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办家长满意的教育,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扬眉剑客 2020-10-07

前段时间,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南京一中部分家长高举牌子在校外高喊:“一中不行,校长下课”。有网友称:人民不满意,教育该如何办?在这里,就从“人民”角度来唠叨唠叨。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办家长满意的教育,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一、代表人民的是党和国家

1.家长是人民,但是代表不了人民

无论是个别家长,还是多个家长,只能代表自己或部分人的想法,无法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即使是全体家长,照样也不能代表人民。

2.能代表人民的,一是中国共产党,二是国家。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能够代表全体人民。

人民选举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能够代表人民。

二、让人民满意与让家长满意的区别

1.二者出发点不同

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出发点是根据社会需求,顺应时代趋势,培养全面发展合格的社会建设人才。也就是党和国家多次强调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

让家长满意的教育,其出发点是家长个人的观点、想法和价值取向。家长很难从全体人民角度出发,提出长远的教育要求,多是眼前的局部的利益关切。正如南京一中家长所提出的,仅仅是高考分数。家长关注的多是学校的管理、收费、假期、任课教师、座位安排等很现实的问题。

2.实现方式不同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多是以法律、政策等形式明确规定,教育必须按照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力。

办家长满意的教育,多是通过建议、信访等形式实现,是通过行政诉求来实现,不具备法律效力。

3.目标群体不同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对全体学生,是对全体学生提出的要求。家长满意的教育目标是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孩子发展而提出的要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办家长满意的教育,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二、单纯让家长满意是具有危害性的

单纯让家长满意,会让学校教育失去原则性,变得无所适从。每个家长对教育诉求不一样,教学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家长的要求。家长对教育提出的标准具有随意性,今天这个家长这样要求,明天那个家长那样要求,学校教育教学标准必须具有稳定性,这两者在根本上是矛盾的。学校为了迎合家长,必然对教育教学形成加大冲击,甚至在某些时候是具有破坏性的。

当前,不少学校将“家长”和“人民”两者混淆,觉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很现实、很片面,就是高分数、高录取率,对学生其它方面不重视。学校为了获取社会和家长的支持,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深。相反,搞应试教育的学校把国家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抛在脑后,也就是根本不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单纯为了让家长满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办家长满意的教育,这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三、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办家长满意的教育二者在实际上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因此,处理二者关系大体如下:

1.学校应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第一位,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后办家长满意的教育。先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按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办学,赋予学生为社会服务的品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这一前提下,照顾家长合理诉求。

2.当二者一致的时候,也就是既能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又能满足家长教育诉求,学校的做法与家长的想法不谋而合,这是最好的结果,学校可以放心大胆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3.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候,学校应该先服从国家利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要做好家长的沟通、交流和说服工作。学校是教育部门,不是服务部门,不能有“顾客就是上帝”“家长就是上帝”的想法,要按照教育本质要求去做教育,而不是按照个别家长错误的想法去安排教育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