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个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医药行业巨变,送上8个收益最大的票

 新用户86667441 2020-10-03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原创文章第427篇。

昨天的文章里,我们讲了金域医学,之所以突然想起来讲这货,还有个小故事。

前些日子,vive去上级医院进修,好巧不巧,有朋友带家人去这家医院做骨髓穿刺,完事就和vive吐槽,一个破骨穿7000多还纯自费......等等,自费?不可能吧?

下一个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医药行业巨变,送上8个收益最大的票

于是朋友说,他们是外包给金域医学的....突然,vive的脑子里,就好像名侦探柯南里,柯南发现线索一样,闪过一道白光....我擦,自费,外包,第三方实验室,之前怎么就没想到????

五院的很多检验项目是和金域医学合作的,vive医院很多项目是和迪安诊断合作的!!

背景介绍

那么,为什么这些医院都会选择把很多检测项目外包呢?

首先,当然是,一家医院不可能什么都自己做,很多仪器都超贵,小医学根本没有实力买,买来也没几个病人用,难道摆在那里供起来?其次,大医院也不能啥都买,且不说大医院的医疗资源十分紧张,面对现在病情越来越复杂、技术针对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外包真的是必须的。

当然,上述这些还不足以打动vive....至少,在第一次写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的文章的时候,这些,我都是知道的。然鹅看到巨高的估值时和少得可怜的利润时,就放弃了....

那为什么这货又突然打动vive,觉得高点就高点,无所谓了呢?

答案就在自费这两个字里面!!!!!

要知道,现在的医院药品是赔钱货,国家实行药品零差价,那就意味着,你药卖得越多、亏钱越多。想想看,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工资、药品的损耗(比如过期了,或者打碎了、甚至被老鼠啃了,保存不善发霉了.....),都得医院自己担着。

一个医院的药占比基本为40%-60%(即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占比),以前,药品是要加价15%的,药剂科是医院的钱袋子,现在,药剂科就是赔钱货!

因此,所有医院,不约而同的想法都是——降低药占比

那么药占比降低了什么起来呢?挂号费、检验费!

不过挂号费即便再怎么提,也就那个样了,医院不靠那个吃饭的,大家记住了,大头还是检验费!

但是呢,三级大医院,检验科一直都是满负荷运转,医疗资源有限,想加也很闹心、小医院呢,设备都不齐,要啥啥没有。更何况,还有医保在那卡着呢,要是医保的钱花多了,够你医院喝一壶的。

这个时候,第三方检验就尤其重要了,把很多项目外包给第三方,可以做的检验更多了、患者纯自费、医保管不着,最重要的是,医院也能从里面获得一定的收入。看看,简直是多方共赢!

根据卫计委发布的报告推算,第三方医学检验每年可以为医保省下近1%的钱!所以,对于第三方检验,国家是大力鼓励的。

现在,第三方检验只是个开始,后续早有大大小小券商做过测算,这个市场,保守估计,2024年规模有望突破800亿。

目前,行业格局已定,基本就是金域医学为首的四大检验公司,其中,金域医学是绝对的龙头。

下一个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医药行业巨变,送上8个收益最大的票

来个十分保守的例子,假定2024年,金域医学占20%的市场份额,则一年检验收入就是160亿,那时候由于规模效应,净利率提高至25%(2020年上半年为17%),则一年利润就是40亿。那个时候,市场还在高速增长,可以给40-50倍左右的市盈率,则保守估计,公司的市值该有1600-2000亿。

康康,4年,翻4-5倍,爽不?

上述都是保守算法!!!因为以后医保肯定会越发严,医院会越来越多的搞自费项目,不然医院就活不下去了。

这话一点不夸张,vive用药占比给自己的医院算过好几次账,如果不是有国家拨款,任其市场化发展,早就黄了。

所以呀,站着这个角度看,第三方检验双龙头,金域医学、迪安诊断,香死了,简直!

其他机会

那么根据上面的推论,除了第三方检验,还有什么机会呢?

大家开动脑筋仔细想想,医院降低药占比,除了提高检验、挂号费,还会干嘛?自然是降低药品的收入呀!如何降低呢?一家医院除了常备药,较少使用的药肯定就不卖了呀!

那医生开了处方,让大家去外面药房买药肯定是大趋势,这点现在还不明显,以后只会越发明显,医药虽然不能完全分家,但部分分家是免不了的。

这个过程中,连锁药店,就是最大的获益者。

为什么一定要连锁,一定要够大,最好哪里都有、随处可见?

想想看,现在是不是几乎所有的药店,都采用会员模式。买药的时候,店员会绞尽脑汁用大米、药品优惠等来留下你的手机号。

举个例子,比如在慢性病方面,患者一般对同款药物具有依赖性,会长期购买。由于vive所在的是二级医院,这就造成,来医院看病的患者相当一部分仅仅是来开药的,一开开一堆,一个医生一天能接待好几十个仅仅是来开药的患者,这种患者,挂9块钱的号(医保基金出7块钱,医院补贴2两块钱)、开一大堆医院挣不了一分钱的药。

讲道理,医院是十分不乐意接待这样的病人的,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活脱脱一个流水线活,占用医生、药师大量的时间、精力,医院还倒贴钱。

为啥医疗资源紧张,因为医生都被“单纯开药”的病人占据了时间.....

很可能,这样的慢病病人,今后就会在就近的药店接受服务。

比如老百姓药房,就搞起了“一对一”服务,目前,公司的慢病服务累计建档 360 万人、累计服务自测会员人数 306 万、患教 2395 场次。

随着建档病人越多、收集数据越多,可穿戴设备的来临,医疗数据的在线,这些大药房,就是一个个健康数据沉积点。今后的药房也许,不仅仅是赚药品的差价,更是为患者做服务,慢病管理、预防保健、甚至保险分销等等,都是药店的出路!

你还别说,现在一心堂就在运营第三方保险支付,包括药联、智慧E保、瀚银通等, 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1.03亿,同比大幅增长144%。

总结

好了,划重点、敲黑板,今后医疗方向,大家记住几个关键:医保省钱、药占比下降、医院要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不能靠国家补贴),这个趋势下,自然是赔钱货能砍则砍,自费项目能上就上。

因此,未来,第三方检验公司、连锁大药店只会越过越好,当然啦,为连锁药店服务的公司也会兴起,比如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

总结一下相关标的,致富代码大家收好:

1、第三方检验:金域医学、迪安诊断

2、连锁药房:一心堂、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

3、互联网大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

本文说明:本文所提及个股,均为对已知公开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并未有任何利益关系,仅供学习和参考使用。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辩证看待文章观点,谢谢!

专栏
轻松掌握财务分析的9堂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