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印始于官署长官工作职能的印章,中国玺印多以文字体现。早期的玺印发现于商周之际,到东周时有着广泛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使个人的作用直接与社会活动相联系,于是私人印章也大量出现。 玺印是结合文字画体之美和雕刻技巧相结合的艺术,在中国流行了二千多年。从16世纪的明代开始,印章艺术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及至成为作品的构成部分,于是出现了明清现代五百年间具有革新精神的文人篆刻艺术,改变了篆印历史的漫长进程。 中国古代玺印发现于商周之际,早期玺印的功用,与工官器物制作及其铭记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官署和私人的玺印大大发展,印文书法结构丰富多样,并出现了印钮和印文具有差异的地域特点,所谓“六国文字”,在印文中表现颇为明显。秦代推行“书同文”政令,玺印文字、钮式趋向统一。至西汉趋于完备。各级官爵印的质料,形制确定了严格的规范,缪篆成为印章的专用书体,由此形成延续八百年的秦汉印系。这一时期出现了玺印制作的高潮。官私印文讲究布局平稳和谐,具有端庄淳厚的特点。隋代完成了用印方式由封泥向钤色印的转换。唐承隋制,中国古代官印从此形成新的体系。唐宋时出现隶楷书的官私印,书法清新质朴。宋代开始流行签字式的画押,丰富了印文表现形式。辽、西夏、金、元曾以自创的民族文字入印,但多仿照汉文篆体模式。文人篆刻流派起自明代。文人书画的空前发展推动了和书画创作有密切关系的文人篆刻的兴起,由此引导出明清五百年间篆刻艺术波澜壮阔的历史。明中叶以后,文人自镌石章托古寄兴的风气流行,治印的技法和审美观念相应出现新的变革。明后期更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文彭的吴门派、何震的徽派、汪关的娄东派是明清之际享有盛名的篆刻派系。文人篆刻清中叶进入盛期,风格鲜明多样,乾隆嘉庆金石学勃兴,进一步开拓了印人取资传统的视野,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浙派和邓石如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