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观止10:第二买点微辨

 新用户97717884 2020-10-06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f2d7cab0102xnoe.html

标准理论中的第二买点,是通过某级别走势类型结束后来定义的。

而对于第二买点扩展应用,是涵盖几乎所有走势的。

先说标准理论的。

下跌趋势后,区间套底背驰完成,该级别下跌趋势完成,根据走势必完美,后续走势只能是同级别盘整或者同级别上涨趋势。例如5分钟级别下跌趋势底背驰后,后面接着5分钟级别盘整或者5分钟级别反向趋势,而无论是5分钟级别的盘整还是反向趋势,根据走势必完美,该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一定至少由连续三段完成的1分钟级别走势类型连接而成,由于一定有三段,所以第一段结束后一定有第二段,第二段结束后一定有第三段。对于上涨而言,第一段无论是盘整还是趋势,形态上都是向上的,而第二段就可以是下跌或者盘整,但无论是下跌还是盘整,结束后一定还有第三段,第二段的下跌或者盘整的结束点,就是该5分钟级别回升的第二买点。

简单点说,第二买点,就是前一个某级别走势类型完成后,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有后一段走势,而后一段走势根据走势必完美,一定由至少三段次级别完成,这三段次级别的第二段的完成点,就是第二买点。

所以,在5分钟下跌趋势底背驰后,后一个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开始走出a+(b+c+d)时,d段并不是该走势类型的第二买点,b段才是。

实际应用中,第二买点可以如下定义:

同级别分解中,n段下跌完成后,n+1段为上涨的情况下,n+2段的下跌力度比n段要小时,称n+2段的结束点位第二买点。

这样的话,就对应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标准下跌图形后的回升与下跌背驰段构成。

第二种就是上面a+(b+c+d)种,d段相对b段是盘整背驰段,这也可以作为第二买点来处理。这就是底背驰后,一小段回升后盘整中买入的依据,同样也是macd从很低的地方回到零轴上后,浮上零轴上震荡构成的买点的依据。但这与第一种情况有本质的不同,必须理清。

第三种,在abcde式的下跌中,也就是类线段而不能构成独立中枢A的情况下,e是下跌段,f段是回升段,g段下跌力度比d段要小,就构成第二买点。

另外,第二买点并不一定不创新低,比第一买点更低的第二买点是完全符合理论的,只是很少出现罢了,但理论上当然要把经常出现与不经常出现的情况都囊括。

第一种情况和第三种情况下,第二买点后都一定有上涨。但在第二种情况中,由于依托是的中枢震荡,那么当中枢震荡延续后,就完全可以从盘整平台破位向下,特别是在窄幅震荡的情况下,因为根据走势必完美,中枢震荡的延续经过同级别分解后,完全满足理论要求的走势级别,走势当然随时可以完美的结束了,这里的区别比较微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