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言】挖一盏萝卜灯闹元宵,回味一下那渐渐远去的快乐!

 许言君 2020-09-30

随着元宵节的到来,花灯也成为了思故台商业街走俏的商品。各式各样的花灯令人眼花缭乱,有喜羊羊、芭比娃娃、挖掘机、小汽车、小鸭子等数十种造型,打开灯笼上的开关,流行儿歌就会立刻响彻耳畔。

“现在,灯笼的样式越来越多,基本上变成了儿童玩具。”有人感叹着花灯的变迁。“小时候没有这样高科技的灯笼,最多也就是在过元宵节的时候挑一个自制的纸糊灯笼罢了。”“我小时候挑过萝卜灯和纸灯笼。”一人说,纸灯笼底部有放蜡烛的凹槽。调皮的孩子晚上挑着灯笼出来玩耍时,还会互相用灯笼碰撞。“一不小心灯笼就会烧起来!”挑萝卜灯的时候要用手护着,否则很容易被风吹灭。

萝卜灯,其实很多成年人在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元宵夜,快乐地玩耍了半夜回家时,每当看到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的两盏萝卜灯散发出温暖的弱光时,心中便会泛起阵阵的暖意。

什么是萝卜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早在正月十三日,人们便拿出窖藏的青萝卜、胡萝卜,挑出细长的、长得比较周正的,洗净晾干后切成一段一段的,用刀子在中间剜一个窝窝,把买来的小蜡烛放进去,一个萝卜灯就做成了。现在制作萝卜灯比较省事,小蜡烛都是从商店买来的现成的。在以前没有卖这样的小蜡烛,在萝卜灯割出来之后,人们会截一小段灯芯草搓上一些棉花,插在窝窝的中间,然后在窝窝中倒入一些花生油,这样一个最传统的、飘香的萝卜灯就做好了!

“割灯”是有讲究的。民间有谚:“割三不割四”。意思是说“割灯”的日子要在十三日,而不要在十四日,大概是因为“四”与“死”谐音的缘故,老百姓比较忌讳吧。
到了十五日元宵节,晚上煮出饺子之后就开始“上灯”了,“上灯”也有很多讲究,首先要送两盏灯到祖坟上去,然后燃放鞭炮,在大门口一边上一盏灯,正屋门前一边一盏,屋里的各个窗台上都要放上两盏灯,还要留下两盏灯十六日再上,这叫“落灯”。一边“上灯”还要一边念叨:“胡罗卜灯
照百虫,照得百虫不能行”。看来,元宵节“上灯”,不仅仅是为了喜庆,更是为了给家人祈福的。


萝卜灯怎么做?


萝卜灯,顾名思义,就是用萝卜制作的灯。虽然它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去做。在我看来,做萝卜灯的过程,承载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回味那逐渐远去的快乐。

材料准备: 
1.圆形的萝卜。2.水果刀 3.勺子 4.棉棒 5.花生油 

步骤一:
把萝卜的两端切掉,使萝卜接近于一个鼓的形状。

步骤二:
沿着萝卜的上沿,雕刻三角形的花边。 

步骤三: 
在萝卜上,可以刻一些吉祥的话语,也可以刻一些漂亮的图案,总之,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步骤四: 
用勺子把萝卜的心掏一个圆形的洞,洞的大小,决定了灯笼可以存放油的容量。

步骤五: 
把准备好的棉棒插入萝卜的中心。 

步骤六: 
把花生油倒入萝卜里,用打火机点燃棉棒。为了拎着方便,可以用铁条做一个提手。

好了,一盏萝卜灯就这样做好了,其实很简单的,快和你的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个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