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今天是10月1日,农历庚子年八月十五,中秋。
中秋 今天是10月1日,农历庚子年八月十五,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中秋起源 10月1日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 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等,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 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由来已久。 二十四节气的“秋分”, 是古老的“祭月节”。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 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 中秋传承 10月1日 中秋节由来已久, 从最早的“祭月节”成为后来的“中秋节”, 历朝历代都有沿袭和发展。 秦汉:中秋拜月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 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中说, 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 “中秋献良裘”、 “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在汉代时, 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 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 唐代:成为全国性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 神话故事结合起, 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北宋:盛大的节日 正式定阴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文学作品中出现了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的节令食品。 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贵族家庭都要装点台榭,庆祝中秋。 民间也要游戏笙歌,有时要搞到通宵。 明清:赏月、吃月饼 明清时期的中秋夜,以拜月为主。 每家都会放置月宫的符象, 摆上瓜果,吃圆圆的饼。 男女庄重拜月后。 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如果回娘家, 一定要回来,与丈夫团圆。 中秋习俗 10月1日 中秋节绵綖千年, 流传下来许多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 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 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 从古代延续至今, 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 月亮最大最圆最亮, 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观潮 古时,在江渐一带, 除了中秋赏月外,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 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 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 人们都聚集在一起, 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 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 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吃月饼 月饼, 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 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 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发展至今, 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 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 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 喝一杯桂花蜜酒, 欢庆合家甜甜蜜蜜, 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扎灯笼 古时在广东,中秋临近时,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 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 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 另外,还有木瓜灯、香蕉灯等, 最简便的是“柚皮灯”, 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 烧塔 在南方一些地区, 中秋夜有点宝塔灯的习俗。 宝塔灯, 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形状的灯。 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 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 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 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 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中秋宴会 中秋节时, 宫廷、民间都会举行宴会, 以示庆祝。 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 螃蟹用蒲包蒸熟后, 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 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 宴桌区周, 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 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 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 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 芋头、花生、萝卜、鲜藕。 中秋寄语 10月1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来自: wenxuefeng360 > 《古典文学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