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涯约稿】薛岩峰散文《相识中的李三文老师》||“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是对他从教人生的最真实写照!

 1233465 2020-09-30


相识中的李三文老师

文/薛岩峰

    初识李三文老师是我在范亭中学求学期间。其时,李老师并不晓得我,他是学校教导主任,系中层领导;而我只是范中几千学子中极其普通的一员,相貌平平,成绩较好但并不出众。有几回周一升国旗,李老师在全校学生面前讲过话,究竟讲了些什么内容,时隔多年已无从记忆。但他的音容笑貌打那时起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鼻梁上架着的那副眼镜俨然昭示着他学识的渊博。从刘彩萍老师的语文课上,隐隐约约知晓李老师为人刚正不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典范,教书有方,育人有方,文笔极好。

    2000年我毕业于范亭中学,高考名落孙山,仅拿到忻州师院学前教育大专和文秘大专的两份录取通知书。刘全科老师给我分析,学前教育与文秘两专业的就业前景更适合于女生。于是,我选择了去修远中学复读,那一年修远中学刚刚创建。李老师在修远中学校长李旭田与董事长索计中的盛情邀请下,兼职修远高一语文教师。他的课讲得极其精彩有趣,博得同事与学生的喜爱。在修远中学,李老师的课就是样板,就是示范。他的课堂上没有睡觉开小差的,没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没有看闲书传纸条的,没有因病因事请假的,学生们一个个聚精会神,时而埋头做笔记,时而分角色朗读,时而托腮沉思,时而开怀大笑……语文课往往被学生忽视,语文老师的课堂大都死气沉沉,而李老师的课例外。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课堂内容,获取知识。因此,我们文理两个补班的学生时常在高一教室窗外驻足倾听李老师绘声绘色的生动讲解。修改病句、标点使用、仿写句子、修辞手法、阅读理解,诸多题型看似枯燥乏味,但经李老师的讲解、点拨、引导,学生们很轻易地掌握了解题的步骤与方法,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待到师院毕业,我去五台县城开办红日假日培训学校,辗转回到原平市国利美术学校担任高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05年暑假前夕,我与国利原校长闫银琐一同拜访李老师。当时,李老师在唐林中学任校长并着手负责教学工作。在闫校长的引荐下,李老师认识了我这个不成气候的范中学生。高中求学时,李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学识渊博、严肃严厉、言语不多。这一次谋面,我对李老师有了新的了解与认识。他和蔼可亲,对教育教学工作极端认真负责,对下属对学生严爱有加。那年暑假,李老师邀请我去唐林任教,最终我未能赴约。

06年夏,我参加忻州市组织的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设在忻州奇村。第一次去奇村,我感到分外陌生,心底也为考试紧紧捏一把冷汗。当我走进考场,三位评委老师端坐在我的面前,中间坐着的那位居然是面容慈祥、可亲可敬的李三文老师。他手中握着一支中性笔,鼻梁上架着副颇具学者风度的眼镜,微笑着冲我点点头,示意我可以开始讲课。我讲的是高二语文教材中史铁生先生写的《我与地坛》。课后,李老师给予我极高极好的评价,这是老师对学生教学的肯定与赞许。我虽非千里里马,但我深深感触到了李老师慧眼识天才伯乐般的赏识。我庆幸,在我求学与任教生涯中遇到这样一位难得的恩师、前辈。这次,我跟李老师仅仅几句简短的寒暄,他了解了我的近况,便匆匆忙他的考务了。我如愿以偿,顺利考取了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

07年秋,国利美术学校同事段新春老师前往修远中学任教,我骑摩托车为他送去了行李。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在修远校长办公室再次与李老师谋面。其时,我方知李老师已被聘用为修远中学校长。李老师身为范亭人,孜孜不息、呕心沥血,对范亭中学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他的前半生,他所做出的贡献家喻户晓,无可厚非。退休后,他仍然关注着原平的教育事业,尤其关注着原平私立学校的发展动态,为唐林中学与修远中学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至于修远中学,李老师更有一段不可割舍的情缘。修远中学起步就是范亭人为她撑起了门面,所聘校长与教导主任都是范亭中学曾经的校领导,所聘骨干教师几乎都由范中教师兼职。我是修远中学的第一届文科补习生,尽管在修远复读,但享受着的依然是范亭中学最优秀老师的教育与教导,感受着的依然是范亭文化的熏陶。修远董事长索计中关注教学,关爱师生,为教师提供优厚的工资待遇,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修远中学自创办以来,发展势头良好。我是修远学生的见证者,而李老师从为修远兼职代课到担任校长,更是亲眼目睹了修远中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老师等范中前辈与梁培勤、兰聪广、刘彩萍、赵呈祥、郑成忠、李培勤、张柱平、李文新等范中骨干教师用心血与智慧为修远中学的起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李老师出任修远校长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我以为。他因材施教,懂得范中的尖子生、优等生如何教,也懂得修远的后进生如何引导,会用范亭人的果敢与坚韧引领修远中学再创辉煌。

