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条目及学习笔记-19

 寂寞在繁衍 2020-10-07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简句:凡服桂枝吐,其后吐脓血
(1)、陈慎吾《伤寒论讲义》:钱潢:不知桂枝已随吐出,何曾满著胸中,前人以此条列为桂枝曰禁,岂不谬乎!魏荔彤:湿热家中风,桂枝汤内必佐五苓之治法,或用葛根芩连汤。【附注】脓血在内,非吐出不愈。其脓血之化生,非因服桂枝汤使然,曰酒客,曰喘家,明言病因甚久,非朝夕可致,以久蓄之脓血因服汤而吐出,是补助疗能之好现象。惟随证治病,用原方一成不变不甚相宜耳。18条(后学按:应为17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宜去甘药免呕,19条宜加厚朴杏子(后学按:数字有误),使毒内解,并无禁用之意,若酒客中风见桂枝证而禁用之,随证治之一语,岂非衍文。
(2)、李翰卿《伤寒论讲义集要》:[吐]、[吐脓血]这是误用桂枝汤的变证,如平素湿热过甚,有胃脓疡的趋 势者,纵有类似桂枝汤证的证状,也不可使用桂枝汤,若误用之,甘温辛热的刺 激口I以促成胃脓疡之发展,从而形成吐脓血之证状。
(3)、倪海厦《人纪》:吐家,没事会呕吐的人,常常会恶心呕吐的, 肠胃不好,没事吃完东西会呕酸的人,不要开桂枝汤,因为吐家可能是胃破了,桂枝汤一下去,桂枝芍药发阳的力量很强,血液循环会加速,本来只是胃溃疡的小洞,变成大洞,就吐血出来了,所以桂枝汤不要吃。有胃癌、胃溃疡者,其平素会有胃痛欲吐之证,所以没事胃隐隐作痛、恶心想吐的人要小心注意,不要给桂枝汤。
(4)、聂惠民《聂氏伤寒学》:服桂枝汤本不应吐,若服后见吐,必有原因。【桂枝汤禁例小结】1)伤寒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表实证;2)酒客病,湿热内蕴者;3)内热素盛者;4)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不上冲的阳气内陷证;5)太阳病误治后的各种坏病;6)时疫温病,阳盛于内,津液先伤,证见口渴舌干,喉痈咽烂等。
(5)、冉注伤寒论:似不可与,却又可与,似属可与,却又不可与,此中分际,毫厘千里。
(6)、成友仁《伤寒论阐释》:舒远驰云:误服表药以耗其阳而动其饮,上逆而吐,亦常有之,若吐脓血者,从未之见。徐灵胎云:外感风热,药中误用桂枝,即可吐血衄血。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必毙。然则本条作一切阳盛病者禁用桂枝汤来理解,仍有它一定的意义。
(7)、刘绍武《伤寒论阐释》:类似桂枝证,但不完全是桂枝证。桂枝汤是吃了但不吐,而且是不吐脓血,此条是胃里潜伏脓肿,凡外部如桂枝汤时的发热,自汗出证,但其心下必有拒按,必有热痛感,因而服桂枝汤吐脓血。此叙胃中潜伏着脓肿或脓疡,出现胃脘痛(滑脉、自汗出、跳痛的痛)。肺痈吐脓,肺癌不吐脓,只咳出血,已经形成脓时都要自汗出,但它的脉是滑脉,口舌干燥,小便黄赤,里面有烦热感,这是胃的实热证,脓是白血球吞噬毒素,满了就死了,死的的白血球堆积得多了,就为脓,上至食道至肛门已经化脓的都要用大黄牡丹皮汤,而不可用桂枝汤抱薪救火。
(8)、伤寒论古今研究:服桂枝汤后若见呕吐,应细审病情有无变化。若呕吐之时,又伴有邪热更甚的其他表现,如烦躁闷乱,舌红苔黄,或脉数等,知病情已变,不可再用桂枝汤。若虽呕吐,但中风脉证不变,仍可再用桂枝汤,也不会有呕吐脓血之变,因桂枝证本证就有呕吐,且服桂枝汤后,亦有反烦不解者。……本条的精神实质,是仲景通过吐脓血来说明桂枝汤禁用于热证用阴虚内热的人,这与第18条通过酒客来说明湿热内蕴之人禁用桂枝汤的道理是一致的。另外,本条也提示我们,热盛之人,若误用辛温,以热助热,常会耗血动血,应及时予以救治,防微杜渐,不致大变。
