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出生,医生都会第一时间报体重,这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贝丫妈妈 2020-10-01

文◎贝丫妈妈

不论是生活中,还是电视里,相信大家的脑海深处都有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护士抱着孩子,对刚生产的妈妈或者在外等候的爸爸说,“恭喜您,您的孩子×斤×两。”

为什么孩子出生的第一时间,医生或者护士都要报体重?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不太清楚的这个问题,比如这对新手爸妈。

因怀孕过程中,孕妈君君出了一次意外,差点造成胎儿保不住,所以之后就非常的小心翼翼,只要医生稍微说了一些不好的话,都会引起君君和丈夫的注意。就这样在他们的异常敏感下,宝宝终于平安的降生了。

可是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时间,医生对陪产的丈夫说:“您的宝宝出生体重为六斤八两。”这本来是一句非常普通的话,但是在君君丈夫听来,就有了另一种味道:“医生报孩子的体重,是不是在暗示什么,还是孩子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等到医生忙完后,他赶紧追上医生,询问为什么要报孩子出生时的体重给他,并将他心中的疑虑表达给了医生。医生听完后尽管有些意外,还是认真的跟他解释了原因,听到医生的解释后,君君丈夫才完全的放下心来。

那么,为什么医生会在孩子出生的第一时间报体重呢?原因有三!

1、判断孩子是否健康

正常情况下,刚出生的宝宝的体重范围为5斤-8斤之间,平均体重稳定在6斤左右。因怀孕期间,孕妈身体状况、胎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等不同,胎儿的体重会出现差异,所以宝宝们出生后的体重也会存在不同。

为了衡量宝宝出生后的体重有没有在正常的范围内,是否出现体重过轻或者过重的情况,就需要对孩子的体重进行记录。对于医生来说,也可以根据宝宝的体重情况,给予一些喂养建议和注意事项等。

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体重低于正常的体重范围,可能伴随着营养不良、低能儿、体质比较弱等问题;如果宝宝体重高于正常体重范围,说明他可能存在营养过剩、大脑发育不理想、慢性疾病等问题。

面对上述两种情况,医生会及时的给出今后的喂养照顾方案,以便家长可以把孩子健康地养大。

2、作为今后生长发育的参考指标

在宝宝出生后的2-3天,他们的体重会出现“生理性下降”的现象,其体重会比刚出生时下降300克左右;然后在一周之后,又会回归正常的体重范围;接着经过一段喂养之后,孩子们的体重会呈现骤然上升的趋势……

对于今后不断处于变化状态的孩子的体重,为了准确的衡量他们的发育状况,需要拿他们出生时的体重作为参考,看看是否符合正常的生长发育标准。

3、记录出生信息

医院每天都有很多的小宝宝出生,医生报体重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家长更精准的认出自己的宝宝。

刚出生的宝宝都没有名字,家长们如何在众多小宝贝中确认出哪个是自己的孩子,就需要通过宝宝手上戴的小手环,上面记录了宝宝出生时的性别、体重等基本信息。

家长们可以凭借医生报给自己的孩子体重,认出哪个是自己的宝宝。生活中为什么有些孩子被抱错,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准确的认出哪个是自己的孩子。

总而言之,孩子出生时的体重,关乎着他们当下的健康状况和今后的生长发育状况,因此家长不要只简单的听一听就算了,而是要比医生更加留心他们的体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