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仪式感——父母留给孩子最珍贵的节日礼物

 阅书悦己悦生活 2020-09-30

《王小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平淡的日子过久了,人总会心生厌倦,所以人们发明了各种节日、纪念日,让生命中的某一天显得与众不同,让人们对这一天有所期待。古人发明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也就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后来逐渐有了各种节日、纪念日。

对于现在很多家庭来说,可能过节就意味着放假、旅游,孩子们很少知道节日的意义,也不知道节日该怎么过,所以过节的传统和习俗很难刻在他们的记忆里。留下来的,也许只是去各地旅游的照片。

回忆我们小时候,虽然物质条件不算好,但父母会想方设法让每个节日都充满仪式感,把节日过得快乐且有意义。

  中秋节对于我们来说,重要性仅次于春节。中秋节意味着团圆,生活在外地的孩子们都要赶回来和家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对于父母来说,丰收的喜悦加上家人的团聚,更让他们乐得合不拢嘴。

小时候,每年的中秋节,父母都要提前半个月做月饼,拿着自己做的月饼去走亲访友。从做月饼这天开始,孩子们对节日便有了期待,希望中秋节快些到来。

  家乡的月饼是没有馅料的,在面粉里加上足量的胡麻油和白砂糖,和面、定型后,在月饼的中间放2-3粒冰糖,就可以放入锅中烤了,而且锅的上方也要用吊炉悬上炭火,让月饼上下两面同时加热。快烤熟的时候,月饼就会香气四溢,让周围的邻居都能闻到面粉中夹杂着胡麻油的香味。烤熟的月饼厚约2厘米,直径约12厘米。在烤最后一锅月饼的时候,一般会做一个直径约25厘米的“超级月饼”,在里面放上白砂糖、葡萄干等馅料,在月饼表面压出美丽的花纹,它不仅比其他月饼大,而且更加美味、美观,家乡的人们称之为“月亮爷”。

  

内蒙古高原的秋天用“秋高气爽,月朗星稀”形容最为合适了,到了中秋节晚上,月亮分外明亮,母亲会把“月亮爷”请出来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再切个最大的西瓜(当地人称之为“月瓜”),把切面朝上的半个西瓜也放到盘子里,再放些月饼、苹果、葡萄等圆形的水果,这些都在诠释着“团圆”。父亲把这一大盘子“团圆”端到院子里,放在月亮下面“祭月”。然后一家人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围坐在院子里赏月,大人会给孩子们讲嫦娥、后羿、月兔、吴刚和桂树的传说,也会聊聊今年的收成、孩子们的学习、工作、家里亲戚们的情况……

  “祭月”结束后,母亲会把超级月饼“月亮爷”切开——家里有几个人,就平均分成几份给每个人。大家把各自手里的月饼再放到一起时,仍然是个完整的大圆月饼。后来我长大后去外地读书、工作,有时候中秋节不能回家,母亲也会把属于我的那一块“月亮爷”帮我留着,这也意味着希望一家人每年都能团聚。

孩子们吃着这块甜美的月饼别提有多开心了,有些小孩子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又怕其他兄弟姐妹们偷吃,就把自己的“月亮爷”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每天吃一点,有时候要一个多月才能吃完呢。至今想起来它的味道都能瞬间涌向舌尖、唤醒味蕾,它的香气也能飘到鼻子里。

现如今,即使深处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每当中秋节,总能想起儿时过节的画面,总有一股浓浓的月饼香味飘进记忆里。现在才明白,是父亲和母亲一点一滴的行为,为节日增添了浓浓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心里,汇聚成一生难忘的幸福回忆。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这种爱,一直鼓励我们在人生路上勇敢前行。

  今年的中秋,恰逢国庆,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同时,我们也要对传统节日充满热爱与敬畏,传承这些习俗,为我们的孩子创造节日的仪式感,为他们的儿时记忆增光添彩。

年代:85后。坐标:内蒙古呼和浩特

现在的你,身处何方? 关于中秋节,你的儿时记忆又有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