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淺敘五運六氣大司天之二

 herngwu 2020-10-09
...

甲子輪流名醫出,各領風騷幾十年

薛方山先生講:黃帝八年起為第一甲子,第一甲子前三十年厥陰風木主令,後三十年少陽相火主令;第二甲子少陰君火主前三十年,陽明燥金主後三十年;第三甲子太陰濕土主前三十年,太陽寒水主後三十年;第四甲子少陽相火主前三十年,厥陰風木主後三十年;第五甲子陽明燥金主前三十年,少陰君火主後三十年;第六甲子太陽寒水主前三十年,太陰濕土主後三十年。如此循環,到仲聖時,仲聖前半生生活在第四十八甲子太陽寒水太陰濕土主氣之時,後半生生活在第四十九甲子厥陰風木少陽相火主氣之時。據此以觀仲聖醫法,更易得其要領。到今天是第七十九甲子厥陰風木少陽相火主令。

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 東漢末年 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仲聖前半生生活在第四十八甲子太陽寒水太陰濕土主氣之時,後半生生活在第四十九甲子厥陰風木少陽相火主氣之時。 東漢靈帝(公元168 一188 年)時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疾病流行規模最大。據此以觀仲聖醫法,更易得其要領。 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 》。葉天士(1666-1745年)1684年到1744年為第七十四甲子少陰君火陽明燥金主令,可以看出葉天士一生行醫都是在火燥之氣盛行之時代。醫學成就在《溫熱論》。 吳鞠通(1758--1836)晚年三十年生活在少陽厥陰主令,成就大 著 《溫病條辨》。劉完素,字守真,號通玄處士,又號真崇子,金代承安年間,賜號高尚先生。家居河北省河間縣,故後人又以劉河間尊稱之。劉河間約生於公元1120年,卒於1200年。時值第六十五甲子:由公元1144年始,至1204年止。也就是他在24歲以後,大司天即進入陽明燥金司天的範圍。他54歲開始,進入少陰君火在泉的範圍。總之他一生中所處的均屬燥火行令的節氣。遇上的病人常有火燥的身體素因,因此河間以火立論,治病喜歡用寒涼藥。其著《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提出六氣皆從火化的理論,認為火為致病之源,云:「火本不燔,遇風冽乃焰。」「濕為土氣,火熱能生土濕。」「金燥雖為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而反同於風熱火也。」觀其在《宣明論方》的代表方,如防風通聖散,通治諸種熱證。全方17味,其中苦寒藥4味,咸寒1味,甘寒辛寒2味。寒涼藥占一半強。神芎丸,除熱主方,全方總重13兩,大黃、黃芩、牽牛共8兩,黃連半兩,滑石4兩,已居大半。其他大金花丸、雙解散、三一承氣湯、三花神丸、人參白朮湯,均是苦寒滋陰之藥,呼應其火燥司天的氣機。

