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和浩特球馆生存剪影

 孤凤 2020-10-02

像春秋战国,天下诸侯各自为政的时代,呼和浩特市内的球馆正经历着一场诸侯之争。他们各据一方在体育市场中沉浮,有的壮大,有的萎靡。作为篮球市场中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他们与那些篮球爱好者一起呼吸,共同成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文|黑麦

一门生意

打开地图搜索“篮球馆”,大大小小30多个结果映入眼帘,这其中有近一半是个人建设营业的场馆:仓库改建、商场装修、自建球场。他们大大小小分布在呼和浩特各个区域,上演着自己的篮球江湖。

燃·熊猫球馆

“找场地也是一种缘分”82年的崔鹏在落址建造燃·熊猫球馆前找遍了能改造球馆的大多数地方,但都因为租期或其他原因错过。从3年前开始讨论建球馆到最终开工,老崔和其他几个合伙人没少动心思。

“一是市场调研,二是去北京、西安、上海、广州参观当地的地标球馆,回来呼市再做调研问卷,聊天。”本就关注篮球的老崔对电视上的篮球节目和体育类相关政策更加敏感,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老崔坦言:“感觉篮球在往上走。”

聚星汇篮球公园

聚星汇篮球公园老板蔡聿隆同样发现篮球场馆的商业版图在当时还是一片“蓝海”。“从朋友那儿了解到呼市自营性质的球场比较少”曾经身为田径专业队的他身边不乏热爱篮球的朋友,身在商海,朋友的抱怨让蔡聿隆迅速意识到这片市场的空白。

维克托篮球馆

更早探嗅到室内场馆这款蛋糕的维克托篮球馆则在2019年3月早早入场,同期建成的个人球馆屈指可数。

从建球馆之初,每家球馆都力图在装修上凸显自我特色。燃·熊猫球馆装修成了乔丹时代的公牛主题和灌篮高手主题两片球场,聚星汇篮球公园也手绘出多片灌篮高手主题区并设计了一片专属于呼和浩特市地标元素的球场。

2018年11月,腾讯企鹅智库发布了《2018中国篮球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自2012年起,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逐年增长的态势较为明朗,到2020年,整体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同时《白皮书》也指出:在20岁以下年轻人和25-35岁成年人两个典型群体中,反馈身边好友喜欢篮球最多的网民,分别为52%和40%左右,在所有运动中排名第一。这两个年龄段也是与篮球相关消费相对应的主力消费人群。

宏大的数据缩小到呼和浩特,肉眼可见的是从2018年到2020年年初,呼市个人经营室内球馆的数量从个位数突破到十位数。2019年8月,燃·熊猫球馆开业,2020年元旦,聚星汇篮球公园开业,更多的球场在此期间拔地而起。

几个疑问

投资球馆得花多少钱?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呼市人口聚集区,以5年租期为例,用仓库改建一个运动塑胶的标准球场附带休息区约700平的球馆,包含日常水电费,需投资近百万,这其中房租就占了近三分之一,身在商场的球场投资金额也可想而知。

再加上球馆本身是一个前期投入特别大,建成后还需补充流动资金继续投入,后期收益较慢的产业,投资者资金链面临“长考”。除此之外,球场投资人还面临着租期后房东是否愿意续约或上涨租金等不确定因素。

到室内打球的人多么?

从《白皮书》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在整个篮球群体中,选择到付费球场的人数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对呼和浩特本就不多的人口来说更是如此,比这更直观的是夏天室外球场的人数往往是室内球馆的几倍。“本身呼市打球的氛围不是特别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剥离出外场的打球人数,再刨除到学校内打球的人,总体来说打内场的人不是很多。”崔鹏感言。

维克托球场主理人安磊也表示:“就个人而言,夏天还是愿意到大学的室外球场打球,人更多、氛围更好、对抗也更激烈。”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建室内馆?

燃·熊猫球馆

“考虑到本地的气候和打球舒适度做成室内的比较好”呼和浩特冬季时间较长、天气寒冷,夏季短暂炎热,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较大。众多投资者正是看到室外球场本身存在的痛点和气候给室内球场‘提供’的优势才选择建起室内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走的路都是一二线城市的室内球场走过的,他们现在的发展情况给了我信心”崔鹏说。

更强的驱动力源于球馆建设后延伸的生意。

聚星汇篮球公园

从入局开始,蔡聿隆就设计好了蓝图。“为什么叫篮球公园,后续电竞、VR 所有覆盖篮球的东西都要涵盖在体系里。”蔡聿隆说:“让顾客能全方位感受到篮球氛围。哪怕不是来这儿打球,我坐这儿看会儿比赛、吃点东西、喝点饮料、玩玩游戏,做成这样一个地方。”

“用篮球作为一个突破点,形成整个一个产业。”崔鹏说:“从篮球做到赛事、培训,后期再出售一些自有的周边产品商品,这是众多一线球场发展的道路,也是我们的目标。”

球馆盈利么?

