来,在王熙凤的管理下,成本被压缩、漏洞被堵住,每个环节都清清楚楚、干干净净,贾家应该走上了光荣致富的道路,为何还是逃不了亏空的命运呢?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挪用钱款为己私利(成本管理环节有漏洞)

第三十九回袭人问道:“这个月的月钱,连老太太、太太屋里还没放,是为什么?”平儿见问,忙转身到袭人跟前,又见无人,悄悄说道:“你快别问!横竖再迟两天就放了。……这个月的月钱,我们奶奶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

2、收受回扣(成本管理项目间有差异性)

凤姐笑道:“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贾芸接了,看那批上银数批了二百两,心中喜不自禁,翻身走到银库上,交与收牌票的,领了银子。回家告诉母亲,自是母子俱各欢喜。次日一个五鼓,贾芸先找了倪二,将前银按数还他。那倪二见贾芸有了银子,他便按数收回,不在话下。这里贾芸又拿了五十两,出西门找到花儿匠方椿家里去买树,不在话下。

给大观园种树,王熙凤给了200两,贾芸买树只用了50两,就算人工费也是50两,剩下的100两去哪儿了呢?

3、纵容下属贪污(人治还是法治?)

第五十六回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姑娘们的每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我就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

买办向谁汇报?那么这些问题王熙凤没有看到?只能说明王熙凤从各种渠道为自己牟利。

综上所述,贾母和王夫人看到了王熙凤的管理才能,但没有料到的是王熙凤的品性问题。难怪后人评说聪明反被聪明误。看似贾家的管理走上了正道,存在这样一个大硕鼠,只能说贾家命数已尽。谁还能救得了贾家呢?探春等小姐们该上场了。

总之,在收入低于支出的情况下,缩减成本不枉是个好方法,而且因为制度的严肃性,的确需要一个泼辣的领导来严格执行。对于企业家来说,要注意的是良好的制度比依赖一个人才更可靠。卡内基早就提醒人都是有弱点的。无论怎样的制度,只要是人在执行、人在监督,都无法保证一贯性,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特殊原因、借口。要想保证企业的持续经营,健全、完善制度是不得不考虑的。

请看下回《红楼梦》里学财务之预算管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