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馨闻旋律·一周集萃】“巴西月”开始,音乐响起来!

 新用户1662gBEO 2020-10-09

聊聊新闻,听听名曲,欢迎收听馨闻旋律一周集萃。我是王馨。

戳按上面的绿色

  

当地时间8月5日,举世瞩目的里约奥运会盛大开幕了。本届奥运会21日落幕,有媒体干脆把8月份叫“巴西月”。

由于时差的关系——巴西时间要比北京时间晚11个小时——央视直播里约奥运会开幕式在我们这里是周六早上。我在录制这期节目时,还无法看到开幕式的盛况,不知道开幕式的文艺表演特别是音乐上有什么可以说说的。好在巴西像很多南美国家一样,也是音乐上的富矿,好听的世界名曲很多,我们就拿出一点时间来听几首巴西名曲。

桑巴名曲  《tico tico》


首先要来听到的还是享誉全球,也是馨闻旋律之前多次介绍过的《tico tico》。这首曲子堪称巴西的音乐名片,可谓知名度最高的音乐。先来听到的是小提琴独奏的版本,德国小提琴家David Garrett大卫·葛瑞特演奏。大卫葛瑞特被BBC喻为"传奇"的提琴王子,他的这个《tico tico》也是公认的最好的器乐独奏版本。    

说到这首《Tico Tico》,其实是巴西的一种雀鸟的叫声,据说这首曲子第一次演奏时,人们伴着音乐情不自禁地舞动,就像雀鸟啄食玉米。所以这首曲子又译成“玉米上的雀鸟”。《Tico Tico》是巴西作曲家泽昆哈·阿布鲁(Zequinha de Abreu)在1917年写的,后来被不少美国电影拿去使用,比较著名的有《出水芙蓉》,也带动此曲传遍全世界,被改编演奏的版本不计其数。

  

下面这个版本带有浓郁的南美风情,打击乐和小号的摇摆节奏让人不由得想跟着起舞。

一般民间音乐、或是小作品,大型管弦乐队是不怎么拿来演奏的,著名交响乐团喜欢的都是阳春白雪的大作品,但是这首《Tico Tico》也被著名指挥巴伦博伊姆指挥好几个一流乐团演奏过,按照交响乐团的配器改编也非常出色,所以也相当好听。来听巴伦博伊姆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的版本。

(此视频画面指挥是,乐团不是
连听了同一首曲子的三个不同版本,也是因为这首曲子太有名,足以代表巴西的音乐风情。即便这样,也才是挂一漏万。如果你喜欢这首曲子,可以自己上网搜了来听。

《Maria Elena》

再来听另一首巴西名曲《Maria Elena(玛丽亚·艾莲娜)》,也是版本无数,欧美各路大腕都唱过,风格各异,都非常迷人。虽然听来听去都难以割舍,还是选了几个。先来听个男声演唱的版本。

这首《玛丽亚·艾莲娜》,它的来历也值得说说。

时间还是20世纪,有一对住在巴西东北荒蛮丛林里的兄弟——哥哥叫Natalicio,弟弟叫Antenor——这都是他们后来出名后改的名字——无意中捡到一把破旧的吉他,反复摸索,无师自通,等到兄弟俩终于可以熟练地弹奏吉他后,也就获得进军 里约热内卢 音乐市场的机会。1957年,这对兄弟灌制了首张专辑,里面就有“Maria Elena”,但反响平平。6年后,纽约的一位广播电台制作人为了找寻适合的节目背景音乐,就用了这张专辑,纽约的听众纷纷来电询问这张专辑,于是当初帮他们录制这张专辑的唱片公司的纽约总部决定重新发行“Maria Elena”这首单曲,结果一夕之间卖出5000张。唱片公司当机立断,将单曲及专辑 作全国性的发行,几周后,销售成绩迅速进入排行榜前 5 名。 所以说,成功是需要很多因素的,包括机缘巧合、包括墙内墙外的不同效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音乐本身要好。

再来听吉他和乐队的演奏的Maria Elena。来自拉丁吉他大师 Lex Vandyke。

要说中国人熟悉这首《玛丽亚·艾莲娜》,还是要归功于当年广播电台里播送过的那些轻音乐,很多著名轻音乐队的专辑里都有,曼陀凡尼乐队的版本尤胜一筹。来听一下。
相信你已经看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在下周的馨闻旋律一周集萃里,我们还会说说开幕式上的音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