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玉米品种双创玉米高产新纪录,这个玉米研究中心“双喜临门”

 TYQ清 2020-10-04

在新季玉米陆续收获之际,近日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传了一好消息:在当地玉米制种测产活动中,玉米杂交品种NK815制种亩产量达877.44公斤。

据报道,此刷新了我国制种高产新纪录。

出生便开一先河

NK815为夏播玉米品种,由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开发。其出身便有“故事”——为京津冀联合审定的首个夏玉米新品种。

此前,一个品种只能在其当地申请审定并种植推广。若想在三地同时种植,需分别向三地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参加品种试验。如采用联审新机制,品种的推广种植相比之前可缩短一至两年。而该机制的建立,开创了三地联审同一品种的先河。

经过在京津冀三地两年的区域试验、一年的生产试验,以及对其抗病性等专项鉴定试验,NK815从33个夏播玉米品种中脱颖而出,于2017年成为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审定的首个也是当年唯一一个夏播玉米品种。

据当年试验结果的平均值显示,NK815在京津冀早熟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为104天。区域试验亩产744.4公斤;生产试验亩产641.8公斤。其表现出高产稳产、极抗倒伏、耐高温热害、耐旱耐涝、抗多种病害等特点,玉米籽粒饱满、不花粒,品质优,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玉米自主品种回升

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中国粮”要用“中国种”。目前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我国已实现品种全部自主选育。

玉米自主品种曾遭受外来种子挤压,不过随着这些年国内玉米育种的不断加强,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也由85%恢复增长到目前的90%以上。全国玉米平均制种单产也达到387公斤每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qttmf_VCG111274374655

随着玉米供种大幅提升,玉米种子开始出现库存压力,玉米制种企业间竞争加剧,制种面积在最近三年连续进行了调减。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2020年全国杂交玉米落实制种面积230万亩,比去年减少26万亩,减幅为10%。

“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是目前玉米育种的方向和基本要求,易制种且产量高是玉米快速推广、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示范田中,专家课题组采用“减父增母”技术,对NK815开展从每亩7000株到1万株的密植实验,经过对比发现8500株-9000株是该品种的最优种植密度。

实践证明,“减父增母”技术不仅在增产上有突出表现,还在玉米去雄工作上减少大量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良种结合良法,实现增产又增收,也提高了品种市场竞争力。

一中心创两纪录

在NK815刷新了我国制种高产新纪录之际,另一个新纪录也诞生了。

9月25日,玉米品种MC670,以1663.25公斤的产量(水分14%)创造了新的全国玉米高产纪录,并将自己2017年创出的1517.11公斤高产纪录,整整提升了146.14公斤。

MC670之所以能频频刷新高产纪录,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品种好,二是新疆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植气候条件优良。三就是种植中采用了“密植增穗,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MC670同样由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等机构选育。虽然外界可能不了解这个中心,但在玉米界,1997年成立的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却声名显赫。截至目前,其选育并通过审定玉米新品种已达100多个,其中京科968、京科糯2000、京单28、京单58、京农科728等品种连续多年被列为全国主导品种。我国第一个国外审定玉米品种京科糯2000,既来之该中心。

今年该中心两个品种双创记录,可谓是对过去成果的又一次集中释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