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言】昔日为保姆 今朝成亲人(2005年采写之作)

 许言君 2020-09-30

 他们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要亲;他们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却和睦相处,像一家人一样共同生活了42年;他们是雇佣和被雇佣关系,而今却没有金钱的交换,只有亲情的交融;她一生没有生育,而今95岁高龄的她却儿孙满堂——


 42年前,她为了生活走进许昌市一个普通的家庭成为保姆;42年后,95岁高龄的她仍在这个家庭生活,长大的孩子们仍然难舍割不断的亲情。8月23日上午,在绵绵的秋雨中,记者走进位于市教育局家属院的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家庭,走近这位95岁高龄的老保姆,感受他们那没有血缘关系却割舍不断的亲情。



 


 为了生活“姥娘”进家


保姆名叫关玉贞,今年95岁,雇主名叫张翠梅,今年74岁。

当天上午,记者在张翠梅的家中看到,一位身材瘦小、衣着整洁、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的老人躺在一张干净整洁的小床上,围在床前的三女一男有的给她喂水喂药,有的为她掖被角,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姥娘前两天感冒了,今天刚好,我们抽空来看看。”年龄最小的高华一边为老人喂药一边对记者说。听说记者来采访,刚刚病愈的关玉贞执意要起床,但被身边的孩子们固执地阻止了。由于她耳聋使采访受到影响,张翠梅以及她的儿女们向记者介绍了情况。

俺姑是漯河市郾城县人,1963年来俺家。”提起关玉贞,74岁的张翠梅仍然亲切地称她为表姑。她告诉记者,姑姑的爹妈去世早,是跟着哥哥长大的,在她结婚没多久,丈夫留下没儿没女的她就离开了人世。在来张翠梅家前,关玉贞曾先后在郑州和许昌市区的人家做过保姆,但都没多长时间。1962年,张翠梅的儿子高伟出生后,在百货公司上班的她和在教育局工作的丈夫都忙于工作,没人照顾孩子。于是,在熟人的介绍下,已经53岁的关玉贞于1963年以保姆身份走进了张翠梅的家中。当时,他们之间达成的协议是管吃住,每月再给25元钱的工资。

“她就是俺的亲人!”张翠梅说,“关玉贞刚来到家里时,为了不让她感到生分,我和丈夫商量后就称呼她为表姑,让孩子们跟着喊她姥娘。”这样一叫就是42年。而今,在张翠梅的心中,关玉贞就是她的亲姑,就是孩子们的亲姥娘。


  孩子长大难舍“姥娘 ”   


  

“我的3个孩子都是她照顾大的,后来又照顾孩子们的4个孩子,现在儿孙们待她比待亲姥娘还亲。” 张翠梅说。10多年来,心地善良、勤劳能干的关玉贞慢慢地赢得了这个家庭的信任。她在这个家中的身份慢慢地由保姆转换成亲人,而工资也在她的主动提议下,由最初的每月25元降到20元、10元,直到不要钱。
    后来,张翠梅的几个孩子都长大了,而已经完成保姆使命的关玉贞也适时地提出了离开的想法。“不要姥娘走,不要姥娘走……”张翠梅的大女儿高英回忆说,当时姥娘连续两次提出要回老家,他们每次都是一听她要走,就拉着她的手哭着不同意,而当时姥娘也是痛哭不已。面对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她舍不得走啊!当看到这种场景时,张翠梅夫妇也禁不住落下泪来,并极力地劝阻她不要离开这个家。1994年张翠梅的丈夫去世前,表姑给他端饭、熬药,伺候了4年。他临终前拉着儿子高伟的手说:“孩子,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姥娘,她孤身一人,你要给她养老送终。”就这样,关玉贞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家。
    “姥娘就是我家的人,我们舍不得她走,我们把她的户口都迁来了。”高英拿出家中的户口簿指着上面的名字说。上世纪70年代,张翠梅夫妇把关玉贞的户口从她的老家迁到许昌。
   


姥娘年迈孩子反哺


 



“几十年来,我们没记住父母的生日,但姥娘的生日我们都记得很清,每次都来给她过个热闹的生日。”高英说,她和弟弟妹妹长大后,对姥娘的依赖和信任都超过了父母,每天不见姥娘一面心里就会觉得少了点东西,而她在谈朋友方面的大事都是先给姥娘透露,并让她参谋和决定的。

1999年3月,老人在给高华的儿子黄金豆取书时摔倒,左大腿骨骨折。在医院里,医生提出了打钢钉和做牵引手术两种治疗方案。一听说要做手术,老人脸上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不能让姥娘受罪!”高英姐弟顿时哭了起来。后来在医生的推荐下,高伟连夜赶到漯河为老娘买来治疗骨伤的膏药,让她躺在床上静养。“当时姥娘已经89岁,害怕动手术她受不了,所以采取了保守治疗,没有打钢钉,全靠静养,家里经常熬排骨汤给她喝。”高英说。为了让姥娘解手方便,并防止生褥疮,高伟特意把床挖了一个洞。第一天,老人干结不能正常大便,高英就钻到床下为姥娘一点一点地向外抠。看到满头大汗的高英,姥娘心里很不是滋味。“小的时候您伺候俺,现在该俺伺候您了!”高英笑着对老娘说。在姥娘静养的10个月内,孩子们轮流给她端屎端尿、洗头擦身、喂吃喂喝。经过精心护理,姥娘不仅没有长褥疮而且恢复良好,就连医生也称这是个奇迹。

  “现在我的很多同事、朋友都以为姥娘是我的亲姥娘。”高华告诉记者。为了照顾年迈的姥娘,已经成家的高华和母亲一起居住在这个面积仅65平方米的家中,而她几年前买的新房一直空着。前一段时间,她在许昌居住的亲姥娘到单位找她,同事们问:“你怎么会是高华的姥娘,我们在她家见到的不是你啊?”直到高华出来解释后才消除了误会。

“姥娘就是俺的亲姥娘!”高英说。她们姐弟4人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来看看姥娘,陪她说说话。
    “孩子们待我可亲了,哪一个待我都亲。孩子们不愿跟妈,都愿意跟着我。”关玉贞老人大声地对记者说,“昨天是高伟背着我去看的病,现在好多了。”说这些话时,老人的眼角萦绕着泪花……


来源:许昌网 日期: 2013-06-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