李東垣,原名杲,字明之,宋金時河北真定人。晚號東垣老人,生於金代世宗大定二十年庚子,入元十七年,卒於憲宗元年辛亥(公元1180至1251年),亨年72歲。時值六十六甲子(公元1204至1264年)中元太陽寒水司天,濕土流行。即24歲時已進入寒濕之運,所見無非寒水流行之病。尤其晚年54歲以後到72歲,16年中,更是六十六甲子在泉寒濕之運。 東垣師出易水張元素,羅天益《內經類編序》曾云:「元素治病,不用古方。」其說曰:「運氣不齊,古今異軌,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為家法雲。」可見張元素精通運氣之學。東垣在濟源任職時,即公元1201年前後,正值陽明少陽火燥將過之時(1204年即交太陽寒水運)事。據元硯堅東垣老人家傳云:「泰和中(公元1201年),歲飢,民多流亡,君極力賑救,全活者甚眾。……民感時氣疫癘,俗呼為大頭天行,醫工妄汗之不效,復下之,比比至死。君獨尋流討原,察標求本,制一方與服之乃效。」此方即普濟消毒飲,活人無數,時人稱為仙方,曾刻於石碣,以廣流傳。事跡見《東垣試效方》。可是,到公元1232年(金哀宗天興元年)蒙古兵圍汴,東垣與元好問避居聊城。東平六年,著《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時,由於司天已運值太陽寒水的濕土在泉運(1234年以後),故主張「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脾胃論》)、「脾胃既損,是真氣、元氣敗壞,促人之壽」(《內外傷辨惑論》),「春生夏長,皆從胃中出也」(《脾胃論》)。他觀察到一年四季中,皆濕土為病。春風之令,輕者氣虛而受風邪,形成風濕相搏,一身盡疼,重者風濕挾陰火為病,身體沉重,走注疼痛等。長夏之令,濕熱大勝,四肢睏倦,精神短少,懶於動作,胸悶氣促,肢節沉痛,甚至骨痿無力,兼小便黃少,大便溏泄,不思飲食,自汗體重。秋燥之令,若秋涼外束,則洒淅惡寒,面色不和,大便不調,小便頻數,不欲飲食,食不消化。若秋涼太甚,則心腹脹滿,時作疼痛。冬寒之令,則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鳴,上吐下瀉,手足厥逆,臍腹冷痛。或上熱下寒,腰背胸膈閉塞疼痛,時嚏、涕淚多、涎多、鼻塞不聞香臭,大惡風寒等。總之,一年之中,濕寒貫穿,與前之治大頭天行時之證狀、治則、治方完全異趣。若非司天改變,如何解釋?是以東垣創製補中益氣湯、沉香溫胃丸、神聖復氣湯,以利濕溫中,得效甚眾。

朱丹溪,原名震亨,字彥修,婺州義烏人,義烏有溪名丹溪,乃尊為丹溪。生於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死於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年七十有八。值六十七甲子(1264年始)至六十八甲子(1324年始)間。六十七甲子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六十八甲子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肺氣受病,火燥用事。丹溪翁30餘歲方因其師之要求棄儒習醫。44歲當其醫術日見精到之時,正是運入六十八甲子火燥用事之時。雖然他曾從羅知悌學,授以劉、張、李之書;然在他深入《內經》之後,悟知運氣已變,乃提出與三家完全不同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此陰常不足的相火來源有二:一為物慾所感,情慾無涯,陰精乃虧。二是六氣之火。其治分虛實,實火可瀉,用黃連解毒之類,或大黃、芒硝、冰水之類。陰虛火動難治,宜補陰降火,用炒黃柏、生地黃之類,或用四物湯加炒黃柏、龜甲降火補陰。不只違反《和劑局方》好用辛香燥熱的原則相反,也與劉、張、李之用藥完全不同。不是標新立異,而是敬順陰陽四時,各隨五運六氣之故。故朱丹溪在《格致餘論》中云:「《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間南北,翕然而成俗。……人之一身,陰不足而陽有餘,雖諄諄然見於《素問》,而諸老猶未表章。」大肆批評時醫不讀《素問》,致不知當時火燥司天,陽有餘而陰不足的氣機。又云:「相火易起,五性厥陽之火相煽,則妄動矣。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告誡世人:時行之氣相火太旺,若再情慾竭陰,更相煽以妄動情慾,則真陰絕枯而死。劉完素運值陽明燥金,故所用之藥甘潤咸寒瀉下多。朱丹溪運值少陰君火,故甘寒滋陰多。 一個以寒涼降火熱,一個以水配 火。 豈天地之間人之病有二轍乎?其實,皆運氣遷移之故也,非古今之病有不同。

張介賓,字景岳,明代萬曆時人,專主溫補。生於公元1561年,死於公元1639年。時值第七十二甲子(1564年始,至1624年止)太陽寒水司天,太陰濕土在泉,寒濕用事,是以溫補奏功。葉秉敬於《類經》序云:「自癸卯歲始(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余以苦心誦著,耗脾家之思慮,兼耗腎家之技巧,於是病泄瀉者二十年(至1623年寒濕司天止),醫家咸以為火盛,而景岳獨以為火衰,遂用參術桂附之劑,培命門之火,而吠者競起,余獨堅信不回,服之五年而不輟,竟使前病全瘥,而脾腎還元。」參術桂附之劑連服五年,若非身中寒濕太甚,外中寒濕之邪也太甚,何可堪受?經云:「正不虛,邪不入。」脾腎本虛,遇太陽太陰之邪,其病自生。病不從此治,治不從運氣著眼,何能全瘥?