在修远校长办公室里,我和李老师谈得尽兴,他对我分外地亲切,分外地热情,邀请我与新春老师同去修远任教。是母校范亭中学把我和李老师这两个本没有任何交集的自然人千丝万缕地联系了起来。我明白,在他的心底深处早已把我当成了他的学生,他给予我的是关爱,是赏识。当时,我在国利美术学校任高三班主任,代两个高三班与一个高二实验班语文课。我已向国利校长王增瑞立下了军令状,承诺在08年的高考中打一漂亮仗,让语文成绩成为艺术生上大学的提分学科。更何况,王校长的孙女王亚楠在高二实验班就读。她读高一时,我当班主任代语文课,她可谓我的得意门生。我身为人师,于公于私应该对学生负责,也应该对领导的承诺兑现。我把在国利的实际状况告知了李老师,李老师不但没有怪怨我的婉言谢绝,而且坚定了我继续留在国利任教的想法。他说,在我的身上似乎找回了他年轻时对教育的痴迷与热爱,找回了他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执着与坚持。这是我告别范亭中学之后,与李老师的第三次谋面。大概是我和李老师同为范亭人,同为教书育人者,同为语文教师的缘故,每每相见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共同话题。他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诠释着范亭魂中“进取二字;他善于发掘人才,精心培养年轻教师,唯才是用;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拥有弥勒佛般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宽广胸怀。李老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他的事迹折射着我,影响着我。

08年高考中,我所代的国利美术学校毕业班学生成绩喜人,语文更胜一筹。我和国利政教主任齐月虎利用暑假东奔西忙,从原平、五台、定襄、神池、河曲等地招了40余名高一新生,为国利的发展再创新高。那年冬天临近寒假,我去修远探望李老师,正巧遇上了修远董事长索计中。索老师说成什么都非要我回修远任教。其实,我心底明白得很,即便索老师不开口,李老师也会谈到这一话题。对李老师的两次邀请,我屡屡谢绝;如若对索老师的邀请,我再视而不见,那样于情于理我将无颜面对两位恩师了。盛情难却,这一次我爽快地答应了索老师邀请。李老师见状,欣喜万分,拍着我的肩膀:“年轻人前途无量,修远永远欢迎你!”在夕阳的映衬下,修远中学的教学楼、宿舍楼、一排排平房乃至一景一物都是那样地和谐,那样地亲切。尽管旧的建筑少了,新的建筑多了,但我依然在偌大的校园里努力地搜寻着曾经熟悉的一切。

09年2月,我如约回到了修远中学,与我一同离开国利前往修远的还有齐月虎、赵呈祥两位老师。齐老师像我一样,也是李老师的学生,原轩岗中学校长,曾协助原平市原教育局副局长李炳文办起了唐林中学,来修远聘任为董事长助理,随后又接管了学校政教工作。赵呈祥,范亭中学骨干教师,曾任知源中学副校长,是我修远复读时的思想政治老师,这次回到修远代了两个高三文科班。我接管了072班班主任,兼代两高二理科班思想政治。072班是全校乱出名堂的班级,学生白天不上课,晚上跳墙头上网通宵。我清楚,众多教师前往修远任教不是因为董事长金钱的诱惑,而是冲着李老师的人缘与人望。齐老师与赵老师何尝不是呢?回到修远,我对自己承担的工作没有任何怨言,听从李老师的安排,勇挑重担,努力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为求学一年的母校教书育人,让自己的学生学会做人、日有所获、日有所长,这便是我应尽的职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种大无畏的男子汉气概,也是范亭精神的生动写照。即便冲着李老师对我的信任,我也该把072班的班风班貌换新颜。做了范亭人,做了李老师的学生,无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无缘得过求过苟延残喘。