(9)、张正昭《伤寒论归真》:“凡服桂枝汤吐者”:即凡有桂枝汤证的症状而服桂枝汤之意。此条之意,在于提示肺痈早期常可出现与桂枝汤证相似的临床表现,易被误认为单纯的桂枝汤,并指出,这种情况服了桂枝汤常常会呕吐,通过服汤呕吐便可推知此非真正桂枝证,而是肺痈早期。这看起来是误治,但实际上这种误治是常常不可避免的。因为临床上,肺痈早期表现与桂枝汤证很相似。在未发生吐脓血之前,很难作出明确诊断。……桂枝本为解肌调和营卫之剂,于外感表虚发热、恶风、自汗,脉浮缓弱者,便可用之。即使兼有内热,亦非所忌,这在论中早有明文。如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亦主以桂枝即是其例,此其一;再者,阳热内盛之体,若无表证,则本无桂枝汤之理,即或误用,其变证原非一途,何以定其“必吐脓血”?此其二。桂枝固为辛温之剂,于阳热内盛者,服之诚能以热助热而致血络受伤出血,然临床总以鼻衄多见,鲜有见胃络伤而吐血者,此其三;即使损伤胃络,于理亦只能吐血而已,何脓之有?此其四。考虑到吐脓血一症,惟肺痈可见……论病因,则风热;论病位,则肺与皮毛营卫;论脉证,则发热、恶寒、汗出,脉浮而数……此与桂枝证何其相似耳?惟其相似,故易混淆。……此本仲圣之经验,虽属误治,
(10)、李培生《伤寒论讲义》:然既属内热盛,必有内热盛之见证,则不必拘于“服桂枝汤吐”之句。……柯韵伯:桂枝汤不特酒客当禁,凡热淫于内者,用甘温辛热以助其阳,不能解肌,反能涌越,致伤阳络,则吐脓血可必也。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必毙”以也。
(11)、承淡安《伤寒论科学化新注》:本條言有嘔吐病者不可服”桂枝湯”之誡。解曰:凡素有胃病作吐者,縱有”中風”證狀,不可與”桂枝湯”,否則,服湯後有發生吐膿血之可慮。本條之原文為”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陳氏本改為”凡吐家”,比較合理,從之。按服”桂枝湯”吐者,未嘗見,即酒家服之而吐者亦未嘗見。以”陽明”熱盛,服之而衄血、吐血者間見之,若謂必吐膿血,則其人必有胃癌、胃潰瘍之症,得辛熱之藥品,血管與黏膜等破裂,而膿血隨出,比較近理。蓋有胃癌、胃潰瘍者,其平素有胃痛欲吐之證,故陳本改為吐家可通。雖然,神經性之嘔吐者,或胃酸過多喜吐者,服”桂枝湯”決不致吐。服”桂枝湯”而吐膿血,可謂僅有之症。果有胃潰瘍、胃癌之疾者,如有感冒,可以”葛根黃芩黃連湯”代之。本條之脈證、舌證:脈當為數大或滑數,舌當見糜腐苔。
(12)、邢锡波《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反之,也正因服桂枝汤发生呕吐,可以考虑其胃中有热,……因服辛温药致吐血的,有时可以见到,而吐脓血,则似不可能,除非素有肺痈一类的疾患或有发生。
(13)、裴永清《伤寒论临床五十论》:除涌吐剂外,凡服药后呕吐者,大抵责之病与药不符,甚或相格拒而不受。……秦皇土云:服桂枝汤而吐者,胃必热。
(14)、陈亦人《伤寒论阐释》:……总之,里热素盛,误用桂枝汤会导致吐血,这是事实。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就有这样的记载:周,34岁,屡屡失血,饮食如故。形瘦面赤,禀质木火,阴不配阳,据说服桂枝汤治外感,即得此恙。徐灵胎也有这样的经历:风嗽夹火者,服桂枝汤必吐血,百试百验。编者对于误服桂枝汤而吐血的,也曾遇到数例。
(15)、姜春华《伤寒识义》:我毕生经验未见如此,亦未见旁人有此经验。
(16)、柯雪帆《伤寒论临证发微》:热证误用桂枝而吐血 徐灵胎谓,受风有热者,误用桂枝则吐血,是诚确当之论。忆曾有一媪,年六旬,春初感冒风寒,投以发表之剂,中有桂枝数钱,服后即愈。其家人为其方灵,贴之壁上。至孟夏,复受感冒,自用其方取药服之,遂致吐血,经医治疗始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17)、廖泽厚《伤寒金匮汇证诠解》:如温热外感兼见急性胃炎者,过用辛温则呕,亦可致脓血。
(18)、李心机《伤寒论通释》:本条论述肺痈早期表证,由于误服桂枝汤,而由咳喘浊沫变生咳吐脓血的证候。吐,如果与呕吐和咳吐对比讨论,本论中之“吐”,可有广义狭义之分。所谓狭义之吐是指从口排弃之物仅源出于口或口腔。而所谓广义之吐,则包括呕吐和咳吐。呕吐 是指有声有物,排弃之物源于胃,由于胃气上逆,伴随“呕啊”之声,胃内容之物涌溢于口,从口泻弃于外。论中之呕吐多简称为“呕”。在仲景书中,有时也把呕吐简称 为“吐”。如《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等等。
咳,古作欬,“逆气也”。含吸之欲其下,而气乃逆上是曰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息引胸中上气者,咳。”若伴随上气咳逆而有痰涎、脓血咳呛于口中,则必须吐出,这就是咳吐,即先咳而后遂吐。在这里,吐弃之物不是口中自生,也不是胃中涌溢,而是通过气逆上之咳,气道与肺中之物逆呛于口中。
