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门螺旋杆菌与舌苔,以及近代中医复方治疗效果!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10-03
已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及报道。舌苔Hp感染和胃粘膜Hp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集的250例慢性胃病患者的舌苔Hp感染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我们选择经内镜检查并经病理学证实的慢性胃病(包括慢性胃炎96例,消化性溃疡84例,十二指肠炎40例,胃肠道息肉10例,胃粘膜脱垂15例,胃癌5例)250例,其中男130例,女120例,年龄19岁~70岁(平均43.6岁)。病程2个月~30a,平均为7.5a。
1.2 方法
采用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pUT试剂盒。患者在空腹不饮水,不吸烟的情况下,内镜检查前由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医师2人,在自然光线下,共同观察并记录舌象变化,并除外因药物、饮食及其它染色等因素所致舌象。然后先用干净(严格消毒)、光滑的载玻片刮取舌苔少许,剪取HpUT试剂盒PVC软板,每孔加酶促反应2滴,每例患者分别取距幽孔5cm的窦大弯粘膜1块和舌苔少许分别放入二个试验孔内,5min后观察结果,呈红色反应者为阳性,不变色则为阳性。
2 结果
胃窦大弯粘膜和舌苔Hp阳性率分别为88.0%(220/250)和87.6%(219/250),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1.8370,P>0.05)。胃窦部粘膜Hp阳性和舌苔Hp均为阳性者175例(70.0%),舌苔Hp阳性者中有85.5%的患者同时胃窦粘膜Hp呈阳性(表1)。
表1 慢性胃病患者的舌苔及胃粘膜Hp感染

分组
n
舌苔Hp
胃粘膜Hp
慢性胃炎
96
74
22
76
20
消化性溃疡
84
82
2
83
1
十二指肠炎
40
39
1
38
2
胃肠道息肉
10
7
3
8
2
胃粘膜脱垂
15
12
3
10
5
胃癌
5
5

5

合计
250
219
31
220
30

3 讨论
Hp经口→口传染途径亦有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感染,尚无一致性的结论。我们发现胃粘膜Hp感染和舌苔Hp感染几乎同时存在。如本组资料中胃窦粘膜和舌苔Hp感染几乎无显著差异性,且85.5%的舌苔Hp感染患者胃窦粘膜Hp也有阳性。本组结果提示,Hp经口→口传播,家庭内相互感染,是慢性胃病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
从本组观察舌象的演变,慢性胃病患者如有炎症存在,则舌质红、舌苔薄黄、厚白、黄白腻,所以应考虑有合并胃粘膜Hp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该检测方法具有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快速,阳性率高,准确可靠,无胃粘膜损伤等优点。