至于我跟齐老师的结识,还得从07年暑假谈起。那时,齐老师与他表弟段银珠老师办培训班,我跟段老师的儿子段吉鑫也办培训班,后来两处培训班合在了一起。一次无意的谈话,得知齐老师竟然是我高中同学齐高俊的父亲。在相处中,我了解了齐老师的为人与能力,于是把他引荐给国利美术学校。我来了修远,他也来了,我俩又分在同一个办公室。相识又相知,本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修远的重逢,更让我和齐老师成了志同道合的忘年交。于是乎,齐老师的出现,似乎更加拉近了我和李老师的距离。

在我和齐老师的办公室里,时常有李老师的身影。李老师跟我俩讲:“修远的生源已经远远不如办学初期,孩子们尽管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他们有自尊,也上进懂事,我们为师者不应该也绝不能让他们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围绕教育学生的话题,分析修远学生的学情,不同年龄段的三个人,居然有好多一致的观点。针对我代的那个淘气班级,李老师给我逐一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让我更有效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到一月,072班的班风班貌有了彻底的好转,学生们能够按时作息,没有了旷课的,没有了晚上跳墙头通宵的,学习氛围渐趋浓厚。教室里办起了墙报,有了朗朗的读书声,课间同学们在教室前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072班的转变,让李老师欣慰不已。这一功劳,不能完全归功于我,有同学们的恍然大悟,更有李老师的献计献策。

教惯了语文,代思想政治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但我不能让李老师失望。我只好每天认真备教材、备学生,仔细批改作业,与学生共同进步。在学期公开课上,我讲的课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由全班同学集体合唱《团结就是力量》导入新课,最后仍由集体合唱《众人划桨开大船》步入尾声。李老师的点评是:从语文的角度挖掘思想政治的内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集体主义价值观》这堂课的内容;用集体合唱导入新课,又用合唱收尾,两首歌曲紧扣集体主义价值观,授课方法大胆新颖。李老师的点评让我信心倍增。

09年下学期,我仍担任072班班主任,兼代两个高三班语文。自然,我跟李老师除了谈论如何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话题,又开始对语文教学进行新的探讨与研究,当然更多的是我向李老师请教、学习。“姜毕竟是老的辣。”李老师做了一辈子的学问,研究了一辈子教学,探讨了一辈子文学,与学生打了一辈子交道,但他从不厌倦,从无怨言,一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这一年,或许是我跟齐老师从美术学校的到来感触了李老师。李老师生发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修远中学开设美术专业,为学生上大学开辟一条新途径。李老师的构想得到了董事长的大力支持。李老师亲自牵头,我和齐老师协助,招聘美术教师、向全校学生宣传动员、招收美术生、购置教学用品,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陆续开展起来。修远中学的画室如期建成,学生多达40余人。美术专业的开设,成为修远中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10年3月,我告别了李老师,告别了修远中学,南抵长治,求职于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岁月荏苒,弹指间六年过去了。六年间,我改行从事了建筑业,虽没有大的作为,但已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彻头彻尾的建筑门外汉逐渐变得羽翼丰满,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六年间,我没有给李老师打电话问候过一回,不是我对老师的遗忘,而是怕老师对我在工作上没有大的起色而失望。“女怕嫁错郎,男怕改错行。”现在读来,这句民言很在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的一生中好多时候便是在波峰与波谷间徘徊着,好多次的抉择是不受主观意志而决定的。既然如此,那就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吧!这又何尝不是李老师曾经对我的谆谆教诲?

 近日,在范亭中学的微信群里拜读了李老师的三篇佳作《我是教师》《范中金花刘彩萍》《愚人张守愚》。李老师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的脑海,对他的牵挂与惦念与日俱增。李老师作品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领导的忠贞不二,对教员的呵护赏识,对学生的希冀渴盼,对教师职业的一见钟情与死心塌地。

    拜读李老师的佳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不卑不亢,不居功自傲。说他“弟子三千,桃李满园”毫不夸张,说他“满腹经纶,教书有方”纯属客观。“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是对他从教人生的最真实写照!

                             二〇一六年一月廿三日

                                                 凌晨2:30于长治

简介

薛岩峰,男,80后,山西省原平市人,当代青少年文学艺术学会会员。2004年、2005年先后毕业于忻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系。2003年9月在五台县城创办红日补习班,开设写作、英语、奥数三科。2005年至2009年先后在原平市国利美术学校、原平市职业中学、原平市修远中学担任高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2010年至今在山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任职。一直潜心致力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一套独到而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教学成果喜人。系列作品见《三建聚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