综上所述,在仲景书中,虽经常以“吐”来泛指呕吐和咳吐,但是,吐、呕吐和 咳吐是有区别的。本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之所以长期未能讲清楚,究其原因,主要是把“吐脓血”误释为呕吐脓血。结合临床,呕吐“血”可通, 而呕吐“脓”则不通。
如果对《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之肺痈的脉症进行归纳,可见 肺痈的早期或表证期表现是:“风伤皮毛”,恶寒发热,时时振寒,汗出,咽燥口干,咳喘,多唾浊沫,脉浮(微)而数。从中不难看出,这样一个“风伤皮毛”之“肺 痈”的早期症状与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是何等的相似!(后学按:张正昭《伤寒论归真》有此论同)
由此可见,本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所表述的过程,当是肺痈早期“风伤皮毛”的阶段,而被误诊为太阳中风,误服了桂枝汤所引发的咳吐脓血。《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曰“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这样一个风热初客,发热、恶寒、汗出、咳喘,脉浮数之早期肺痈,若误服 桂枝汤,必助其热,热伤脉络,则必动其血,加速血热结聚、蓄毒酿脓之过程。所以肺痈“风伤皮毛”之证,若误服桂枝汤,咳吐脓血当是在必然之中。
本条“凡服桂枝汤吐者”之“凡”字,作发语辞解义胜。这样一个肺痈早期病人,误服桂枝汤之后,在病情变化上由咳喘浊沫而变生咳吐脓血的过程,在病机上则是血热结聚、蓄毒酿脓的过程。所以服桂枝汤之后,不是即时吐脓血而是“其后”必吐脓血。
【启示与范例】
予一族嫂,中年患此半载,咳嗽呕脓血,后竟无事,此亦肺痈证也。脓尽即愈。(孙一奎医案)
(19)、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如果有人吃了桂枝汤出现呕吐,可能以后会吐脓血。这是什么病?患者也许患有内痈,或为肺痈,或为胃痈。内痈之人气血不利,营卫不和,会出现类似伤寒桂枝汤证的恶寒发热证候,如果误用了桂枝汤,就会助热而加重内痈,出现吐脓吐血。总结以上几条,桂枝汤的禁忌证包括:表实的不能用桂枝汤;酒客病有湿热的不能用桂枝汤;内里有痈脓的不能用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不上冲的不能用桂枝汤;某些坏病不能用桂枝汤。从临床来看,凡是有里热的,不论是肺热、胃热,、肝热,或是有内湿的,桂枝汤都不能用。当然,以上几条只是示例,推广开来,不仅限于此,如温病、风温也都不能用桂枝汤。
(20)、胡希恕《伤寒论通俗讲话》:这是警戒。里热吃桂枝汤,一定吐。这个发汗啊,伤津液,里热反倒更助热。你们看这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那节就知道了(按:以为心机为独创,其实胡老于此已有论述),他说热在上焦为肺痿,这个肺痿怎么来的,就是热在上焦。那么底下他又说了,肺痿之病从何得之?他说头一个从发汗,或从发汗,或从消渴,或从快药下之啊,都是伤津液。里热,你再助其热,再使他伤其津液,这个没有不伤害肺的,这个肺为嫩脏,也容易伤,而且热伤血脉,那么血气凝滞,它就要为痈脓之变,这个你们回头看看那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那一篇就知道了。这个就是在这,内热的,你要拿那个甘温药,让它往上呢,壅于上,准伤肺。这不是说吃一回了,那么如果他吐了,说明这个热往上壅的相当严重了。那么如果这个热久久不去,其后必吐脓血,所以这个应该戒甚啊,这个危害呀相当严重啊。这个不能治里热,里热攻表,这根本就不行的,况且桂枝这种甘温药更不行。
后学按:此条,似以刘老解之最妙!
(21)、张长恩《伤寒论临床指南》:【解析】凡是热淫于内之各种病证,包括肺痈、胃痈或肺热、肝热、心火旺盛诸证者不能用桂枝汤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