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
泰州北山寺位于现今泰州海陵区招贤桥东三百米,现海阳西的路北侧。
我的老家原来居住在通扬路(现海阳西的路南侧)距北山寺不足百米。年少时常和小伙伴们去北山寺玩。
记忆中北山寺是在泰州肉联厂包围中,有其形而无实的的一座寺庙。其时北山寺的大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雄宝殿,佛像、坐台和两边塑像及殿内装饰已全无踪迹。寺院佛殿成为宰杀生猪及加工猪副产品的场所,殿堂及所有用房均已面目全非,损毁也极为严重。好在当时大雄宝殿的外形未改,依旧规模宏伟,无论是在扬桥往西看或在招贤桥往东看,都可以看到当时老泰州城城北地区这一标志性地标建筑。
经常听老人们讲及后来长大查资料得知:泰州北山寺,全称为北山开化禅寺,始建于唐代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盛于赵宋,几度兴衰,绵延至今已近两千年。
泰州北山寺是旧时泰州城区的九大丛林之一。
旧时泰州城区的九大丛林,即光孝寺、东山寺、西山寺、南山寺、北山寺、雨声寺、觉正寺、永宁寺、净因寺。
北山寺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佛教界亦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现存大雄宝殿、卓锡泉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清顺治年北山寺铸铁钮铜钟,钟身镌朱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部及梵文字咒,铜钟后毁于动乱。清康熙初年,北山寺在大雄宝殿后兴建大悲楼。楼基高达4尺,左右且有耳楼,用楠木建成,十分壮丽。清朝道光年间,北山寺衰落。清朝咸丰元年,德山禅师见此寺荒芜,便募款修旧兴废,并请书法篆刻大家篆书“北山开化禅寺”门额。清朝光绪四(1878),北山寺又加扩建,楼殿巍峨,寮屋栉比,成为规模仅次于光孝寺的泰州佛教九大丛林之一。
听老人们讲民国时,北山寺殿宇还是那么雄伟庄严,头殿、二殿、大雄宝殿及大悲楼,在四进一线上顺序耸立。所供佛像也很高大,而弥勒佛像特别魁梧,由此泰州曾流传“北山寺菩萨抬不进城”的俗谚。
1958年市里利用北山寺及周边空地创建了食品罐头厂,1961年改名为泰州肉类联合加工厂, 泰州人习惯将之称为“泰州肉联厂” 。肉联厂将大雄宝殿改建成职工食堂。那时殿前两棵高大的白果树依然耸立,宽大的空地上常有肉联厂职工在树下打蓝球或与外厂职工进行蓝球比赛,夏秋季节的晚上有时会挂上个白布的银幕放映黑白电影,过年过节前有时还会搞些文艺演出演唱,这些厂里职工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是周边住户们所喜闻乐见的热闹向往,更像是我们这些小孩子的节日。
1986年几千人的泰州肉联厂,经济状况逐年下滑,挣扎几年后终于被改制而消失。泰州北山寺又一次遭致霉运,唯一留存的大雄宝殿由于无人管理,风吹雨打已濒临几近倒塌的危险之中。
泰州北山寺大雄宝殿由于无人管理,风吹雨打已濒临几近倒塌的危险之中。
泰州北山寺大雄宝殿由于无人管理,风吹雨打已濒临几近倒塌的危险之中
上列两图搜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
2009年海陵区政府启动北山寺修复工程。经过三四年的精心修复,泰州北山寺这座历史悠久、幽深古朴的寺院以新的面目重新耸立在人们的面前。
今晨无事,骑车去北山寺,因为去得有点早,其时北山寺还未开门,我从大雄宝殿东侧围墙缺口处进入院内。沿北边向西再向南,将现在北山寺范围参观了一圈,顺便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作为留念。
虽然北山寺复修目前仅恢复了大雄宝殿,下架重新修缮修复的大雄宝殿,在绿树掩映中,特显古朴庄严。尽管寮屋栉比及相关用房还没有出现,从前的宏大阔宽规模,还有待继续修复,好在政府已控制北山寺周边空地,用于北山寺修复修建的后续工程。
相信为期不远,泰州北山寺将重现它的辉煌。北山寺的飞檐翘角,古老的钟声、飞檐的铃声,必将在古城定北部传响,给泰州海陵人一片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