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生产篇】草莓病虫害防治—芽线虫!

 海底丛林 2020-10-08
有个朋友的草莓快开花了,今天发来一组照片,典型的芽线虫症状。草莓芽线虫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可能发病,开花前后症状明显,常使草莓减产30-60%。
 一、发病症状 
草莓芽线虫寄生在草莓植株的芽上,故称芽线虫。草莓芽线虫体型小,体长不足1毫米,体宽0.2毫米左右(肉眼难看到)。
主要危害草莓的芽部,在草莓各个生长期都有发生。受害轻者新叶扭曲畸形,叶色变淡,但光泽增加,茎叶生长不良受害重者,芽和叶柄变成黄色或红色,可以见到所谓的“草莓红芽”症状,植株萎蔫。被芽线虫危害的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芽的数量明显增多危害花芽时,使花蕾、萼片、花瓣变为畸形,严重时花芽退化消失,产量降低。
  二、侵染规律  
一般是连作地块,或上茬种植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作物的地块容易发病。芽线虫主要在草莓叶腋、生长点、花器上寄生,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三、发病规律  

芽线虫生长温度范围为16-32℃,高温28-32℃最适合繁殖,生存最适温度25-30℃,高于40℃或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

 四、防治措施  

1. 土壤消毒+高温闷棚,特别是上茬种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作物的土壤和连作土地,用棉隆、威百亩等药剂进行消毒+高温闷棚。
2. 清除病株,芽线虫传播主要靠母株发出的匍匐茎传播,发现病株应及时连同匍匐茎一起拔出,集中销毁,消灭传染源。
3. 药剂防治,阿维.毒死蜱、噻唑膦、克线磷等药剂进行灌根,7-10天一次,连续3次。
小提醒:芽线虫防治根本措施就是消灭传染源,所以不使用发病苗圃的秧苗。药物防治在采收前15天停止用药。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