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前半生》意味着什么?

 熟年人生 2020-10-07

咋看这电视剧片名,还以为是清末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回忆录上了荧屏。后来,晚上有空在家陪妻子看了几集,被电视剧中青年白领职场人生有些吸引。毕竟是取景于上海,故事的主人物主要在咨询公司或市场调查公司,仿佛电视剧所放映的就是我们周边的现实。

然而,电视剧越看到后面,尤其是今晚的大结局,可能是期望值愈大,失望也就更高的缘故吧。

我们倒叙着议论。今晚的大结局可谓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导演或许在艺术上有所创新。让剧中的男女主人公通过时空的转换,以心灵的沟通这种另类的蒙太奇表演手法,既传达出最终两人没有一个圆满结局的遗憾,又给观众留下他们以及整个剧情人物的“后半生”的猜想。但是,这种“安排”有些脱离整个剧情煞费苦心的演绎逻辑。也辜负了罗子君、贺涵及唐晶三个主人公在情感上的“纠缠不休”。

按照贺涵的个性及洒脱,他不会傻到会把泄密的责任揽在自己头上,让陈俊生故意揭发他,造成他毅然出局,为唐晶留下职场位置。因为这种小人把戏会很快被董事会识破。更为可笑的是,贺涵出走竟然到渔场打工这种职场的“转身”显得有些离谱。整个剧情前大部分尽显贺总的精明与完美,但到最后却把他演变成如此愚昧可笑,让观众失望较大。

罗子君前面阔太太的情节没有看到,后来在名牌店卖鞋以及后来到市场调查公司及辰星咨询公司的工作场面,有时看了几集。这是让观众会对其产生同情,又随之敬佩的人物形象。似乎也是一个近于完美的女性白领。剧情安排其到前夫和“小三”、闺密男友工作的辰星公司,搅在一起,从故事紧凑集中的角度可以理解。但后来演变成与贺的交往有意无意地“瞒着”唐晶,却显得有些不可思议。有几次可以有机会当面说的,都被错过。非常遗憾!尤其是剧情故意安排一个小市民十足的罗母形象,让这对母女俩如此格格不入。难怪一些上海观众不满,说这是在丑化上海妇女。

有许多观众最后被唐晶的形象所打动。十年情感的付之东流,职场的跌宕起伏,敢恨敢爱的鲜明个性,她最后被迫“学会”了离开虚无缥缈的原来一直仰慕的老师贺总。诚如看破红尘的日本料理店老板所言,对她其实也是好事。但是,对于身在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故事人物,其所经历的职场人生和业余生活,完全还可以丰富多彩。如:楼宇白领们与社区生活的联系,与公益活动的插入等。

说到底,可能是编剧对现实生活把握得还不够深入,《我的前半生》内容还是比较肤浅,人物形象比较单薄,国际大都市的白领职场风貌,还没有尽情或淋漓尽致的演绎。电视剧,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啊!

                  20177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