单味中药应用于治疗Hp相关慢性胃病,已经取得了显着效果。如能根据祖国医学原理,对Hp阳性的慢性胃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与辨证分型相结合,在常规施治方法的基础上,选用对Hp有较好抗菌作用的中药,组成复合方剂,收效一定会更大。
姚洁明等对60例经胃镜、病理、尿素酶试验或细菌检查确为Hp感染性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脾胃虚弱型用四君子合黄芪建中汤为主;肝胃失和型用四逆散为主;脾胃湿热型用藿朴夏芩汤为主。治疗组:按上述分型用药的基础上加入对Hp抗菌有效的制大黄、黄连、黄芩和生甘草。均为水煎剂,每日1剂,每日2次,7d为1疗程,服用8~12疗程。3个月后复查胃镜,尿素酶试验、病理检查和Hp涂片检查。结果治疗组的Hp清除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对Hp有抗菌作用的有效中草药疗效优于单纯辨证用药,并且说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法则。
徐建国等应用自拟协定处方—清幽灵,治疗31例经特殊检查证实为Hp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处方:半夏10g,川楝3g,黄芩10g,吴萸3g,潞党参10g,白术、白芍各10g,枳壳10g,当归10g,木香6g,砂仁3g,地锦草15g,炙甘草5g,部分病人去黄芩,改用薄公英20g,气滞酌加柴胡、川芎;寒重酌加桂枝、干姜;出血加白芨。每日1剂水煎,早晚两次分服。治疗6周~8周为1疗程,服药结束后观察记录症状缓解情况。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7.1%,症状缓解最短3d,最长为35d,平均12.8d。胃镜病理况改善率为57.1%,Hp阴转率为57.2%。Hp在祖国医学中属“邪气”侵袭范畴,其治疗原则,在祛邪同时须兼顾正气。该类病人多表现为气滞、郁热,及中虚气滞型,不少病人有虚实夹杂、寒热错综情况,故治疗除清热、理气外,需酌加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之品。而“清幽汤“即具有此作用,黄芩、黄连、木香可抑制Hp生长,而且清幽汤本揣具有类阿托品样抗乙酰胆碱作用,能松弛平滑肌痉挛。
戴建林用自制的灭幽灵散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40例,并与得乐冲剂对照。治疗组处方由白头翁200g,黄连100g,黄柏150g,青黛120g,玄胡120g,田三七100g,党参120g,白及300g,香附90g,甘草80g等组成。共研细末,过120目筛,放干烤箱70℃灭菌30min后,分包备用,每次10g,加蜂蜜10g,热开水50ml~100ml兑为稀糊状饭后2h服,每日3次,晚睡前用量加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得乐冲剂(珠海丽珠制药厂生产),每袋0.1,每次1袋,每日4次冲服。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物。1个疗程结束后,停止服药,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Hp清除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5.0%,两组无显著差异。胃镜检查与症状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和70.0%,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疼痛消失时间,治疗组最短2h,最长8d,平均5d。对照组最短6d,最长12d,平均11d。治疗组除药味苦而不好吞咽外,未见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黑苔,大便灰黑,便秘7例。两组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均正常。该方治疗以祛邪扶正,抑制攻击因子,增加了御因子,调整运动功能为原则。方中白头翁、黄连、黄柏、青黛清热利湿,泻火解毒,抑制杀灭Hp,抑制胃酸分泌。玄胡具有中枢性镇静、安定、止痛作用,并能显著抑制胃酸分泌和降低游离酸和总酸度,使胃蛋白酶活性降低。甘草抑制胃酸分泌,解痉止痛,促进溃疡愈合。止述药物主要是对攻击因子的抑制作用。党参有增加胃粘膜组织中PGE,胃粘液——氨基己酸、cAMP含量,抑制H+、Na+反扩散作用,促进胃肠运动功能。蜂蜜主要含多种AA、天然花粉、微量元素,解毒止痛。白及有止血消肿、生肌敛疮作用,与蜂蜜合用使其它药粉在胃粘膜上粘附,保护胃粘膜,增强杀菌,增加防御因子作用,田三七活血止血,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及上皮细胞新生,香附疏肝理气,调整胃部的运动功能。
复方天仙胶囊是长白山药物研究所研制的抗癌新药,在临床上应用时发现其对胃溃疡亦有明显疗效。4周溃疡愈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复方天仙胶囊比西咪替丁作用稍差,但有效率相似。而8周溃疡总愈合率,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可见延长用药时间可提高疗效,几乎与洛赛克相近。而且副作用少,停药后未见复发。复方天仙胶囊因其组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祛腐生肌、健胃和胃、补气养血的功能,故能起到止痛、杀菌、愈合溃疡作用,尤其对难治性胃溃疡、高龄胃溃疡或疑有癌变者,又不愿或不宜手术者更有价值。
孙刚采用中药珍珠、参三七治疗十二指溃疡36例,近期效果良好。所选择病例均经胃镜证实。组方:参三七粉、珍珠粉各90g,两药合匀,每服2g,每日2次,餐前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6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8.9%,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为4.5d。珍珠含95%以上的碳酸钙及少量氧化镁。氧化钠等无机盐,对溃疡久不愈者有较好的收敛生肌作用,而参三七对Hp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改善胃肠粘膜血流灌注,从而促进局部溃疡的愈合。而且无任何副作用,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陈玉书等分别用中药与西药对比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各34例,中药组治则以抑菌消肿、解毒止痛、健脾补气、活血化瘀、托疮生肌为主。临床采用寒热证分型,随证加减。热证方:黄连10g,薄公英15g,仙人掌15g,黄芪20g,三七5g(冲),桑叶10g。寒证方:白芍15g,桂枝10g,砂仁5g,黄芪20g,三七5g(冲),干姜10g,每日1剂,加水400ml,文火煎至120ml~150ml,分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国产雷尼替丁150mg,每日3次口服,4周为1疗程。结果表明,中药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3.5%;Hp清除率>70.6%,根除率64.7%,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及5.9%。治疗6个月的追踪观察中,中药组复发率仅为29%,对照组复发率为61.5%,临床验证,中药黄连、薄公英等不仅有抑菌作用,也有杀灭Hp的功能,揭示了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遏制复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