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课堂】邓敏 |“不见”“不告” 不推私恩,唯存公理

 珠溪语文 2020-09-30

欢迎光临珠溪语文~

“不见”“不告”

不推私恩,唯存公理

——邓老师讲《古文观止》之三

读《左传·祁奚请免叔向》一文,有一处细节是最让人感动的。叔向因受异母兄羊舌虎的牵连,危在旦夕。老臣祁奚与叔向并无瓜葛,也无人出面请他为叔向求情,并且他已告老还乡,在家中过着颐养天年、不问世事的日子。但他听说了叔向的不辜之冤,立马乘驿站专车,快马加鞭,不吝惜这把老骨头,连夜赶去拜见晋国重臣范宣子。在他的恳切劝说下,范宣子与他一起向晋侯进言才赦免了叔向。事后,老臣祁奚不见叔向、不求回报,便悄悄的回去了。叔向呢?一被赦免就径直去朝见晋侯,也没有到祁奚门上去跪谢救命之恩。他们俩,一个归野,一个返朝,看起来永不相交,日后也恐难再交集。那老臣祁奚何苦星夜返朝去救叔向呢?叔向又为什么如此冷漠,不向祁奚谢恩呢?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不见叔向而归”,一个“不告免焉而朝”,正可见君子的坦荡豁达和彼此的心息相通。这恰是“春秋风度”吧。

先说“不见”。祁奚不见叔向,是为了向叔向表明,也是向世人表明:我救叔向不因私人交情、不为一己之利,我是为公、不为私,所以无须感恩,不必报答。他救叔向,一是因为叔向无辜受罪;二是因为叔向是国家栋梁之才。祁奚在跟范宣子的进言里说得很清楚,“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叔向是一位有谋略且鲜有过错的不可多得人才,是一位训诲别人不知疲倦的国家柱石,怎么能因为哥哥羊舌虎犯罪就抛弃了这位国家栋梁呢?

祁奚爱惜人才、举荐人才,这是出了名的。连叔向也一直推崇“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晋侯曾向祈奚询问接替中军尉的人选,他竟然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之后,他又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他举荐人的唯一标准是:是否胜任此职,是否有才,是否对国家有用;而不在意这些人与自己亲疏远近的关系。祁奚一辈子秉持着一条原则,为国家社稷选拔有用人才,秉公办事,不推私恩,不助私仇。所以,叔向才笃定地对家人说,齐大夫举荐亲族以外的人不丢弃仇人,举荐亲族以内的人不漏掉亲人,难道独独会遗弃我吗。果然,祁奚不负叔向所望,虽置身朝外仍星夜返还,向范宣子建言,为国留住了人才。无论是一心为公,举荐人才;还是一心为国,留住人才;无论是在朝、在野,老臣祁奚的这颗赤子之心都是在为国家的社稷跳动的。这样的人,虽然处事古板了一点,恰是最让人敬重和最令人放心的。因为他不存私念,不推私恩,只一心为公,活得率真坦荡。

再说“不告”。叔向不向祁奚告谢,看似无情,其实最为真情。“情”之一字不是放在嘴边的,留在心里方为长久。其实“不告”恰恰是向祁奚还告了恩情。因为,叔向是真正了解祁奚的,前面说过他料到“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而现在祁奚“不见叔向而归”的举动,叔向也最能理解。作为与祁奚心意相通之人,叔向选择了“不告免焉而朝”,这正是对恩公的最好回应。对叔向来说,祁奚的再造之恩岂是只言片语、推杯换盏之间所能还报的。既然恩公是一心为公、为国之人,那还报朝廷、效力于国才是对恩公最好的报答,方不辜负恩公当日的殷切之情。所以,叔向被免之日虽然“不告免焉而朝”,日后却是日日夜夜,用一举一动来还告祁奚的搭救之恩。

相比这“不见”“不告”的君子之恩,文中还有一处“不拜”的小人之私。叔向落难时,倒是有一个人最先做出了反应。他就是晋侯身边的红人乐王鲋。乐王鲋不请自来,主动要求为叔向求情,却被叔向拒绝了。乐王鲋离开的时候,叔向也不拜送。为什么乐王鲋这么积极的要帮叔向呢?难道他也跟祁奚一样爱才、惜才吗?叔向说,乐王鲋是个顺从国君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个无所坚守、没有底线、阿谀奉承之辈。那他要搭救叔向看来是拉拢示好,想将叔向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日后好为己所用了。幸好叔向有知人之明,能明辨善恶,没有为其所动。果然,自讨没趣的乐王鲋在晋侯面前露出小人面孔,非但没帮叔向,还又踩上一脚说,叔向不肯背弃他的亲人(羊舌虎),恐怕有同谋吧。人和人之间也是同声相契、同味相投的。叔向称道祁奚是正直之人,对乐王鲋是“弗应”“不拜”,亦是如此吧。

祁奚、叔向二人甚是可爱,他们应该代表了一种“春秋风度”吧。不惺惺作态,为公正直;不假意拉拢,持君子之交;不推私恩,唯存公理。这样清楚分明的作风在晋国重臣范宣子身上也能见一二。叔向之难,本因栾盈而起。栾盈是什么人呢?他是范宣子的外孙。外孙犯事,且不论是真是假,范宣子作为外公怎么着也得关心一下吧。但范宣子误信别人的诬告,当事人栾盈第一反应不是到外公处求情,而是畏惧逃亡了,可见范宣子这个外公平日在家族内就是一位严肃秉公、不通人情之人。老臣祁奚来为叔向求情,连举了舜重用罪臣之子大禹、伊尹放逐太甲等其改过自新后又辅佐太甲、周成王得到反臣管蔡的兄弟周公辅助的例子,来向范宣子说明叔向有才、于国有利,何惧他是羊舌虎异母弟的身份呢。“宣子说(同悦)”,听完祁奚的话,范宣子的这个直白率真的表情,也表明了他的心思真纯。否则,作为私人,明白了一件事情的真相、避免了一个错误、为国家留住一个人才,有那么值得开心吗?

不推私恩,唯存公理。因为心底无私,所以不必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无需惺惺作态、假意客套。我为公救你,不必言谢;你为国效力,无需报恩。你我之间活得自在坦荡、清清爽爽。这也许就是春秋时期的君子风度吧。像祁奚和叔向这类人所营造的朗朗乾坤、一派清明的世界,好生令人羡慕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