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目湖的清晨

 熟年人生 2020-10-07

2006年上海“小黄金周”,我们先是去天目湖的。没去之前,只隐约听说两件事比较有名:一是美丽的天目湖;二是美味的天目鱼头。

早晨从上海出发,吃中饭前就到达位于天目湖。素有“江南明珠”之称的江苏天目湖旅游度假区,,距沪、宁、杭、苏、锡、常等城市在80-200公里之间。据介绍:天目湖集太湖烟波浩渺之势、西湖淡妆浓抹之美,千岛湖环拱珠链之局。

从高速公路下来,马路宽阔,两旁都在建造别墅和一些高档住宅。进入景区顿时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觉。眼前秀美的天目湖群山环抱、湖水清冽,间有画若棋盘的田涛,疏密错落的茶园。

我们沿蜿蜒曲折的湖岸车行,不远处见挂有“乡下人家”的饭店招牌。于是,我们一到下榻的天目虹枫大酒店后,就连忙赶去寻找这“乡下人家”。

水甜、茶香、鱼头鲜,堪称天目湖三绝。我们是直奔“天下第一鱼头”而去的。“乡下人家”掩映在湖边的农家里。一幢新建的小别墅,二楼带有宽敞的平台。店主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介绍:天下第一鱼头源于天目湖水质纯净,天然饵料特别丰富,盛产鳙鱼(俗称头、胖头鱼)等多种淡水鱼,年产量大约100万公斤。这沙锅鱼头一般选用四至五公斤重活蹦鲜跳的胖头鱼,去鳞去鳃,除去内脏,在头后三公分处将头剁下,煎黄后捞出放入沙锅之中,放进甘甜清洌的天目湖水,撇除浮油,辅以八种佐料,用文火煨数小时。上桌时,汤色如乳,鱼肉白里透红,细嫩似豆花,绝无土腥味,肥而不腻,美妙绝伦。1982年,75国驻华使节偕夫人来到天目湖,品尝过沙锅鱼头后,无不交口称赞。

1985年,邓小平到南京,天目湖宾馆特地派厨师带着天目湖的鱼和水前往烹调,邓小平品尝过后称赞说:“这鱼头是今晚最好吃的一道菜。”有位教育家吃过之后,三年不忘其味,赋诗赞道:“鲢鱼头味美,三载有余香。”很少吃淡水鱼的新加坡朋友也说,天目湖的沙锅煨鱼头颇具水乡特色,跟咖喱鱼头相比,风味迥然不同,这道佳肴只有在天目湖才品尝得到。

  我有一个疑惑问:这天目湖与天目山是什么关系?好象湖和山距离很远啊。店主回答:这里原是二座人工水库,鸟瞰象一双天目。此是天目山余脉。故称天目湖。这里名胜古迹很多。你们路过的报恩寺由秦桧侄子所建,是为其叔赎罪。还有太公山,是纪念姜太公曾在这里钓鱼过。店主显得十分自信、热情、大方。午饭后还免费让我们在二楼打桥牌。晚餐后特意送我带路到住宿宾馆。

  第二天清晨,我从沙锅鱼头的余香中苏醒过来。宾馆面对天目湖。只见湖畔宾馆前面的喷水池旁边有游客在打太极拳。池中的太公钓鱼雕塑衬托早晨的迷雾,给湖边更带来一层朦胧感。

清晨的天目湖非常美丽。 一层薄雾笼罩着天目湖的湖光山色,湖中岛屿在水雾中,时隐时现。 远望一方平静的湖,四周黛绿的山,山湖依偎,波光粼粼。我沿着宾馆的湖畔信步向左边漫走,因为那是比较清净的地方。

不远处,我来到伸进湖面的一个小小的半岛。岛上树木葱茏,地上时见有游客扔落的空水瓶以及纸张垃圾等。我站在小山坡上眺望近处的湖水,远处的山峦,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心里一片安宁。湖面上有一艘小机动船,船主好象在等人。望着这情景,我想起唐朝韦应物的诗句:独怜幽草涧边生,------野渡无人舟自横。我赶忙从不同角度拍摄了这一场景。

  返回途中,见一群外国人正沿着公路在跑步锻炼身体。等他们跑过,我抓拍了他们散跑的背影。

  宾馆已经开始有许多游客在吃早饭了。一个水稻研究所的团队正在借宿这里开会,多是一些老年人。本来以为他们是住在这里养老的。因为在房间里我看到一个介绍:原来这宾馆还经营着一个养老居住的事业。一般一对夫妇每月可以花300多元,就可以住40-50平方米的、有煤卫独用设施的多层公寓房。

天目湖既是年轻人寻古探幽的地方,也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风景景区。在这样一个地方,这样的一个早晨,我的心已经被洗涤,我对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2006、7、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