球馆内延伸的生意还需要门票收入支撑,这也是支撑球馆最重要、最基本的“造血”系统。与众多激烈竞争的行业不同,球馆行业的“江湖”色彩多了些peace&love,大多球馆对散客打球不限时间,价格也都在20——30元不等。

“价位定在平民化”大多业内人士谈到球场定位时说。

“价格可以接受,但不便宜”记者随机在多个球馆内采访时,众多球友持相似态度。

维克托篮球馆

一边是球场经营者认为平民化的价格,另外一边是消费者认为还不够平民化的低价,看似矛盾的逻辑背后是由于起步晚、市场环境成长滞后、体育消费还未形成习惯,导致球场经营者与消费者对“平民化”价位的理解差异,再加上本就数量众多且免费的室外球场,这种理解更显分裂。

球馆数量较多,价格差距不大,经营者又如何看待这种竞争?

“我感觉冲击不大,每家有每家的运营方式,有各自的老顾客”安磊说。

“球馆多了,打室内馆的人也会相应增加,这也有利于培养整体篮球市场”崔鹏说。

如此佛系的背后是球馆竞争的地缘因素:每家的老顾客大多来自球馆周边,除了通过比赛吸引球馆“辐射”外的顾客,球馆之间,客源竞争的直面“交锋”并不多。但现在,通过短视频平台,聚星汇篮球公园正在努力改变这种消费习惯,通过更全面的视频推广吸引更多的人来打球。

“首先做抖音是为了吸引人流量,我们交给专业团队搜集资源找话题做视频,这个费用也挺贵。”蔡聿隆说:“自媒体平台影响力挺大,我们就是想利用这个自媒体的平台,把我们想做的东西宣传出去。”

吸引客流,这种收入仅限于门票层面。

扩大市场

当经营者们试图挖掘球馆更丰富的生产力时,培训成为众多球馆补充“血液”的重要途径。

维克托球馆在建馆初就确定了以培训为主的发展思路。“当时这边位置相对空白,除了工大球场,没有私人经营的球馆。刚开球馆,培训班就陆陆续续进来了。”安磊说:“目前,周六日都是培训班,有球馆自主的培训班也有其他机构租赁场地开展的培训班,打球就留一个半场给散客,大全场做培训。”

现在,周末时间,以两个小时为一个班次,维克托球馆内开展的培训几乎能占满全天。聚星汇篮球公园也早早摩拳擦掌在培训方面有所计划。

“说实话,做球馆利润不大,要是想创造更大的利润还是要做训练营,为什么要把球馆安在整个教育城的楼上呢, 生源有保障。”蔡聿隆说:“一是想做训练营,二是不想因为训练营影响到球友打球,我们专门要给训练营空出场地,给球友也留出场地,两者兼得。”

“现在比赛和场馆的数量增多了,培训班也‘巨多’ 越来越多的培训班和比赛,说明篮球氛围变好了”安磊说。

从“睿艺”联合18家少儿体育培训机构开展并最终发布的《2018中国少儿体育培训家庭消费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举办篮球培训班潜力巨大的众多因素。

此次调研的家庭多事居住在一二线城市,年收入为10——50万元的70、80后家庭群体,2327份问卷中有1872份已经报选体育培训课程,这其中有25%的受访家庭已经选报了篮球。

除目前已经选报的体育培训项目,有超过六成家长愿意支持孩子学习其他的体育培训项目。而愿意为孩子选报的其他培训项目中,篮球占到27%。

未给自己的孩子选报任何培训项目中,有56.5%家长愿意为孩子报选体育培训,篮球仍高居第二选择。

现在,篮球培训这块蛋糕在呼市可能还不是饭后甜点,更多充当着主食的角色。

结语

以场馆为据点,锁定周围消费者,延伸球馆内容,补充培训环节,球馆正在单一场地的基础上做加法力求多元化求发展。所以,要描述呼和浩特球馆行业的现状,确实是一个外表已经在地上,但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朝阳行业。

诸侯并起,群雄割据。对于刚刚起步的球馆生意而言,谁能笑到最后还犹未可知,发展才是现在的主旋律,毕竟,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篮球市场中,呼和浩特市室内球馆的竞争将是一片“红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