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何处?共赏秋意甚美

 菊斋 2020-10-05

中国文化中,我们常常与“潇湘”不期而遇。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别号就叫“潇湘妃子”,大观园里也有一个“潇湘馆”,黛玉姑娘一生泪水涟涟,惹人怜爱,正是映衬着潇湘一词中的雾气氤氲,水波潋滟之意。是什么样美好的景色,就连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为人之后,也要借名与身呢?潇湘为何,潇湘之美何有,潇湘之人何所托?

秋意正好,一起到古人的画里寻找潇湘的秘密吧。 本文潇湘景来自明代《潇湘秋意图》

《潇湘秋意图》

明代陈叔起、王绂 “潇湘”一词来自《山海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 

《潇湘秋意图》入画之前,存在感极强的书法家乾隆就给这副潇湘山水画刷刷地写上了大名。 秦观曾著《临江仙》,有言: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秦观诗中的千里潇湘如梦如幻,风清星远,仿若误入了一池仙境之水,有情也有冷瑟。 接下来,一起穿越进《潇湘秋意图》,共览潇湘美景。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首先,漫步过一座孤桥,我们来到了江村。江畔古村,邻水屋舍,村中老者见面嘘寒道,天凉好个秋。远山秀丽,近水莹莹,一派祥和静谧田园风光。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穿过江村,来到村尾。是两岸遥望,浮光掠影之间水光潋滟。平沙远滩委委而来,树影婆娑,烟雾渐起。山色转淡,如雨氤氲,轻拂肌肤。天地间,一片朦胧。让人如梦似幻。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渡江而上,看一艘艘远帆随波逐流。零星几点逆流,又散落几处归去。遥望对面山峦隐现一处楼阁,暗想,可有仙人居其所? 

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李贺《神仙曲》 拾阶而上,从山脚到山中,越靠近这神仙般的居所好奇心越甚。翠色映山峰,雾气如生烟。天阶连亭台,走在这样的美景中,脚步因心情轻快而虚浮。只想踏上楼阁最高点,一览山河好。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岸边树影秋色浓,岛中水草萋萋摇。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飞鸟、沙鸥、星星点点,秋树、浅滩、萧萧沙沙。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潇湘之上,一偶孤影入画来。是归来的渔人,向岸而行,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留白之美淋漓尽致,留的是画不出的景,诉不尽的情。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走过潇湘之水,不忘重重山。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斜阳散照歇山顶,月胧胧,坠江波。 至此,潇湘之旅告一段落。

后记:

总体来说,《潇湘秋意图》大景布局平远,山峦起伏,气韵雄厚,小景则简淡青秀,别有趣味。其实这幅《潇湘秋意图》为两位画家合作,他们相差20岁,分别是陈叔起、王绂。陈叔起在画了前段,未完成就去世了,王绂后续了此画。从平沙落雁之景处作为分隔,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来自两位不同艺术家的潇湘之意呢?

作者:何静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欢迎个人扩散、转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