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道中落,必有征兆”:家庭出现这两种情况,趁早化解

 唯晨说 2020-10-05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家就是树木扎根的沃土;如果人生是一条河,那么家就是河水的发源地;如果人生是一场旅途,那么家就是旅行的起点和终点。
家是生命的发源地也是生命的根基,我们从那里走来,又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回去,没有家的人,无论拥有怎样的辉煌,心都在漂泊,拥有家的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雨,内心都有安稳的感觉。
无论是单个的人生还是组团的家庭,在社会上行走时都有起起落落的颠簸,唯一的区别是人生为一个人的经营,家庭是一群人的协作。
任何事情都会经历好的或不好的风景,当然,任何一幅风景在展现之前都要经历长久的积累才得以形成。
这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走向辉煌还是衰败,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很多时候别人眼里的平地起高楼和轰然倒塌都只是表象,真实情况也只有亲身经历者才懂。
一个家庭的衰落是可以提前预知的,若家中出现这两种情况就要留心了,化解要趁早。

01利益纠纷,导致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

古人云:“亲兄弟明算账。”这是经历了无数个前车之鉴后留下的忠言。
人性中生着自私,没有人能彻底根除,虽然修养高者或可有所约束,但并不能保证所有的人都拥有超高的修养,所以“明算账”成了亲近之人关系之间的保护网。
明算账能让每个人的付出和收获都摆在明面上清清楚楚,既能了解到对方的付出,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收获,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利益最能挑起矛盾,特别是在相互不理解的情况下,总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按理说,是血亲他不能这么刻薄”“我们是血亲,他让着我是应该的”这就是产生误会的根本原因。
生活中许多人认为亲人之间没必要太客气,所以就自以为是地免除了感恩,抑或只在内心知恩却不去表达。


我曾见过这么一对兄弟,就是因为关系太好而导致最终反目成仇,原因很简单,哥哥认为自己的弟弟不懂感恩,疼他都是白疼了,无论给予他怎么样的帮扶始终都得不到任何反馈,日子久了之后哥哥的心就寒了,对弟弟的事情帮还是会帮的,就是不再一如从前那般上心。
而另一边的弟弟明显也感受到了哥哥的变化,有句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对一个人好对方很容易接受,若对一个人稍有不好就很容易将对方得罪。
这对哥弟的关系像极了两个朋友和一只鸡蛋的故事,朋友甲长期将自己的鸡蛋让给乙吃,后来甲想尝尝鸡蛋的味道就没再将鸡蛋送给乙,结果乙生气了,因为他认为作为朋友连个鸡蛋都计较,不值得交往。


故事的结尾这个原本还算不错的家庭在哥弟二人“决裂”后逐渐走向衰败,哥哥认为弟弟不知感恩,弟弟认定哥哥没尽到兄长的责任。
如此解决说白了就是利益导致的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若从一开始兄弟二人在利益上就分得清,哥哥帮扶弟弟,弟弟心中知恩,二人相互帮扶定能光耀门楣,却不想随着矛盾的产生,兄弟二人心中各自生出了疙瘩,日久之后导致家败。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出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要以为家庭成员之间就不需要保持距离,当个体与个体之间失了边界感,很容易导致好事变坏。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保持恰当的距离和合理的尊重,如此可更大可能地避免矛盾发生。

02长辈溺爱子女,纵容后辈随心所欲做事

如果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很多家庭中都会有这种现象,那就是隔辈人比较亲,长辈对自己的孙子孙女的疼爱程度往往要超过对自己子女的疼爱。
在《家有儿女》中就有关于此现象经典的剧情,那就是刘星和小雨在犯错后身为母亲的刘梅要管教孩子,这个时候姥姥和爷爷就成了他们的靠山,两位老人家总会在关键时刻前来“救驾”,甚至在救下孩子后还会对自己人到中年的儿子或女儿进行一通批评教育。
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长辈溺爱孩子,所以对他们的包容度极大,总会在孩子犯错后用一句“他还是个孩子”“不能跟孩子一般见识”等话语替他们开脱。
殊不知,孩子在犯错后是不能轻易“放过”的,因为他们心智尚未成熟,不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更是对很多自己所做的事情会导致怎样的后果丝毫不知情。


纵容孩子犯错就像眼看着树苗长歪不去扶,枝丫乱生不剪裁一样,一时的疼爱很可能会导致一世的疼痛。
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溺爱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规矩,想要孩子成材就要让他们经历必须经历的磨难。
爱孩子本身没错,但任何事情都不是多多益善,当爱成了溺爱,随之而来的便不再是温暖,只有伤害。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溺爱就像是对着希望幼苗进行过度灌溉,若能提前阻止溺爱,或可避免家庭衰败。
自古以来都是创业容易守业难。组建家庭就像创业,家庭是小团体,家规就是小团体的规矩,家庭成员之间只有保持距离各司其职,才能有效地避免“破产”发生。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大起大落之前定有征兆”的观点?

唯晨说:愿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后 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