張介賓早年云:「自余有知以來,目睹甘寒之害人者,已不可勝紀,此非時醫之誤,實二子傳之而然,先王仁愛之德,遭敝於此,使劉朱之言不息,則軒岐之澤不彰,是誠斯道之大魔,亦生民之厄運也。」由上數語可見張介賓善用溫補元陽之用意,實肇自寒濕之氣運。晚年 制二歸丸, 左歸飲……應燥熱傷陰之虞,於朱何異?

吳又可,生於公元1592年卒於1672年,生當明末。第七十三甲子始自1624年,又可32歲,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辛巳,疫病大流行,辛巳,中運少羽,水弱不能制火,木火相生,故一派炎燎。又可經此疫病之歷練,提出戾氣之說,作《溫疫論》,論中述溫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嗣後但熱而不憎寒也。……此邪不在經,汗之徒傷衛氣,熱亦不減。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傷胃氣。」即謂當時之病,邪在少陽半表半里。故又可用達原散等少陽藥治之以全活甚眾。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84年以後,火燥運中,時醫遵用又可之書,每多效益,運氣相近故也。然自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始),為第七十五甲子太陽濕土,時醫若循又可之書,施治反乖。

錢仲陽生於北宋末年,行道於第六十五甲子,正值大司天的燥金君火主令(夏秋之間),故治痘多用寒涼;其後的陳文中於第六十六甲子行醫,寒水濕土主令(相當於冬與雨濕之季),故法重溫補;到明朝時汪石山辨痘的治法,則是「自嘉靖九年,治痘宜用清涼」。此正值少陰君火主令(正夏令)。「火運中有宜然者」。稍後之萬密齋,聶久吾,治法又變---重溫補,強調保元,因其時為寒水濕土主令也(冬與雨濕之季)。再後來的費建中又來著書立言,專主寒涼下奪,因治濕治寒之法,不可用於風木相火運氣中(春夏之間),費氏將其書名為《救偏瑣言》――此里雖然僅提及治痘,但醫家治病的醫療大法大致趨勢已經顯而易見了。

以上醫家有的喜用寒涼治病救人,有的喜用溫熱救人,這類似地可以說,一個生活火氣盛的時代,一個生活在寒氣盛的時代。後來的'火神派'大力主張用溫熱藥扶陽,'溫病學派'贊成用清涼滋陰藥治病,也是這個道理。

清末民初的大醫學家張錫純1860年-1933年,評價前輩黃元御1705年-1758年,陳修園1753年—1823年二人「用藥恆偏於熱」。(1860年-1933年)正值大司天七十七甲子---上元陽明燥金少陰君火.<參西錄>第四期數卷為藥物學講義.首論生石膏.兼述白虎湯,人參白虎湯在臨床中每派上用場.驗案鑿鑿.此誠與當時氣候大環境相吻合.作<駁方書貴陽抑陰論>應是與丹溪名論"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相仿佛.(丹溪治病於火燥之令,張錫純治病於燥火之令)黃元御(1705---1758年)著書立說時獨逢濕土主令,不惜筆墨地闡述:水寒土濕木郁,用藥專主燥濕土暖寒水。陳氏主要行道於寒水主令之時,黃,陳二人用藥多熱,正是順應天時的治法。張錫純晚年在他自己的一篇醫案中寫道:「愚未習醫時,見醫者治傷寒溫病,多有用承氣湯下之則愈,如此者約二十年,及愚習醫學時,其如此治法者恆多僨事...後至愚年過四旬,覺天地之氣化又變……天地的大四季變了,用藥大法亦隨之而變,因為太陽系中的大四季已變化,影響了人體的素因――同一種病在前幾十年是一種治法,在後幾十年又是一種治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