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有n种不能治愈的肾病多不会发展成尿毒症,别不信,这是真的

 我爱你文摘 2020-10-02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咱们很多肾病朋友总会这么认为:肾病,要么完全治愈,要么发展成尿毒症!每当医生告诉患者“你的肾病无法治愈”时,肾友会立即想到尿毒症是最终结局。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

能治愈肾病,固然是好事,可“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一句话道出了能治愈的疾病毕竟只有少数,包括肾病在内的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无法治愈的。

这里有n种不能治愈的肾病多不会发展成尿毒症,别不信,这是真的

如今,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约为10%。在我国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总人数已经达到1.32亿,目前正在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包括透析)的肾病患者约为300万人。然而,根据权威统计,慢性肾脏病患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的比例仅约为2%。难道那98%有慢性肾脏病患者都治好了吗?当然不是。虽然笔者手头上没有肾病患者理解的“治愈率”权威统计数字,但是根据估算这一数字不会超过30%。

就某一种肾病而言,在医院统计的“治愈率”(或“完全缓解率”)可能很高,可患者本人并不认为是“治愈”。比如激素依赖的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每次复发之后,医生大多能“治愈”。只要及时治疗,复发10次就能治愈10次,复发20次也能治愈20次。可是患者本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肾病已经治愈,而医院统计这一疾病的治愈率时却是100%治愈。再比如慢性肾脏病3a期患者在治疗之初的血肌酐为180μmol/L,经10年的治疗,患者的血肌酐仍然维持在170-190μmol/L之间,或许有的肾病病人自己理解为“无效”,可医生在统计疗效时,肯定是“疗效非常好”。这就是理解与统计上的差别。

这里有n种不能治愈的肾病多不会发展成尿毒症,别不信,这是真的

“能治愈”肯定比“不能治愈”要好,但是仅谈“治愈”显然是不够的,“不能治愈”也并非就那么糟糕。还是拿上面的两个具体疾病来说事: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之前就算有20次“治愈”,可就那么一次因没能及时治疗导致并发急性肾衰竭且错失逆转机会,最终变成尿毒症,以前那些再多的“治愈”又能如何?虽然慢性肾脏病3a期一直未能治愈,血肌酐总是无法降至正常,一直处于180μmol/L上下波动,10年是如此,就算20年后还涨到了200μmol/L,该患者在到与国人平均寿命相当时并没有发展成尿毒症,这样的“未治愈”又能算作是不好吗?因此,笔者还是那句话,肾友希望“治愈”没有错,但千万不能死盯着“治愈”这两个字,而应在全面了解自己病情的情况下,肾友看得更长远一点才是正确的。

肾科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刚开始患者问的最多且最想得到的回答就是“治愈”这两个字。面对这样的询问与要求,医生有的时候很难回答或满足。明明无法治愈却说能治愈,那是在胡说;如果说不能治愈,病人可能很难接受或理解为无药可救而失去信心。比如IgA肾病,问“IgA肾病能治愈吗?”医生的回答往往是“不能治愈!”因为不管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得有多好,如果再重复肾穿刺,IgA肾病患者的病理上还会有“IgA沉积”,系膜增生或肾小球硬化一定还有。就算IgA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定量从3.0克降至0.3克、血压稳定及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且无其它异常表现,也不能说“IgA肾病治愈了”。可是,医生还是认为“治疗效果非常好”,因为如果患者继续坚持且定期复查与按时服药,再加上平时注意饮食与生活方式,患者最终发展成尿毒症的可能非常非常小。所以说,这样的“不能治愈”根本不重要,也就不用纠结“治愈”这两个字了。

这里有n种不能治愈的肾病多不会发展成尿毒症,别不信,这是真的

最后笔者总结成一句话:在除了2%会发展成尿毒症之外余下的98%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无法治愈,而是缓解、好转、控制、稳定或进展缓慢。就算血肌酐超标,也可以不会发展成尿毒症。包括微小病变、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及狼疮性肾炎(就不一一列举了)等等在内的n种肾病中都有不能治愈的,可最终发展成尿毒症的非常少。因此,每个肾病或每位肾友都要谈“治愈”,完全没有必要,也容易迷失自我与方向。

文章来源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